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心目中的廈門地标”活動火熱開展 市民踴躍推薦體育地标

資料來源:Taihai.com

台灣海網10月25日,據《廈門日報》報道,今年10月,在廈門東體育會展新城、廈門新體育中心"一二館"的起步階段,各項工程建設進入快車道。這是廈門體育産業在跨島發展戰略的帶動下又一重要發展。

在近日為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而特别策劃的"廈門地标"——中,有市民提到體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廈門建立的體育中心建設,喚起了他們對"體育地标"的回憶不斷發展和變化。

新舊崛起,太陽誕生。從位于廈門路的人民體育場開始,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一首青春之歌中,廈門特區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共同激勵着這座城市繼續走高、更快、更強。

人民體育場"老廈門"青年記憶

(施工過程)

施工始于1956年;1964年擴建,翻新看台;1985年建造煤渣跑道;并于2013年将煤渣跑道更新為400米的塑膠環形跑道,翻新了白色牆壁和看台。

人民體育場位于廈門路與幸福路的交彙處。乒乓球桌、健身器材區、塑膠跑道、足球場、看台一側,幾乎每天都有市民在"一天一小時,健康生活"的牆上智語激發着運動的樂趣。

事實上,擁有65年曆史的人民體育場,廈門島最早的公共體育場,對于老廈門人來說,隐藏了太多的青春記憶。

在T台上,白發蒼蒼的林艾娃正在走路。在林的記憶中,她年輕時看到的人民體育場與今天完全不同 - 當它建于1956年時,沒有牆壁和一排排樹木"環繞"在一塊不那麼平坦的地面上。1964年,人民體育場擴建,看台建成。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在廈門舉辦了大型體育賽事,如國家足球聯賽和國際女子邀請賽。1985年,球場還建有煤渣跑道、全市運動會、中國小運動會等大大小小的賽事,留下了更多運動員的飛行姿勢。一些體育名人也将與人民體育場有聯系,如:倫敦奧運會舉重冠軍林慶峰,乒乓球世界冠軍郭躍華,羽毛球世界冠軍嚴進,林江麗,以及跳高運動員翟志琴,鄭大真......

親眼目睹了幾代人的鮮血,人民體育場不可避免地會變老:很長一段時間,跑道不斷卷起煤渣和灰塵,看台雜草荒蕪。幸運的是,在2013年,人民體育場作為"第二個春天"重新煥發了活力 - 煤渣賽道更新為400米的塑膠環形賽道,白色的牆壁和看台,再次激發了新一代市民的熱情。此外,随着廈門影視産業的發展,以人民體育場為觀影場所,在2018年上映的電影《西洪市首領》中,球場的藍色外立面和紅色座椅,也成為不少時尚時髦人士拍照的打孔場地。

廈門體育中心 人們鍛煉身體的好地方

建于1983年,50000平方米的中央體育場于1991年落成,配套功能、内部結構、外部交通等一體化于2012年、2019年,市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今年8月,羽毛球館和籃球排場關閉。

在廈門市體育中心的入口處,矗立着一尊"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的銅像,仰望着體育場内外的人群,以及不遠處的兩位退役"老人",即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羽毛球和籃球場。許多運動員在這裡受到啟發:羽毛球館出的季新鵬,顔龍兩屆奧運冠軍,郭振東,洪偉,劉成三位世界冠軍。

40年來,随着廈門體育産業的逐漸起航,體育中心見證了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也經曆了經濟特區建設者的身心體格。去體育中心玩遊戲和看比賽是有多少人迎接周末。

經過新修、一體化、推廣,1983年建成的體育中心"翅膀逐漸豐富",如廈門在接力建設下,幾代市民在老舊面貌下煥然一新:1991年,占地5萬平方米的中央體育場建成,擁有國際标準的跑道和塑膠跑道, 看台可容納3萬多人,2012年,體育中心有了新的規劃和定位,即戶外運動場和綠色體育公園,以及配套功能、内部結構、外部交通等都進行了整合更新,更符合大衆休閑健身的需求,2019年,經過三年建設的城市體育中心綜合健身房。如今,各種體育中心已成為市民鍛煉身體、培養專業運動員、舉辦重大賽事和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此外,離廈門勞工體育場不遠,也滿足了大衆體育的需求。

站在這裡,回顧最早的體育中心建築,羽毛球和籃球排球館的白色外立面有星點剝落,歲月還帶來了屋頂漏水、牆壁開裂等問題,在陪伴公衆近40年後,今年8月正式關閉。

新體育中心 進階活動新平台

去年8月,樁基建設全面開展;今年10月,"一兩閣"初具規模;預計到2023年建成投産。

随着跨島發展的步伐,廈門的體育地标,不再局限于滿足體育和比賽的需求,而是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讓廈門有更多的熱點和可能性。其中一個"C-bits"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新體育中心。位于廈門體育會展城東部,預計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它不僅是廈門市實施跨島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也是廈門打造旅遊體育展覽業的重要支撐。

新體育中心"一兩亭"分别是百濟體育場、鳳凰體育場(含訓練館)和白海豚遊泳池,名字非常富有廈門特色,人非常親切。然而,在這種接地氣的背後,"一兩亭"有着"高大"的格局:鳳凰體育場建成後,将成為中國最大的單體體育場,白雞體育場将成為中國第一個實作足球和田徑功能轉型的職業足球場,設計和建設均以國際頂尖标準為基礎。自去年8月樁基建設全面開展以來,重大項目建設現已全面展開,今年正在加快建設。投資後,一系列高規格體育賽事落地廈門,将在這裡亮相。例如,白雞場将作為在廈門舉行的2023年亞洲足球聯合會中國亞洲杯的場地。

未來,廈門的體育地标将更加立體、更高規格,創造更多好詞和新奇迹。

廈門地标由四個管道推薦

活動主題:在我心目中,廈門地标——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特别策劃活動

四大征集管道:撥打廈門日報讀者熱線968820;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給《廈門日報》微信公衆号留下背景留言;而《廈門日報》的官方微網誌話題則讨論"廈門地标的心思"。

設定戰鬥,向市長緻敬。您認為"廈門地标"是什麼?從今天開始,市民、讀者、機關可以推薦對廈門建設項目發展最具标志性、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心,講述項目背後的建設故事,表達對廈門市主體建設項目的熱愛,建築、區域、橋梁隧道、道路等。我們的記者将進行深入采訪,為您展示地标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