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长达1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一词仅出现了一次,即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行业未来怎么走?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只简单提到一句,但是更多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都已融合在“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创新引领”“保链稳链”“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等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中。而今年两会,汽车行业代表们的提案也印证了行业对这些未来趋势的共识。
最大关注点仍在新能源汽车
全国两会,汽车产业的最大关注点在哪里?新能源汽车当仁不让。自2014年起,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一词从未缺席(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清洁能源汽车”,亦可理解为“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影响重大,更是大陆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一块重要拼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赴上汽集团考察时就曾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陆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今年两会上也指出:“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在大陆深入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过程中,中国汽车业还将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在两会代表们的提案中,有十余份提案从产业链、产能建设、研发创新、使用端支持力度等多个角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助力落实“双碳”战略目标。
对于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主要包含下列议题: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希望尽快出台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并通过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与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积分政策等有效衔接,进一步降低制造、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成本。
小米汽车雷军: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以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及核查。
除了关心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人大代表们对产业链的安全也高度关注。对于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人大代表们带来了下列议题:
上汽集团陈虹:加强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对锂、钴等上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保证产业链安全;推动“官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技术孵化、项目示范等方式,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长城汽车王凤英: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的应用,逐步对存量新能源汽车标配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
奇瑞汽车尹同跃: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以确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小米汽车雷军: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在消费端,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长途出行充电难等问题,成为今年以来消费者高度关注的话题,也对新能源汽车消费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的支持力度”的问题,人大代表们提出了下列议题:
上汽集团陈虹: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的支持力度,如持续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充电电费优惠等,进一步形成鼓励低碳产品消费的氛围。
吉利汽车李书福:建议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
广汽集团曾庆洪: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续国家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合法化可期
在汽车“新四化”的大趋势下,智能网联化的地位与电动化并驾齐驱。可以说,一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才是当下汽车“新四化”的终极形态。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智能经济,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当下,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实力、研发能力并不逊色,只待更具突破力的创新政策出台,商业化运作并不遥远。因此,今年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针对“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带来了提案:
上汽集团陈虹: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并制订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建议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
广汽集团曾庆洪:建议增加并明确“机器驾驶人”的定义;增加“智能驾驶汽车应当安装关键数据存储黑匣子或关键数据云端备份”的强制性规定;明确智能系统责任由生产者承担;增加“将智能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保险纳入强制保险的范围,分散相关责任主体的风险”的有关法律规定。
长安汽车朱华荣:建议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行业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合理制订汽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
此外,对于“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也有代表带来议题:
上汽集团陈虹: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自主掌控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核心软硬件研发能力,加快形成行业标准,尽早实现产品技术规模化。
哪吒汽车方运舟:建议推进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
芯片产业链亟待补链强链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缺芯问题已然成为汽车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如何应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芯片技术“卡脖子”等难题?国内多位整车集团领导纷纷在两会上建言献策:
上汽集团陈虹: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由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长城汽车王凤英: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小康集团张兴海: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应跨界携手、联合创新,加快推动实现“芯片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