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大代表黄小玲主创的瓷板画成了两会“明星”

人大代表黄小玲主创的瓷板画成了两会“明星”

《株洲日报》2022年3月10日A1版截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综合讯(记者/旷昆红) 长3米,高1.5米,厚0.8厘米,是醴陵本地生产的最大的釉下五彩瓷板画,这幅画摆放在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驻地大堂。

“你看这梅花开得多艳,看起来和真花一样!”“摸上去就像镜面一样光滑,又像玉石一样莹润!”“还是双面的!一个叫《喜上眉梢》,一个叫《金玉满堂》,名字取得好,寓意也好!”……从此经过的代表们,无一不称赞。这幅巨幅双面瓷板画因此成为两会“明星”,引起代表们驻足,并合影留念。

人大代表黄小玲主创的瓷板画成了两会“明星”

长3米,高1.5米,厚0.8厘米,醴陵本地生产的最大的釉下五彩瓷板画,摆放在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驻地大堂,吸引了众多代表驻足欣赏。图为瓷板画的主创黄小玲在作介绍。受访者供图

经过三年多研究和创造

“釉下五彩瓷能够进入代表驻地大堂摆放,我很高兴!对釉下五彩瓷文化进行大力推广也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一部分。”瓷板画的作者,是此次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艺术总监)黄小玲。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醴陵籍中国顶级陶艺大师,黄小玲虽早已对釉下五彩技法操作娴熟于心,但这幅瓷板画是她们经过3年多的不断研究和创造、不停实验才最终成功的。

业内人士介绍,大尺寸的作品,能够烧平已属成功,能够让构图、花鸟、人物、色彩、色泽都令人满意,更是难上加难,“更具挑战性的是,这幅作品还是双面的瓷板画!”

人大代表黄小玲主创的瓷板画成了两会“明星”

全国人大代表黄小玲主创的巨幅双面瓷版画。受访者供图

探索“传统+现代”融合发展之路

醴陵是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也是大陆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醴陵陶瓷发展到今天,已有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醴陵产的日用瓷器在世界日用陶瓷市场占比达9.6%。

黄小玲介绍,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醴陵陶瓷人努力探索“传统+现代”的完美融合发展道路,如今,醴陵陶瓷能够在修胚、洗水上釉等原人工操作流程中部分利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效率。

推动釉下五彩“走出去”

黄小玲欣喜地发现,受多元文化影响,醴陵瓷业已形成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醴陵陶瓷将艺术理念融入陶瓷生产,提出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的新定位。黄小玲说:“我们在坚守传承中创新,为这个传统产业插上文化创新的翅膀,尝试无限可能性。”

当全国人大代表的这些年,黄小玲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始终致力于推动釉下五彩“走出去”,她整合资源从各方面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推介釉下五彩,印刷了50万册《中国醴陵·瓷彩天下——中国当代“红色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臻品集》的形象宣传画册,在五大洲的270多个驻外机构驻所内陈设宣传,奔赴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孔子学院传授画瓷技艺,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风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