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髒疾病發展到後期引起的腎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态,分為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多因某些急性因素引起,早期及時治療,多數患者預後良好。而慢性腎衰竭發病相對緩慢,多因慢性腎損傷或慢性腎病引起,損傷通常無法恢複,預後較差。

急性腎衰竭(ARF)患者由于腎小球濾過率突然或持續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内儲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腎功能下降可發生在原來無腎髒病的患者,也可發生在原以穩定的慢性腎髒病患者,突然腎功能急劇惡化。病因多種多樣,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三類。
腎前性ARF的常見病因包括血容量減少(如出血)、有效動脈血容量減少、低心排血量、腎内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腎動脈阻塞等;腎後性急性腎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腎性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實質損傷,常見的是腎缺血或腎毒性物質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如急性腎小管壞死,ATN),也包括腎小球疾病、腎血管病、間質病變伴腎功能急劇下降。ATN的病因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感染、導緻有效循環容量下降或血壓下降的因素、腎毒性藥物、食物中毒等。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首先要明确病因,糾正可逆的病因,對症治療。如果有嚴重外傷、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應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擴容,糾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腎毒性藥物。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急性期必要的血液透析,應用激素、免疫制劑等藥物。恢複期治療要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控制氮質血症,治療原發病和防止各種并發症。同時輔助用中藥調理來改善腎功能,促進廢物排出。
老人吞魚膽發生急性腎衰竭,透析後中藥調理康複
據《武漢晚報》報道,一位老人聽說吃魚膽能明目,還能增強免疫力,一次吞下7顆魚膽,四天無尿,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腎衰竭。
患者xxx,女,70歲,無慢性病病史。前段時間因四肢發涼,特别怕冷,聽街坊說是免疫力低。有一位老街坊說,自己以前吃了一種含蛇膽的中藥,不僅能明目,還可以解毒止痛,提高免疫力。患者當天看到兒子釣了七八條魚回來,親自操刀剖出7條魚膽,準備服用。
由于害怕生吃魚膽會中毒,特地将魚膽放在鍋裡煮了幾分鐘,然後吞下肚子。沒想到,連續四天沒有排尿。第五天感覺不對,被家人送到武漢某醫院就醫。腎功能檢查發現,腎小球濾過率僅有6.53ml/min,是正常值的6%。
醫生詢問病情,得知老人是在服用魚膽後出現無尿的重度中毒症狀,進而導緻急性腎衰竭。立即進行透析治療,減輕器官損傷程度。經過治療,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随後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慢恢複腎功能。
醫生表示,魚膽中含有膽汁等毒素,膽汁毒素的耐熱性比較高,不論是生食還是熟食,或者是泡酒處理後服用,都會引起中毒反應,損害人體肝、腎等器官,導緻器官變性壞死;還可能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如果搶救不及時,或延誤治療,有可能引起腦細胞、心肌細胞受損,引起多個器官功能衰竭,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急性腎損傷?
中醫專家張振忠稱,有些食物本身就有腎毒性,如果食用不當,輕者導緻急性腎損傷,還有逆轉的可能,重者導緻腎衰竭,甚至直接緻命。
1、楊桃。是一種可食用的水果,被稱為高顔值的星星果。楊桃營養價值豐富,黃酮類、苯醌及糖苷類化合物被認為是其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質,有抗氧化、抗高血糖、抗高血壓、抗炎、心髒保護等作用。傳統上,一直用于治療糖尿病、關節痛、嘔吐、尿潴留、咳嗽和慢性陣發性頭痛等。
但楊桃具有腎髒毒性。健康人可以适量食用楊桃,因為健康人可以通過正常的代謝将草酸及神經毒素排出體外。因為楊桃裡面含有大量的草酸和一種神經毒素。食用楊桃後可能出現嘔吐、打嗝、肢體麻木甚至癫痫持續狀态等情況。在腎組織學表現為急性草酸腎病、腎小管間質腎炎或腎小管壞死。
2、小龍蝦。中毒毒素或機制:橫紋肌損傷,橫紋肌細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壞,細胞内容物如肌紅蛋白、酶類、肌酐等漏出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多伴有急性腎衰竭和代謝紊亂。橫紋肌溶解症多與藥物、食物中毒以及肌肉損傷有關。
表現為不同部位的疼痛,如不同程度的頸部、肩部、胸部和腰背部肌肉酸痛、乏力。因食用小龍蝦引起的紋肌溶解症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受累肌肉疼痛或壓痛、肌肉腫脹、尿色改變及少尿或無尿, 甚至感染性休克、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細胞損傷時大量乳酸、肌蛋白、嘌呤、鉀、磷和有神經毒性的代謝産物進入細胞外液, 可引起高血鉀、酸堿平衡失調,最終導緻心律失常、呼吸及神經系統并發症, 可表現為嗜睡、煩躁不安、躁動、心動過緩甚至心搏驟停等危急症狀。
3、魚膽,蛇膽等動物膽囊。魚膽中毒可導緻腎髒、肝髒、心髒、胃腸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腎髒是最易受損失的器官。毒作用機制:魚膽中含有組織胺、膽酸及其衍生物、氫氰酸、等可破壞細胞膜結構,造成組織水腫、器官出血、損傷細胞溶酶體、線粒體等細胞器。
魚膽中的緻毒物質是膽汁毒素,膽汁毒素進入胃腸道後,首先出現胃腸道中毒症狀,繼而吸收入血到達肝髒,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最後通過腎髒排洩時因腎髒的特殊解剖生理特點,引起腎小管的急性壞死;嚴重者可引起腦細胞、心肌細胞受損及代謝紊亂,進而導緻多器官功能受到損害。
魚膽毒素通過腎排洩而引起腎損害。有文獻報道16例魚膽中毒緻MODS,均發生急性腎功能障礙,急性肝功能障礙發生率為40%,死亡2例。中毒表現:惡心、嘔吐、腹痛、腹洩等胃腸道症狀為首發症狀,而急性腎損傷是最常見且最嚴重的後果,發生率為55%~100%,占死亡原因的91.7%。
4、未煮熟的山藥、山藥粉、山藥汁。山藥是藥食同源植物,含有粘蛋白、薯蓣皂苷、尿囊素、膽堿、植物甾醇、低聚糖和必需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可被作為中藥用于治療糖尿病、腹瀉、哮喘、黃疸等疾病。新鮮山藥含水量較高,不易貯存,在貯存過程中容易發生腐爛、發黴現象,很多時候山藥被制成粉作為原料使用。
因山藥澱粉含量豐富,蛋白質含量低,美味又飽腹。山藥粉也比較友善食用,是慢性腎髒病病患者常吃的食物。山藥裡面含有毒性成分薯蓣皂苷、薯蓣堿,會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導緻腎損傷。食用山藥時一定不要去追求脆脆的口感,把它煮得軟軟糯糯的為好。因為山藥煮熟後,有毒成分就會失去毒性,自然就可以放心食用。
5、黎豆。主要産于國外,如澳洲。黎豆中含有有毒非蛋白氨基酸,黎豆氨酸是一種腎毒性化合物。黎豆經180℃幹燥烘焙,可使黎豆氨酸水準顯著降低90%以上,可供人類安全食用。若食用黎豆中毒,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痛、嘔吐,甚至出現血尿、少尿、急性腎損傷等。慢性腎病患者不宜食用。
(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26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