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The Story of time

现年80岁的刘玉智,1963年开始藏报,半个多世纪以来,收集华文报纸5万多种、70多万份,涵盖了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时间跨度100多年。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1963年,刘玉智进入原贵阳市面粉厂担任通讯员,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他,写作起来相当吃力,经常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多学点文化是最紧要的事。每天报纸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仔细阅读,把实用的词句、段落分类抄写下来。有时在报纸上读到喜欢的内容,还会剪下来贴在一个小本子上。”他说道。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1964年,刘玉智决定将收藏报纸这一爱好发展为一项重要的事业。他从同事那里得知,自己偶然间在贵阳一个老旧货市场淘来的旧报纸——《贵州日报》创刊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刘玉智就这样和报纸结缘了。他开始逐渐扩大范围,各种类型、多个年代、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都成为他收藏的对象。报纸主要有三个来源:订阅、古玩城和废品收购站。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报纸可是个好东西,通晓天文地理,纵横古今中外。”为了收集报纸,刘玉智跑遍了省内和贵阳市内的各个废品收购站,到过机关、学校的资料室翻找,甚至到过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和上海的文化街、旧物市场“捡漏”。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父亲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候,东拼西凑也要花5000元从碎纸机下抢回1917年至1927年的《大公报》合订本。为了节约,60多岁还从贵阳坐将近30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到北京,专程赴潘家园淘报。”刘玉智的女儿刘贵江说。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得到一份号外,刘玉智会因激动而失眠;为一张报纸的终刊,他会失落得泪流满面。刘玉智将这些纸张与汉字视作珍宝,不断执着收集。他始终坚信,藏报,实际是在珍藏历史,这种财富是金钱换不来的。

50余年的积累,让刘玉智的藏报规模惊人。其中,既有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清朝同治年间的《申报》,清末的《政治官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期《人民日报》等。还有各类试刊号、创刊号等特种报和“金报”“中国第一小报”“丝绸报”“伞报”等各类特殊报纸。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报纸数量庞大,保存十分不易,每一张报纸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家人的眼里,因为这个十足的“报痴”,让原贵乌路仅50平方米的家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舍不得添置家具,拉一摞报纸就是一张凳子,妻子蒋学美记不清和刘玉智吵了多少回,但每当需要整理、晾晒、抄写这些藏报,妻子儿女仍然默默相助,她们理解,这些泛黄的纸张,是“报痴”对知识的敬重和渴求。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从选择收藏报纸这条艰辛之路至今,刘玉智始终怀着一颗诚恳而纯粹的心:让更多的人了解报纸的历史价值,受益于报纸。

2006年,退休后的刘玉智在南明区永乐乡租了一块荒地,在家人的支持下,自己动手拉电线、架水管、拌水泥,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目前贵州最大的私人藏报馆。

历经6载寒暑,3栋砖楼终于建成,院里的桃李、竹子也已成荫。刘玉智将藏报馆划分为300平方米的展馆、200平方米的收藏馆和100平方米的仓库。明亮的采光让那些藏报得到更好地保存。刘玉智又购买和制作了书柜展架,让藏报有更多展示空间。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在藏报馆不断完善期间,刘玉智对外无偿提供资料查阅,接待全国各地的报友数不胜数。他不定期展示集报精品,迎接学校、单位的学习活动,在传递正能量的路上从未停歇。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藏报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刘玉智希望,“述往事,思来者”,通过对老报纸的展示、阅读、研究,唤起更多的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胸怀感恩,激励人们接续奋斗、追梦前行。

图文/赵松

部分资料来自/贵州日报

编辑/许婷

编校/廖迅

编审/吴迁 夏进

发布/许婷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刘玉智:把半世纪的光阴藏进报纸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