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国足正式公布口号,其实应该始于李铁入主国足时——他的一句“团结是铁”,由国足官方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推出,也因此被人们所熟知、熟记。

现在,李铁半路上又下课了,临时上阵的李霄鹏麾下的国足,最近也推出了正式的口号:“千锤百炼、夯实基础、能征善战、作风优良”。

虽然在李铁和李霄鹏之前的国足时代,各个主帅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由国足官宣正式口号,但也多多少少通过各种方式,提出过类似口号类的标志性宣传语言或金句,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一、苏永舜:“盲目去抄袭和学习,你永远赶不上别人”。

二、高丰文:“自古华山一条路”。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三、徐根宝:“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

四、施拉普纳:“往球门里踢”。

五、戚务生:“我只负我该负的责任”。

六、朱广沪:“疯狗精神”。

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快乐足球”。

八、高洪波:“身体不舒服,我先离开了”。

九、里皮:“我不想抢钱”。

……

这里面,像里皮、戚务生和高洪波的话,只能算是“金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足口号。也就是李铁、李霄鹏时代的国足,算是正式提出了各自的口号——从这些口号或金句的变化史上,其实也能看出国足的一些发展脉络来。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其一,不同时代的国足口号或金句,其实表明了一个特点:缺什么、提什么!

苏永舜时代,中国足球在亚洲还能算得上是“准一流”,所以,他敢于说出不要盲目学别人的话,但现在呢?国足不学别人,难道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自己不成?

像高丰文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徐根宝的“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则是处于出线的重要比赛关头,所以喊出如此口号,但遗憾的是,口号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都被“黑色某分钟”给败了兴。

这也说明国足在心态上存在缺陷:缺乏在世界大赛上关键时刻的把握能力;心理上的成熟度与稳定性、抗压性较差等。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而像施拉普纳的“往球门里踢”,就是针对中国队不会射门、临门一脚功夫差的现象所提出,这话貌似太简单了,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但对于国足球员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了。

朱广沪提出的“疯狗精神”,就是因为我们技战术能力不如别人,那就靠着在亚洲还算有点优势的身体,并通过拼抢精神,来弥补各种技战术上的不足,这跟他的学生李铁后来提出的“踢不过也要跑死他们”的精神,算是一脉相通的了。

其二,真正令中国足球耳目一新,并展现效果的口号,显然就是米卢的“态度决定一切”和“快乐足球”了。

中国足球最缺乏什么?显然就是“态度”!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有了态度,哪怕别的还不太行,但也不会太过于拉胯。事实上,多年来,中国足球最缺的东西,也就是这个米卢最多提及的“态度”了。

像人们嘲讽现任国足队长吴曦在对阵越南队时躲球,令中国队失球,而对比一下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上,女足球员却迎身而上、冲球而去,其实就是球迷们非常不满国足的“态度”!

而“快乐足球”的理念,其实就是回归足球的本质,让足球成为球员对职业的一种热爱,成为为国踢球的源源动力,而不只是想着到国家队时,要先自保安全不受伤,这也是里皮对国足球员最为不满的地方!

至于李铁时代的“团结是铁”,也自有他的道理,作为本土少帅,水平和能力本就有限,但他的特点是更容易与球员沟通,如果能有一支更团队的国足,也就能最大化发挥水平了。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不过,李铁虽然嘴上说着“团结是铁”,但在12强赛上,前几场却一直不让归化球员首发或一起首发,比赛成绩较差之下,在舆论的压力下,才在后三场尽量派上归化球员,并接连胜了越南,平了阿曼和澳大利亚——对归化球员的使用不当,甚至有些偏见,或许很难说李铁真正做到了“团结如铁”吧?

到了李霄鹏的“千锤百炼、夯实基础、能征善战、作风优良”,这个口号就显得太过普通了些,既不简练,也没特色,都是说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但这也正表明,如今国足连很多基础性的东西都不具备了!

当然,喊口号,估计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了,上下嘴皮子一动就成了,可真要落实下来,对于国足而言,就不仅要靠脚,更要靠脑子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李霄鹏出台新口号:国足口号变化史,折射出“缺啥喊啥”的尴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