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分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多因某些急性因素引起,早期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而慢性肾衰竭发病相对缓慢,多因慢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引起,损伤通常无法恢复,预后较差。

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下降可发生在原来无肾脏病的患者,也可发生在原以稳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突然肾功能急剧恶化。病因多种多样,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类。
肾前性ARF的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如出血)、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动脉阻塞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肾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也包括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间质病变伴肾功能急剧下降。ATN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染、导致有效循环容量下降或血压下降的因素、肾毒性药物、食物中毒等。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纠正可逆的病因,对症治疗。如果有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扩容,纠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肾毒性药物。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急性期必要的血液透析,应用激素、免疫制剂等药物。恢复期治疗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同时辅助用中药调理来改善肾功能,促进废物排出。
老人吞鱼胆发生急性肾衰竭,透析后中药调理康复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位老人听说吃鱼胆能明目,还能增强免疫力,一次吞下7颗鱼胆,四天无尿,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肾衰竭。
患者xxx,女,70岁,无慢性病病史。前段时间因四肢发凉,特别怕冷,听街坊说是免疫力低。有一位老街坊说,自己以前吃了一种含蛇胆的中药,不仅能明目,还可以解毒止痛,提高免疫力。患者当天看到儿子钓了七八条鱼回来,亲自操刀剖出7条鱼胆,准备服用。
由于害怕生吃鱼胆会中毒,特地将鱼胆放在锅里煮了几分钟,然后吞下肚子。没想到,连续四天没有排尿。第五天感觉不对,被家人送到武汉某医院就医。肾功能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仅有6.53ml/min,是正常值的6%。
医生询问病情,得知老人是在服用鱼胆后出现无尿的重度中毒症状,进而导致急性肾衰竭。立即进行透析治疗,减轻器官损伤程度。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随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慢恢复肾功能。
医生表示,鱼胆中含有胆汁等毒素,胆汁毒素的耐热性比较高,不论是生食还是熟食,或者是泡酒处理后服用,都会引起中毒反应,损害人体肝、肾等器官,导致器官变性坏死;还可能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延误治疗,有可能引起脑细胞、心肌细胞受损,引起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
中医专家张振忠称,有些食物本身就有肾毒性,如果食用不当,轻者导致急性肾损伤,还有逆转的可能,重者导致肾衰竭,甚至直接致命。
1、杨桃。是一种可食用的水果,被称为高颜值的星星果。杨桃营养价值丰富,黄酮类、苯醌及糖苷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有抗氧化、抗高血糖、抗高血压、抗炎、心脏保护等作用。传统上,一直用于治疗糖尿病、关节痛、呕吐、尿潴留、咳嗽和慢性阵发性头痛等。
但杨桃具有肾脏毒性。健康人可以适量食用杨桃,因为健康人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将草酸及神经毒素排出体外。因为杨桃里面含有大量的草酸和一种神经毒素。食用杨桃后可能出现呕吐、打嗝、肢体麻木甚至癫痫持续状态等情况。在肾组织学表现为急性草酸肾病、肾小管间质肾炎或肾小管坏死。
2、小龙虾。中毒毒素或机制:横纹肌损伤,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酶类、肌酐等漏出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多伴有急性肾衰竭和代谢紊乱。横纹肌溶解症多与药物、食物中毒以及肌肉损伤有关。
表现为不同部位的疼痛,如不同程度的颈部、肩部、胸部和腰背部肌肉酸痛、乏力。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受累肌肉疼痛或压痛、肌肉肿胀、尿色改变及少尿或无尿, 甚至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细胞损伤时大量乳酸、肌蛋白、嘌呤、钾、磷和有神经毒性的代谢产物进入细胞外液, 可引起高血钾、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躁动、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等危急症状。
3、鱼胆,蛇胆等动物胆囊。鱼胆中毒可导致肾脏、肝脏、心脏、胃肠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肾脏是最易受损失的器官。毒作用机制:鱼胆中含有组织胺、胆酸及其衍生物、氢氰酸、等可破坏细胞膜结构,造成组织水肿、器官出血、损伤细胞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鱼胆中的致毒物质是胆汁毒素,胆汁毒素进入胃肠道后,首先出现胃肠道中毒症状,继而吸收入血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最后通过肾脏排泄时因肾脏的特殊解剖生理特点,引起肾小管的急性坏死;严重者可引起脑细胞、心肌细胞受损及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
鱼胆毒素通过肾排泄而引起肾损害。有文献报道16例鱼胆中毒致MODS,均发生急性肾功能障碍,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死亡2例。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而急性肾损伤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率为55%~100%,占死亡原因的91.7%。
4、未煮熟的山药、山药粉、山药汁。山药是药食同源植物,含有粘蛋白、薯蓣皂苷、尿囊素、胆碱、植物甾醇、低聚糖和必需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可被作为中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哮喘、黄疸等疾病。新鲜山药含水量较高,不易贮存,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发霉现象,很多时候山药被制成粉作为原料使用。
因山药淀粉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低,美味又饱腹。山药粉也比较方便食用,是慢性肾脏病病患者常吃的食物。山药里面含有毒性成分薯蓣皂苷、薯蓣碱,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肾损伤。食用山药时一定不要去追求脆脆的口感,把它煮得软软糯糯的为好。因为山药煮熟后,有毒成分就会失去毒性,自然就可以放心食用。
5、黎豆。主要产于国外,如澳大利亚。黎豆中含有有毒非蛋白氨基酸,黎豆氨酸是一种肾毒性化合物。黎豆经180℃干燥烘焙,可使黎豆氨酸水平显著降低90%以上,可供人类安全食用。若食用黎豆中毒,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甚至出现血尿、少尿、急性肾损伤等。慢性肾病患者不宜食用。
(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6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