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创】管理篇(1):教育需要去掉那些多余的动作

上周的园际交流活动中,老师们看到我们的升旗仪式觉得很是好奇。因为我们每天都升旗,但过程很简洁,伴着音乐,全体师幼齐唱国歌,两个小小升旗手将国旗冉冉升起。交流了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安排,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我们对幼儿园里的一些工作安排和落实进行了一下反思与优化,努力去掉那些我们认为的确是多余的动作,只保留那些对于儿童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原创】管理篇(1):教育需要去掉那些多余的动作

(图片源自网络)

以升旗活动为例,每一所幼儿园都会有这样一项工作,而且很多园所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组织实施。大多数的园所都会将升旗仪式安排在周一的早晨。既然是仪式性的活动,自然少不了很多的内容安排,比如国旗下的讲话,通常都是园长或者副园长们来进行;还有各类表彰甚至组织各个班级轮流进行各种展示性活动等等。既然有诸多内容与形式上的安排,自然需要提前进行各种准备和谋划,所以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或项目团队往往都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去考虑和谋划准备,比如国旗下的讲话,谁来负责讲?讲什么内容?谁来写讲稿?而轮到展示的班级往往也需要提前带着孩子们进行各种编排,以便在活动现场来上一场完美的亮相等等。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所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和活动形态,毕竟在中小学里也是这样的一种形式,甚至比我们幼儿园学段的内容还要更加丰富,讲话的内容更加有水平,展示的内容也更加精彩一些。

但是,我们在开园之初一起探讨反思了这样几个问题:这样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喜欢吗?这样的升旗仪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意义吗?国旗下的讲话孩子们真的理解和接受吗?那些展示的内容和形式是孩子们需要的吗?当然,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么我们自己喜欢这样的形式和安排吗?反思中我们觉得多余的动作实在是太多了,多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多是成人的自以为是。固化的思维方式和惯性的行事习惯导致我们觉得幼儿园的升旗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我常觉得今天的幼儿教育,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像是拿了一块肥肉在一个婴儿的嘴边蹭上几下,不管适不适合他这个年龄的需求,不管他能不能吞咽的下去,更不管他有没有吸收到其中的营养,但至少我们觉得他的嘴巴是油光铮亮的,于是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教育起到了效果,完成了教育的过程。同时,在大家的概念中,升旗更多是以一种仪式性活动而存在,所以基本都是每周一组织一下就完事了,与园所的课程、幼儿的生活并没有建立多少内在的关联,更不会去考虑到底会不会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慢慢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的一种形式。

【原创】管理篇(1):教育需要去掉那些多余的动作

我们的升旗仪式很简单,没有所谓国旗下的讲话,更没有什么特别安排的展示和分享,去掉了所有我们觉得多余的动作,只保留了孩子们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升旗。同时我们把升旗这件事不再仅仅只是放在周一举行,而是变成了一件常态的活动,每天都会进行。同时,升旗这件事在我们这里不再是个别孩子才能够参与的一种荣幸,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孩子在园期间都能有一次做升旗手的经历,我们的原则是给每个孩子均等的参与机会。

升挂国旗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对于升旗这件事来说,孩子们最喜欢最希望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那一定是能够自己亲手拉着绳子把国旗升上去。所以,我们更多是从这个需要出发,来考虑该如何去做好满足孩子们需要的支持性工作。比如关于旗杆的选型,园所建设的时候建设单位给安装了一根摇把的旗杆,看上去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这并不适合孩子们使用,于是我们进行了一下改造,请施工单位在上面又焊接了一个定滑轮穿上绳子变成了拉绳式的旗杆,这样就便于孩子们进行升旗操作。而在组织安排上,我们周一依然保留了升旗仪式,但只是比其他时间多了一个出旗的仪式,没有其他的多余动作,而周二到周五的时间里,只有升旗活动,没有其他。每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齐聚在一起,齐声高唱国歌,目送国旗在小小升旗手的拉动下缓缓升起。

貌似整个活动看上去已经变得简单无比,平淡无奇,而事实上升旗的育人价值不仅只是在户外升旗的现场,有很多是需要“功夫在诗外”的。比如我们实行的是班级轮流制,即每个大班轮流负责一个月的升旗活动,于是轮到的班级就需要提前和孩子们就升旗这件事进行讨论和谋划,围绕升旗这件事就会生发出很多的讨论话题,比如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来做小小升旗手,讨论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和自己的行为等诸方面建立关联,进而萌发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再比如全班这么多小朋友,每次只能两个人去升旗,如何进行安排,是轮流上阵还是竞争上岗等等,整个过程会给孩子们带来许多的体验与收获。

评估指南中的“品德启蒙”不是靠我们的说教来完成,而是需要让孩子们在亲身经历中通过体验并触及内心所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均等的机会,让每一件事情都能够无限接近孩子们的内心需要。所以,今天的教育需要我们静心去观察和反思现状,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陈规陋习,勇于去掉那些多余的动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给老师和孩子们,让他们在淡定从容的生活中,陪伴孩子们经历每一事件的过程中,去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而通过引导、跟进与支持,给与孩子们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