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唐朝诗人杜牧有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元稹也有诗曰:“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冷宫女子的生活,她们年轻时只能独自打发日子,老年时只能孤独地说一些往事。

在很多影视剧中,大家也都能知道,一些失去宠爱的妃子,也会被幽禁在冷宫,犹如悄无声息的鬼怪。

于是很多人好奇:历史上的冷宫到底是何种样子?真能冷清至此?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1912年封建大清终于消亡,当然那时候紫禁城还不叫故宫,也依然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家。

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无视之前签订的《清室优待条款》,溥仪一行人被赶出了紫禁城,紫禁城才成了无主之所。

虽然后来被“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成为“故宫”,不过时局混乱,以至于垃圾成山,本地人不稀罕去看,外地人没空去看。

1933年为了躲避战乱,又把文物分批运送了一半出去,故宫愈发显得空空荡荡起来。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生活逐渐恢复,故宫正式开放,人们才再次对这个古代皇室居所抱有了极大热情。

那时候参观的人很多,大家每每被壮丽的建筑和瑰丽的文物惊讶。

但其实能看的面积才30%,慢慢才增加到52%,2015年终于增加到65%,2016年增加到76%......

总之就是有一部分不被开放,这一部分就包含了大家最想要知道的“冷宫”。

也就是说人们最好奇的冷宫,却一直无缘得见,叫不少奔着冷宫去的人十分遗憾。

那么冷宫为什么一直不开放?人们对此非常好奇。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人们的好奇让故宫蒙上了一层十分神秘色彩。

1992年网上开始盛传有人在故宫的墙上看到了4名宫女。

说是几名游客原本跟着导游,后来自行脱离了队伍,走了一条谁也不清楚的小路,突然之间天色大变,一道闪电破空而来。

就是那闪电造成的光线,令他们看到了墙上宫女,像投影一样,但又非常真实,有人惊吓之余按到了快门,拍到了照片,如下: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很多人说他们怕是不小心跑到冷宫去了,毕竟冷宫是“阴气重”的地方。

此后一直有许多人对冷宫不开放是因为不干净的说辞深信不疑。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事实上,溥仪晚年在他的著作《我的前半生》里早已道过实情,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也击破了谣言:

冷宫这些地方是十分破败的,基本上都会被帝王们遗忘,故宫如此之大,国库没有多余的费用来维修不需要用的地方。

“冷宫”指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宫殿,而是指那些被遗忘、没有费用来维修,且连块匾都没有的居所,它们破败、荒草丛生,被拨给下等宫女和不受宠的妃嫔居住,统称为“冷宫”。

甚至有时候“冷宫”都不是宫殿,只是一条过道,历史上的裕妃就怀着孕在过道中一尸两命。

加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38年间整个故宫都衰败了下去,原本就没有得到照顾的“冷宫”更是不能看。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1949年之后,才终于有了时间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历史文物,一方面是整理了大量文物,另一方面是积极进行建筑修缮。

首先就提出了一个5年治理与抢险的规划,随后邀请了在“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上身怀绝技的10位工匠进行维修。

1973年又提出了第二次大修,依然是一个5年计划,这一次面对社会招了300人,跟着之前第一批工匠开始从午门正楼,修到东南角楼,被称为“二代工匠”。

2011年提出第三次大修,这一次也招了不少人,还有许多专家参与其中,被称为“三代工匠”。

故宫的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溥仪晚年说出实情,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修缮是十分难的一件事,第一次大修的时候,最难的是把25万立方米,能修一条6米宽、路基35厘米公路的垃圾运走。

第二次修复他们要爬上爬下,去解决那些氧化、霉菌、虫蛀等自然对建筑造成的侵害,对于恐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第三次修复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整整18年,这期间面对不方便上下的宫殿,他们有时候需要全天都在上面待着,直到工作完成。

可想而知那些本就没有得到保护的冷宫,其修复难度是有多高,修缮时间是有多长,也就自然而然不被开放。

不过故宫方面表示,2025年之内开放面积会达到85%,离看到冷宫的日子已经不远。

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是一座博物馆, 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甚至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以前作为历史的承载者,如今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拥有者无与伦比的价值,所以为大家推荐这本《故宫院长说故宫》。

故宫院长李文儒掌握着第一手资料,用180幅私人图片,将故宫的600年娓娓道来,翻开它,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洗礼,让你不用亲临故宫,依然能完美了解故宫,若你愿意去一趟故宫,它也是最好导游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