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让小孩进娱乐圈?只会被无情的收割

想让小孩进娱乐圈?只会被无情的收割

图 | unsplash

文 | miki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让小孩去演戏呀?

现在不少娱乐明星都是童星出身,像什么杨幂、杨紫、关晓彤,还有TFboy三小只,从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百炼成精,最后大红大紫,时薪208万…

每当看到内娱的薪资水平,难免有几秒钟会想入非非。

而且,内娱的八卦不断地PUA老母亲:当明星的门槛不高,颜值低迷能挽救,学历不济读个中专就好。完全不用跟练体育学艺术一样苦熬,最后拼的那都是时运。

这些勾人的桥段里,当明星就如同买彩票,两块和两万块都能下注…还没准最后谁是赢家。

所以,带娃试试?

娱乐圈里的边缘人吃准了家长的这个心态,拿着几个没台词的角色搞海选搞培训,开始对妈妈们进行新一轮的收割…

最近看@胖少女晚托班的阿胖写了陪儿子试镜的故事,真把我笑死了。

因为听说机会免费,妈妈脑洞奔放突发奇想,拖着自家小田去试镜,要在抗日剧里演一个小乞丐。

到了现场,人山人海,原来内娱的世界这么卷,为了演个乞丐都要全国海选。

而且每个小孩感觉都身怀绝技。脖子上挂双截棍,最后还在紧张地复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阿胖以为儿子稳操胜券,毕竟那些被刻意培养的小孩,浑身贴金散发出贵气,怎么能比毫无斧凿痕迹的儿子更像乞丐呢?

实力归实力,表演才艺没过…这类似于通晓天文地理,最后卷子没考,失败在所难免,可以理解。母子就要打道回府,门还没出,被一个老师拉住,说导演想见您一面。

导演说阿胖的小孩有天赋,只要跟着他学个一年半载,怎么都能演个配角。不过训练费交通费餐费住宿费自理,毛毛算大概4万块吧。

阿胖听完感叹,原来少年成名,也是有钱人才有机会,工薪不配。

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充满当代家长的自省,可敬可佩。要是搁到20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最近没事翻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里面也有一个带儿子参加音乐社团试音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

安德列升初中,学校寄给妈妈一封信,带小孩去做音乐测验。

母子俩就去了。老师坐在琴边问,弹琴吗?摇头。拉琴吗?摇头。唱歌吗?还是摇头。最后喃喃地唱了一首《两只老虎》,龙应台形容当时的歌声“就想用指甲逆向去刮刺黑板一样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词儿还忘了一半,表演惨绝人寰,安德烈尴尬到几乎立地成佛,想动一下都不行了。当妈的回家再拿出信仔细看了又看,上面写着:

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有“特别杰出的音乐天分”…

龙应台回忆起这件事,感慨自己一时不察,让儿子从小就有当loser的体验。

看,原本一个小孩技不如人,妈妈再心疼,也会觉得是小孩的水平不够努力不够…现在呢?如果小孩不行,那肯定是爹妈的努力还不够。

小田海选没选上,吃喝玩乐跟个没事儿人一样,还多了一些跟同学吹牛的谈资。当妈的连连摇头痛心疾首,觉得自己是小孩的绊脚石,没有那个闲钱送你拜师学艺,阻碍了你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对不起,你的父母是loser。

中国父母经过20年迭代,真的是一代比一代有觉悟。把小孩的成功全都捆绑在了自己身上,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就能解决一切,比如送小孩青云直上,从此走上直通成功的康庄大道。

哪有这么简单啊!尤其还是要混娱乐圈。

我也带小孩去试过镜…

倒不是希望通过小孩实现财富自由;也不是觉得娃天生丽质,真能当明星;更不是像郑爽妈一样,有一个非要二代替自己圆的明星梦…

就是听多了幼升小的惨烈,想着能拿个什么证傍身。

英语五岁才开始学,KET考试是没戏;奥数想都没想过,孩子就没有学数学的底色。挠破头都找不到天赋的闪光点…

在这个稀薄的基础上,想做幼升小的简历,只能另辟蹊径开发不一样的资源。

好巧不巧,有一个朋友群里发消息,说一个音乐剧要找小演员,灵光一闪,这个没有门槛可以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发了照片简历就接到了面试通知,效率如此之高,让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遇上了山寨团,专攻下乡送温暖?助理连忙解释说,他们是正规演出,众多大牌参与,还发出场费。

有出场费的演出可真不多啊,大多数小演员的招募都得问爹妈收费,阿胖海选就是个例子。

正规的演出,还有大牌参与,我琢磨就算拿到几张合影添进简历也是好的。能生出这种想法,可见我当时思维有多混乱。

面试选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仿皇宫大院…

纯素娃用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诗歌背诵,打败了口才班培训出来的读诗抑扬顿挫的小学霸,拿到了角色(被刻意培养过的小孩,都不会正常说话)。

演出之前要排练,地方从皇宫大院换到了小区底商,送娃一次穿越半个北京。折腾了好几天,大牌一个也没见着,主演还天天迟到…

演出前才凑齐了神秘巨星,只不过…都是我婆婆那个年代的「周杰伦」和「梁静茹」。台上一坐,大几百岁,有的只能放原声对口型,我都想不出怎么会有人买票看?

果然,卖票基本靠送,演出全凭赞助。大牌不能得罪,只能砍小孩演出费。助理吭吭哧哧了半天,说剧组经费紧张,演出就变成了公益演出。

不给钱也没关系,反正我的目标是为了攒简历。但这个拼凑的剧组十分没谱,上台颁发的荣誉证书都没带全。后来追着要了一个月,才终于拿到一个盖着某公司戳子的廉价小红本本…

不用想了,这东西肯定对幼升小没有用。

而且,就连这次经历(后来还全国巡演)对小孩也一点用没有。

既没让她产生出对表演的兴趣;也没有让她其它导演看中,邀她去参加更多演出;甚至没让她变得在人前更有自信,更落落大方…

娱乐圈门口虚晃一圈,没有任何奇迹发生(这十分值得庆幸),没有一夜成名,也没有半个粉丝,她依旧平凡普通。

不过我倒是肯定了一件事,这娱乐圈啊,还是不要让小孩碰的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