天天看點

百名勞模講黨史深入人心

作者:勞工日報

閱讀提示

這個用勞動模式講述黨史的綱領,從一開始就逐漸在黨員和勞工中"火燒"。特别是老勞動模式的參與,增添了曆史感和分量感,擴大了方案的影響力和号召力。

從3月24日起,每天上午9點05分.m,FM89.1MHz,由河北省承德市總工會和承德人民廣播電台聯合推出"空中微課堂——百名勞動模談黨史"節目準時播出。這個用勞動模式講述黨史的綱領,從一開始就逐漸在黨員和勞工中"火燒"。截至目前,該節目已播出90次,覆寫京津冀聽衆700多萬。同時,銀發勞動模特主講者的幕後故事也在勞工中廣為流傳。

舊的勞動模式講述了黨的曆史

郭淑賢,全國先進工作者,85歲,61歲黨員。她是第三期《百位勞工楷模談黨史》的主旨發言人,講述的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昭。為了講好節目,郭淑賢仔細尋找資訊,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她還經常向一位高中語言老師的女兒求知。

經過精心準備,郭淑賢順利完成了節目錄制。那天,她的感人故事感動了不少聽衆。

1959年獲全國先進生産者稱号的劉景文,原承德附屬醫院護士長。她7歲時加入兒童聯盟,12歲時入黨。在收到錄制節目的邀請後,老人手寫了一個三頁的叙述者。劉景文手機無法使用,在兒子的幫助下完成了錄音。通過講述黨的曆史,劉景文回顧了他入黨的經曆,并寫了一篇題為"回顧76年前入黨的經曆"的文章。

85歲的退休教師董秀靜講述了改革開放時期黨的曆史。錄音時,董秀靜靜地開口清晰,表情有條理。"感覺就像回到了課堂上。老人說。然後,董秀靜将播出的每一集節目都認真聽完,并向承德市總工會從業人員發來資訊:"我聽了70多集,并做了筆記,很有教養,謝謝。"

精彩的開場白和勞動模範的遺憾

國能彥北電力承德供電公司進階工程師、全國勞動模範于春峰是"空氣微課堂——百工模談黨史"節目的第一位講者。他的主旨演講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五四運動"。

為了講得更生動,嚴春風查閱了許多書籍和資料,他還崇拜承德廣播電視播音員李琳老師,學習發音技巧。在節目的錄制過程中,有時需要補,于春風每次都積極配合。

3月24日上午,節目首播,于春峰完成了精彩的演講。聽完節目後,女兒對餘春峰說:"爸爸,聽聽你的故事,我對五四運動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定會活到這個偉大的時代。"

不過,對于全國勞動模範徐文龍來說,錄制的"百名勞動模範談黨史"綱領,卻成了他心中的可惜。徐文龍今年79歲。接到邀請後,許文龍在兒子的幫助下錄制了很多次,但對自己的錄音效果并不滿意。最後,他把兒子托付給承德市總工會:對不起,請安排其他人盡快記錄,不要耽誤項目進度。

老勞動模式的故事增添了沉重的感覺

承德市總局2月開始規劃這一方案。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節目的社會效應,承德市在選擇主持人時總是煞費苦心。項目啟動後,承德市各級勞動模範、工匠人才熱情報名,承德市共篩選出120餘位優秀解說員,涵蓋各級、各行各業勞動模範,其中最年長的88歲。

劉景文是革命烈士劉秀松的女兒。1947年,15歲的劉景文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華醫科大學第四支隊伍中讀。1948年10月,她跟随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分校參加了著名的遼沈戰役。承德市一直了解劉景文的革命經曆,決定把"三大戰役"這部分黨史的任務告訴她。

"老模式的參與,增加了節目的曆史感和重感,擴大了節目的影響力和号召力。"承德市總工會黨委書記、常務副主席餘益民說。(勞工日報記者李偉、記者楊淑華、王靜)

負責編輯: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