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作者:中国军号

如何提升部队战斗力

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

一直是两会热点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

军队代表委员们又提出了

哪些关于提升战斗力的“金点子”

一起来关注

一、军事训练

李在元代表:着眼新形势新使命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发展

■ 面对特殊条件、特殊对手、特殊战场,各级需使用科技手段强训兴训、推动军警地联训联演、完善训战转换机制。

■ 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探索研究信息化训练新模式,推动建立集成训练环境;进一步细化明确战区联训方式方法,健全联训评估机制,整合应急处置力量,建立多种力量常态化融合训练规范;推动研训成果进入作战方案、备战运行、训练实践,大力研发智能装备,推进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作战训练融合拓展。

冯玮代表:“鲲鹏”展翅,让每一滴航油都燃出战斗力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 提出“关于优化战略运输机使用”“在重点民航机场预设军用运输机保障装(设)备”“增加随机工作人员补助”等建议,助力人民空军提升打赢能力。

■ 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必须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加强新装备实战化训练,让每一滴航油都燃出战斗力,始终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二、国防动员

高步明代表: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效能

■ 要进一步摸清科技底数、精确潜力评估、科学运用资源,推动国防动员效能提升。

■ 健全完善科技潜力目录清单,并采取荣誉激励、技术扶持等措施,引导高新科技企业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国防动员储备“厚度”。

■ 从战略层面看待动员标准体系问题,区分不同需求,按标储备、按标改装、按标供给,以实现保障精确化、响应快速化。

邱月潮代表:提高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质效

■ 狠抓国防动员主责主业,在聚力备战打仗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部署,建立健全联席会议、需求提报、协调对接等制度;大力发展新域新质动员力量,促进国防动员向科技密集、质量效能型转型发展;常态开展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基础训练和联演联训,不断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应急应战能力。

■ 把党管武装工作情况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与党政领导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各级管武兴武的内在动力。

三、人才建设

杨扬代表:两栖作战力量建设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 加强海军两栖作战力量建设,需要大量精通多种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超前培养、预先储备。

张潇代表:让年轻飞行员飞更多机型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 让年轻飞行员飞更多机型,不断提高飞行作战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

韩荣照代表:军地合力提升大学生士兵留队率

■ 如何将大学生士兵“高征集率”转化为“高留队率”,为部队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贡献力量?韩荣照代表认为,这是摆在军地双方面前的共同课题。

■ 探索建立军兵种岗位需求和大学生士兵数据库,提升大学生士兵调配使用的精准度,增加大学生士兵提干、报考军校比例;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准确把握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特点规律,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入伍优待、学籍保留、退役复学、就业安置等方面政策,做好军地衔接,实现进退有序;探索形成与地方同资历人员的比较优势,逐步打破岗位身份限制,建立军士参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激励高学历人才长期稳定服役。

杨初格西代表:聚焦士官队伍建设建言献策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 重点围绕优化部队公寓住房保障、进一步提升士官队伍获得感等话题提出建议。

马和帕丽代表:角色变了,聚焦基层、为兵服务的心从未改变

聚焦战斗力建设,军队代表委员有话说

■ 怎样使军队文化工作服务练兵备战,如何丰富高原驻训官兵文化生活,是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军区某合成师文化干事马和帕丽今年最关心关注的话题。

■ 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强军文化只有紧贴实战,创新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充实内容,才能更好发挥育人功能,激发官兵练兵动力。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