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实干争先走好海岛共富路——访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

作者:廖昊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旅游……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近来一直很忙。“提升经济实力、改善群众生活、改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秩序、加强党建水平。”细数今后五年黄龙的主要工作目标,傅立波说:“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不抓紧不行啊。”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70%以上的黄龙岛,奔向共同富裕之路艰难漫长,但是傅立波和乡党委班子坚信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经过新一届班子反复研究、科学规划,一张黄龙发展新蓝图已经展开。以传统捕捞业为主的黄龙岛产业格局将顺势调整,旅游业是今后黄龙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力军”。“结合嵊泗海岛公园建设规划,黄龙需要一些既能展现地方特色、又能带动旅游产业的项目,探索旅游景点单点开发向全域打造迭代升级。”傅立波说,东咀头的“荒村”就是黄龙发展旅游业的突破口,文化艺术民宿聚落将是其今后的代名词。

傅立波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东咀头半岛区域的所有前期政策处理,预计今年完成精品民宿土建部分,并争取完成50%的招商任务。“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将东咀头区域打造成华东第一个海岛民宿聚落,为黄龙打开全域化以文促旅发展新格局。”傅立波满怀憧憬。

黄龙岛沿海公路蜿蜒曲折,串联起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后北厢沙滩展露新颜。沿海沿岸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一点,傅立波的思路很明确: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通过生态岸线治理、废弃宕口整治等工作,抓好沿海生态修复项目;加快黄龙沿岸风情步行道建设,梳理整治重要区域的空中线路,整体打造景观节点,实现全域海岸沿线环境进一步提升。

在发展的同时让岛上老人安享晚年,是傅立波心头的一大牵挂。“让老年居民的幸福感日益增长,使他们更有认同感、获得感,是我们的责任。”傅立波介绍说,黄龙乡正在加快推进各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努力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们一定要敢想敢干、实干争先。”面对攻坚克难谋发展的重任,傅立波表示,新一届乡党委班子将拿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锚定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行。

黄龙:

探索渔村转型路径

激活海岛共富“潜力”

黄龙,天蓝、海阔、山绿、石奇、景美。漫步峙大线沿海公路,依山傍海、移步易景,仿佛置身海岛公园;坐在民宿的阳光房里,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外,大海近在咫尺,温暖惬意。

身处这样舒适的环境下,你很难想象在五年前,这里竟是个“脏乱差”的破旧渔村。

五年时间,黄龙破茧成蝶,振翅而飞:环境卫生长治见效、“美丽工程”持续落地,获评省级小城镇综合整治样板乡镇、省级美丽城镇;旅游要素加速聚集、文旅融合更进一步,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腾笼换鸟”盘活农房资源、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民生福祉再创新高……

这五年,全乡累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6.50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23.45亿元,工旅总产值13.05亿元。

暖阳和煦,浪击岸礁,轻风拂过一座座石屋,开始诉说“东海石村 古朴黄龙”的蝶变故事。

实干争先走好海岛共富路——访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

深耕“海洋经济”

探索产业富民新路径

这边是红心造型的“LOVE”小广场,那边是奔跑姿态的“黄龙逐梦人”,漫步峙大线沿海公路,一路都是主题各异的景观节点。

若是在旅游旺季,追着锣鼓喧天的声音而去,游客还能欣赏到一场舞龙舞狮的龙岛嫁娶表演,感受渔村非遗文化。

“十三五”期间,黄龙凭借海岛本土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东海石村”品牌,初步形成了以“东海石村”为主线,以赤膊山景区、南港一米特色街、泥黄坑休闲度假区为辐射的旅游格局,实现全域A级景区村全覆盖。

今年,投资2亿元重点打造的东咀头文化艺术民宿聚落即将开工,这将成为黄龙“十四五”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在富民道路上迈进一大步。

而在恢弘泼墨描绘旅游蓝图之余,黄龙也在不断探索生态渔业发展新格局。

五年来,黄龙实现减船转产22艘,涉及马力3800多千瓦,完成市内外挂靠渔船过户34艘。同时,鼓励本地转产渔民探索创新,尝试多元化海水养殖,品种涉及黑虎虾、海蜇、对虾、斑节虾、羊栖菜等多个种类。

“十四五”期间,黄龙将全面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依托嵊泗“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区”建设,推动海洋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和质量效益提升,有序引导渔民从事资源友好型捕捞作业方式,探索开发休闲渔业新业态,开启海岛渔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引擎。

实干争先走好海岛共富路——访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

聚焦“生态立县”

塑造石村风情一道景

“随意堆放的渔用物资?腥臭味的空气?这些早是过去式了。 ”村民陈全忠说,“现在,我们黄龙的环境顶好! ”

2018年,黄龙建立“逢四入格”机制。每到周四,机关干部就带队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包干各网格,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广场上,小山高的渔用物资不见了,村民的广场舞有了展示的舞台;港口边,随处可见的臭鱼死蟹不见踪影,村民再也不用扇着鼻子走路,村道石阶一片清爽。

近年来,黄龙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卫生督查始终处于全县前列,成功举办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庭院现场会。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投入资金近3亿元,高质量完成黄龙主要道路照明提升工程、黄龙乡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等一批县级重点项目,以及南港滨海休闲公园、峙岙综合活动场地等建设工程。环境变美了,村民也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去年11月,黄龙首家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在峙岙村正式开始试运营。全面推行的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积分兑换制度,让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落实垃圾分类的热情愈发高涨,峙岙村还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

后北厢沙滩,原本被大大小小石子掩埋的金沙,凭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以“愚公移山”的不懈毅力,重新露出原貌,沿海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五年来,黄龙严格落实以“生态立乡”为首的全乡发展总战略,通过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新建成的黄龙乡垃圾中转站,启动垃圾和渗漏液外运工程,做到海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黄龙还全面实施岛礁日常巡查保护机制,控制近岸捕捞强度,稳定渔业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实干争先走好海岛共富路——访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

情暖“守岛老人”

提高民生福祉新水平

“阿姨阿伯快来,一起做手操了。 ”在嵊泗县黄龙乡峙岙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来自杭州的海岛支老队员让老人们在院子里坐成一圈,耐心教着手操。

黄龙是全市老龄化最严重的乡镇之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70%以上。近年来,黄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体系不断升级,3家中心入住率达85%。“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有丰富的老年活动,我们高兴,孩子们放心。 ”老人姜雅琴说。

今年1月,峙岙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二期投入使用,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以及家庭日间托养和短期照料服务。

“十四五”期间,黄龙将实施“幸福颐养”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效运营机制,大力推进日托、半托、全托形式的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机构失能失智老人住养护理功能。

岛上老人多,闲置民房也多。

去年3月,东咀头文化艺术民宿聚落投资项目落户黄龙,全市首个“渔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东咀头区域75幢房屋收购及三块精品民宿区块土地招拍挂,为集体土地入市打下坚实基础。

闲置民房被“唤醒”,村集体资产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黄龙招商引资开拓新局,出台了《黄龙乡“招商平台”财政奖励办法》,引进多家企业、招商平台,实现税收乡镇税收持续增长,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求真务实谋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未来五年,黄龙将持续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渔农民创新创业和转移就业的政策支持,完善重点人群就业支持体系,让海岛居民的民生福祉再创新高。

实干争先走好海岛共富路——访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傅立波

图片由黄龙乡提供

记者:傅明燕 通讯员:王文波 邱烨

【来源:舟山日报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