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活动火热开展 市民踊跃推荐体育地标

资料来源:Taihai.com

台湾海网10月25日,据《厦门日报》报道,今年10月,在厦门东体育会展新城、厦门新体育中心"一二馆"的起步阶段,各项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这是厦门体育产业在跨岛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又一重要发展。

在近日为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厦门地标"——中,有市民提到体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厦门新建的体育中心建设,唤起了他们对"体育地标"的回忆不断发展和变化。

新旧崛起,太阳诞生。从位于厦门路的人民体育场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一首青春之歌中,厦门特区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共同激励着这座城市继续走高、更快、更强。

人民体育场"老厦门"青年记忆

(施工过程)

施工始于1956年;1964年扩建,翻新看台;1985年建造煤渣跑道;并于2013年将煤渣跑道升级为400米的塑料环形跑道,翻新了白色墙壁和看台。

人民体育场位于厦门路与幸福路的交汇处。乒乓球桌、健身器材区、塑胶跑道、足球场、看台一侧,几乎每天都有市民在"一天一小时,健康生活"的墙上标语激发着运动的乐趣。

事实上,拥有65年历史的人民体育场,厦门岛最早的公共体育场,对于老厦门人来说,隐藏了太多的青春记忆。

在T台上,白发苍苍的林艾娃正在走路。在林的记忆中,她年轻时看到的人民体育场与今天完全不同 - 当它建于1956年时,没有墙壁和一排排树木"环绕"在一块不那么平坦的地面上。1964年,人民体育场扩建,看台建成。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在厦门举办了大型体育赛事,如国家足球联赛和国际女子邀请赛。1985年,球场还建有煤渣跑道、全市运动会、中小学运动会等大大小小的赛事,留下了更多运动员的飞行姿势。一些体育名人也将与人民体育场有联系,如:伦敦奥运会举重冠军林庆峰,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羽毛球世界冠军严进,林江丽,以及跳高运动员翟志琴,郑大真......

亲眼目睹了几代人的鲜血,人民体育场不可避免地会变老:很长一段时间,跑道不断卷起煤渣和灰尘,看台杂草荒芜。幸运的是,在2013年,人民体育场作为"第二个春天"重新焕发了活力 - 煤渣赛道升级为400米的塑料环形赛道,白色的墙壁和看台,再次激发了新一代市民的热情。此外,随着厦门影视产业的发展,以人民体育场为观影场所,在2018年上映的电影《西洪市首领》中,球场的蓝色外立面和红色座椅,也成为不少时尚时髦人士拍照的打孔场地。

厦门体育中心 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建于1983年,50000平方米的中央体育场于1991年落成,配套功能、内部结构、外部交通等一体化于2012年、2019年,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今年8月,羽毛球馆和篮球排场关闭。

在厦门市体育中心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尊"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铜像,仰望着体育场内外的人群,以及不远处的两位退役"老人",即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羽毛球和篮球场。许多运动员在这里受到启发:羽毛球馆出的季新鹏,颜龙两届奥运冠军,郭振东,洪伟,刘成三位世界冠军。

40年来,随着厦门体育产业的逐步起航,体育中心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也经历了经济特区建设者的身心体格。去体育中心玩游戏和看比赛是有多少人迎接周末。

经过新修、一体化、推广,1983年建成的体育中心"翅膀逐渐丰富",如厦门在接力建设下,几代市民在老旧面貌下焕然一新:1991年,占地5万平方米的中央体育场建成,拥有国际标准的跑道和塑胶跑道, 看台可容纳3万多人,2012年,体育中心有了新的规划和定位,即户外运动场和绿色体育公园,以及配套功能、内部结构、外部交通等都进行了整合升级,更符合大众休闲健身的需求,2019年,经过三年建设的城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房。如今,各种体育中心已成为市民锻炼身体、培养专业运动员、举办重大赛事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离厦门工人体育场不远,也满足了大众体育的需求。

站在这里,回顾最早的体育中心建筑,羽毛球和篮球排球馆的白色外立面有星点剥落,岁月还带来了屋顶漏水、墙壁开裂等问题,在陪伴公众近40年后,今年8月正式关闭。

新体育中心 高级活动新平台

去年8月,桩基建设全面开展;今年10月,"一两阁"初具规模;预计到2023年建成投产。

随着跨岛发展的步伐,厦门的体育地标,不再局限于满足体育和比赛的需求,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让厦门有更多的热点和可能性。其中一个"C-bits"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体育中心。位于厦门体育会展城东部,预计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它不仅是厦门市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厦门打造旅游体育展览业的重要支撑。

新体育中心"一两亭"分别是百济体育场、凤凰体育场(含训练馆)和白海豚游泳池,名字非常富有厦门特色,人非常亲切。然而,在这种接地气的背后,"一两亭"有着"高大"的格局:凤凰体育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体体育场,白鸡体育场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足球和田径功能转型的职业足球场,设计和建设均以国际顶尖标准为基础。自去年8月桩基建设全面开展以来,重大项目建设现已全面展开,今年正在加快建设。投资后,一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落地厦门,将在这里亮相。例如,白鸡场将作为在厦门举行的2023年亚洲足球联合会中国亚洲杯的场地。

未来,厦门的体育地标将更加立体、更高规格,创造更多好词和新奇迹。

厦门地标由四个渠道推荐

活动主题:在我心目中,厦门地标——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特别策划活动

四大征集渠道: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给《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留下后台留言;而《厦门日报》的官方微博话题则讨论"厦门地标的心思"。

设置战斗,向市长致敬。您认为"厦门地标"是什么?从今天开始,市民、读者、单位可以推荐对厦门建设项目发展最具标志性、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心,讲述项目背后的建设故事,表达对厦门市主体建设项目的热爱,建筑、区域、桥梁隧道、道路等。我们的记者将进行深入采访,为您展示地标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