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得劲儿!冬残奥村内智能床升级成无障碍模式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国雪橇女将萨默·布里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条视频,对冬奥村的智能床赞不绝口。短时间内,该视频便获赞百万,冲上热搜榜。记者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智能床供应商麒盛科技了解到,目前北京冬残奥会3个冬残奥村总计约有1800张智能床,通过降低10厘米床高、提供两种不同硬度床垫等手段,已全部升级成了无障碍模式,给冬残奥运动员提供方便。

特得劲儿!冬残奥村内智能床升级成无障碍模式

冬残奥村里智能床的无障碍模式,完全根据冬残奥运动员的使用场景打造。对于坐轮椅的冬残奥运动员来说,因为轮椅坐垫和冬奥会期间智能床的床面有高度差,要自如地在两者之间移动,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因此,供应给冬残奥运动员的智能床采用可调节床脚设计,在运动员进入冬残奥村前,麒盛科技在闭环内的员工就对床脚进行了调节,让智能床的高度下降10厘米,基本上和轮椅坐垫高度齐平。冬残奥运动员想休息时,就可以相对轻松地从轮椅上移动到床上,起床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坐上轮椅。

特得劲儿!冬残奥村内智能床升级成无障碍模式

无障碍模式的智能床除了降低了床高,在床垫材质上也做了人性化调整。北京冬奥会期间,智能床统一使用的是乳胶材质的床垫。但这种比较柔软的材料,很可能会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给冬残奥运动员的起床带来麻烦。因此,冬残奥村里的智能床,除了乳胶床垫,还提供一种支撑力更强的棕榈床垫,运动员可以结合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床特别得劲儿!”获得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坐姿组铜牌的中国选手张雯静,非常喜欢冬残奥村里的智能床。

特得劲儿!冬残奥村内智能床升级成无障碍模式

这张床究竟好在哪儿?麒盛科技的工作人员介绍,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床,智能床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可自由调节角度、记忆位置,在不同使用场景下都能为人体脊柱提供较好支撑。颇受运动员喜爱的“零重力”模式,可分散身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释放赛时紧张压力。麒盛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早在2005年,麒盛科技便设计制造了第一张电动床,结合人体工程学和健康睡眠的需求,通过电动技术使传统的床可以自由调节角度,并不断突破技术,赋予其更多功能。彼时,国内该领域尚无人涉足。经过17年的发展,麒盛科技在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欧洲、南美等地区,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并服务舒达、席梦思等知名品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