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的散热效能很重要,这点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而要测试PC的散热效能则有很多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跑一下各种拷机软件,再通过一些监控软件去看看CPU、GPU还有主板上的温度,就能很直观地看到PC的散热能力。这样的散热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说是毫无技术门槛,每个玩家都可以在自己的PC上跑起来,从个人使用的角度出发,还是很好用的。

然而随着我们十多年的硬件评测下来,这样的测试方法是不是靠谱的,我们是愈发怀疑,始终都有这么一些疑惑存在我们脑海中:
- 为什么同一颗CPU不同主板跑出来的温度差别那么大?
- 为什么同一板主板不同CPU跑出的温度也是各有不同呢?
- 为什么同一型号主板同一颗CPU跑出来的温度也能不同?
我们也不止一次被网友询问,为什么都是差不多的硬件,他测试出来的散热效能,跟我们测试的结果会截然不同?而随着新世代CPU和GPU的功耗与发热日益增大,散热测试的纸面成绩越来越难看,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评测中,这样的拷机测试所得出来的数据真的靠谱吗?对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测试平台设置
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样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还真的不怎么靠谱。我们不妨来看三个实验,分别是同一块主板搭配多个同款CPU、同一个CPU搭配不同款式主板以及同一个CPU搭配同款的多块主板,每次测试都使用同一个CPU散热器,看看得出来的温度和功耗测试成绩有什么不同。
这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三颗酷睿i9-12900K处理器,以及华硕ROG Maximus Z690 HERO、技嘉Z690 AERO G DDR4、微星MEG Z690 ACE等三款主板,其中微星MEG Z690 ACE使用了2块(BIOS版本与设置均相同),散热器使用Abee APEX Plus i360 AIO水冷,测试时硅脂的用量和涂抹方式尽量维持相同,测试所用的拷机项目则是大家熟悉的AIDA64 FPU稳定性测试。
测试结果:更换主板或CPU都会改变测试结果
同一主板搭配多个同型号CPU
首先我们看看同一个主板搭配同型号的不同CPU,得出来的CPU温度与功耗成绩,可以看到即便是同型号的CPU在同一块主板上进行测试,它们的温度和功耗都是有些出入的,温度更高往往功耗也更高,而从数字上看,不同CPU在功耗方面的差异会更明显一些。
不同款主板搭配同型号的不同CPU
而如果把主板的变量也融入到测试中去的话,那么测试成绩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因为在另一块主板上,不同CPU的温度和功耗表现可能会具备更大的差异,很显然是不具备跨平台比较的价值。
同一个CPU搭配两个同款主板
值得一提的是,更换主板会引起CPU温度和功耗的变化,这一点不仅仅是对不同型号的主板有效,甚至是同型号的主板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同样的测试环境下,仅仅只是换用了同型号的主板,CPU的温度差异就达到了3℃,这放在散热器测试上,已经算是相差了一个档次,很显然会给评测带来了额外的误差。
结论:实际平台测试散热器,成绩具有唯一性
根据上面的测试结果,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同款的CPU相互之间也有不同的温度和功耗表现,而同一个CPU在不同的主板上,哪怕是同款的主板,也会有不同的温度和功耗表现。
这足以说明,所有使用实际硬件平台做的散热测试成绩是具有唯一性的,其结果都是仅对当前平台有效,不能用于跨平台的对比,哪怕另一套平台用的是同款硬件。因此别人做的散热器测试成绩,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看看而已,他的成绩仅存在于那一套平台上,对于我们自己的平台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在几年前就已经为散热器测试打造了专用的CPU发热模拟器
那到底要怎么测试散热器才算靠谱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几年前就开始使用专门打造的CPU发热模拟器去做散热器测试,包括散热器测试以及机箱的散热测试,这都是为了保证重现出同一块主板和同一颗CPU的同样的功耗,将变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可以更真实地展现产品效能,也让不同产品之间有了一个公平的对比环境。
只是普通玩家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如果你想对比不同散热器性能,那就要使用同一块主板和同一颗CPU,甚至还要将CPU锁定在固定功耗上再进行测试,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消除不同CPU或不同主板带来的温度和功耗差异,但误差可以大大减少,更能体现散热器的效能差异,在这样的平台上所得出的测试结果才更具有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