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羲之的真迹为何都消失了,都去哪里了呢?

中学时期我们都学过《兰亭集序》这篇文章,世人对这篇文章的评价极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众所周知,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的真迹为何都消失了,都去哪里了呢?

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极高,早在东晋时期,其书法作品就十分有名了,有着"入木三分"、"书成换鹅"的典故,他的作品除了《兰亭集序》外,还有《快雪时晴帖》等。

王羲之的真迹为何都消失了,都去哪里了呢?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这些书法的真迹早已失传。如此优秀的书法作品为何现在都不见了?而没有收藏保留至今?

这里包含民间损毁和皇家损毁两种原因。

民间损毁。

早些时期,王羲之的作品引起了一些市民追捧收藏,这本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种行为还有利于其真迹的保存。

但是直到东晋末年大司马桓温的儿子桓玄出现,使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是王羲之忠实的粉丝,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真迹,后来因妄图篡位失败被人追杀,结果在逃到长江时,打着报复的心理,将王羲之的书法一并投江销毁。这王羲之作品和真迹存在最多的年代,也是王羲之真迹损失最大的时期。

王羲之的真迹为何都消失了,都去哪里了呢?

皇家损毁。

一千多年前梁武帝时期,在他的藏品中,有许多"二王"的书法作品(有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在那个时候王羲之书法真迹已经不多见而且造假非常泛滥,他的儿子梁元帝在都城将要被西魏攻破时,也和几百年前的桓玄想到了一起,将所藏书画典籍几十万卷烧了,其中包含王羲之真迹不计其数。

王羲之的真迹为何都消失了,都去哪里了呢?

到隋炀帝时期,他巡幸江南时带上书画,结果运书画的船在运河裡时翻了,又毁了一批。

唐太宗最喜欢收藏王羲之,几乎将民间的王羲之父子之作搜刮殆尽,他将搜刮来的作品由黄河逆水运往长安,到三门峡船翻了,又集中毁了一批。

再到武则天时代,张易之偷出去一大批作品,张易之被诛后,到了薛稷手裡,后来,薛稷害怕被武则天发现,自己用火烧了,其中就包含有《兰亭序》。

总之,通过这么多次的损毁,以至于如此优秀的作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对此感到非常的惋惜。但也不用太过介怀,因为本来书法这种纸质的文物就很难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