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里来了个郭“特派员”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客户新闻 西宁市中心镇山家村是一个大村,全村共有470多个户。村民土地种类繁多,可受地理位置影响,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收成萧条,科技专员郭红霞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到目前为止,只当了一年科技特工的郭红霞,是一个真正的"新人"。2018年,郭红霞的丈夫偶然接触到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但由于不能操作电脑,再加上外出上班,丈夫随后将工作交给了郭红霞。

"一天晚上,我丈夫给我带来了一份来自十几个村庄的村民名单,让我把它放在电脑上,我对此一无所知。"郭红霞说。随着丈夫的繁忙工作,郭红霞茂自我介绍,取代了丈夫的工作。

每一位新科技特工都会遇到一些问题,郭红霞也不例外。起初,潘卡村的村民并不了解郭红霞的工作,认为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妇女什么都做不了,这让郭红霞很伤心,也坚定了她做好特工工作的决心。

"很多时候我想放弃,但想到这个平台这么好,就一定要做好,平台会延伸到穿山甲村的每一户,让真正的好技术消息在每家每户都有'用的地方'。"郭红霞说。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经过一年的短信、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在穿山甲村仍无法普及。看到一家人探访宣传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郭红霞想从亲戚开始。结果,郭红霞的父亲马启光成为她帮助的第一个人。

2016年,长期留工的马启光决定回老家种,但当时他对种植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同村种植者了解情况,慢慢尝试种植,但收成一直不是很好,这让马其光很着急。于是,郭红霞让父亲学习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科学种植方法,学会使用,马其光从一个对种植土地一无所知的人变成了"土专家"。现在马其光种植了多种蔬菜,包括蚕豆、小麦、油菜、土豆等品种。

去年,马其光种植菠菜出现长杆现象,郭红霞通过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联系省内专家,解决菠菜长杆问题。马启光不禁叹了口气:"这个平台好啊,给我们的农民带来了很多帮助!没有专家的帮助,就不会着急。"

蔬菜病已经解决了,但蔬菜应该卖到哪里呢?"市场上的批发商有不同的要求,有时种植这种品种,当涉及到收获时,它会发生变化。这让许多村民白白受难。郭红霞表示,通过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需求信息,蔬菜销售根本不成问题。今年父亲种了100亩豆子,我正在通过农村信息平台为他寻找买家。"郭红霞笑着说道。

时至今日,当了一年科技特工的郭红霞,还是每天去潘卡村村民家,希望能多了解一下。虽然还是闭门吃饭,但她依然相信,有一天,她能成为推广村里每家每户的信息服务平台,才能真正给村里的村民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