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视频加载...

编者按:

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媒体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媒体融合?情报带来的媒体伦理问题是什么?进入智能时代,媒体如何做好社会"观察者"的工作?新浪新闻与封面新闻联合推出"未来媒体专访"节目智能媒体话题,探讨与智能媒体相关的问题。

本次采访嘉宾,华为Fusion视频总裁、视频领域资深专家何晶晶。2008年加入华为,一直从事SDP、DIC、视频等业务领域的研发和运营,近10年的视频行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阶段,我们管理华为融合视频领域的战略规划和运营,致力于构建视频产业生态,推动视频产业演进。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何晶晶(右),华为Fusion视频总裁、视频高级专家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一、高科技视频率先成为典型的5G应用

未来媒体专访:2019年8月,广电总局正式提出"5G高科技视频"的概念,为什么高科技视频会率先成为5G应用场景?

何晶晶: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5G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高科技视频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其中视频进入了新的基础设施。广电总局在《5G高科技视频白皮书》中也提到,高科技视频具有更高的技术格式、更新的应用和更好的视听体验。

具体而言,高科技视频建立在5G基础设施之上。与此同时,人们正在寻找更好的体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在疫情时代之后,线上云端表现、线上视频观看已经成为常态,如何从线下重新上线做出更好的体验,也通过5G基础设施加上高清视频,共同叠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包括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云游戏等高科技视频形式正在蓬勃发展。

未来媒体专访:"5G高科技视频"概念已经提出了一年多,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就?想想高科技视频将带给我们什么新的体验。

何晶晶:在高科技视频的早期阶段,我们对视频行业进行了趋势分析,视频领域有四个变化:(1)从平面视频到沉浸式视频开发;作为一种能力,视频正在增强和帮助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我们真的觉得视频在更多的场景中更有价值。

二、时空凝聚背后的"黑科技"——华为MediaCube

未来媒体专访:我们注意到,在不久的将来,自由视角的体验越来越多,您能详细说说自由视角前沿技术的发展水平吗?

何晶晶:自由视角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早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就有子弹时间,子弹时间其实是用CG实现的,非常昂贵。随着基础设施和计算的变化,这种体验形式正在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体验。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作为技术支持和湖南卫视合作,创作了《舞动风暴2》。我们使用自由视角的能力为舞者提供了美丽的时刻。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360度视频体验,自由视角赋予了观众互动的能力,能够从任何角度观看或像"黑客帝国"一样快速进入"子弹时间"体验。之后,我们合作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尤其是吴静的《天地英雄》节目,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牛年春节晚会的"天地英雄"

作为高科技视频的基本能力,自由视角正在赋能媒体行业、广播电视行业、体育产业,并走向更多行业。总之,免费视角是一种丰富观看视频体验的能力,同时,成千上万的企业正在调用它。

Future Media Interviews:我经历过免费节目,但是当多个摄像机切换时,观看Caton时会出现问题,我们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何晶晶:你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流畅的视频体验。为什么相机集群拍摄和拼接可以成为现实,因为算法和计算的全力支持。

130台摄像机,每一种方式都是4K,它会带来巨大的数据流,同时,我们也想做这些数据流做有效的处理、拼接,最后恢复到360度的体验,这就提出了很高的计算要求,传统的CPU无法满足,我们需要叠加更多样化的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叠加高效算法以确保摄像机定位达到分钟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

如果手动调整自由视角,则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设置循环摄像机来捕捉场景。但是通过分钟级别的精确定位,舞者完成了一个舞蹈,我们可以立即进行另一个校准定位。总之,计算力、算法和系统优化实现了从130个集群摄像机到最终完美效果的渲染。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舞台直播摄像机蝴蝶部署

未来媒体采访:传统电视节目,主要依靠指南来选择视角,但具有自由视角,用户可以自由选择360度的视角,但这对拍摄、传输、存储、加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制作成本会非常高。在成本方面,您有什么新的解决方案吗?

何晶晶:这也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首先,自由观看需要一组摄像机进行拍摄,这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同时需要高计算支持。

在下一阶段,我们和华为2012年中央媒体学院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将引入重要功能,以通过人工智能,虚拟透视算法实现相同的效果,并将130个摄像头的数量减半,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一步。

为了解决高科技视频的生产力和成本问题,我们创建了MediaCube的高科技视频制作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超融合的一体化硬件,结合了网络、存储、电源资源和交换设备。1m2高的集成机柜通过提供高质量,自由观看的体验来降低成本。

未来媒体采访:自由视角的出现可能会导致飞行员失去工作,进一步,可以实现自动拍摄,摄影师也是如此。新技术是否会剥夺未来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机会?

何晶晶:前段时间,我们和国内很多顶级导演,相片沟通,我们的初衷不是取代导演或摄影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美不能完全被取代,评价美,判断美,是需要高水平能力,目前, 人工智能尚未达到这一阶段。

事实上,免费观看视频需要更专业的导演。因为 360 度的透视,有的有些角度很专业,有一些子弹时间一定在一些帧中,会显示得更好,我们可以给出推荐的精彩时刻,推荐的子弹时间,用户在滑动的同时,有一推荐的场景,用户可以快速,不那么专业地选择精彩内容, 这是互助的过程。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专业飞行员选择子弹时间

VR会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吗?

未来媒体专访:在5G应用探索的早期阶段,我们都认为VR是5G的杀手级应用,您能给我们讲讲现在VR的发展吗?从科学家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现阶段VR适合开发的场景是什么?

何晶晶: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虚拟现实体验在你身边发生得更多,包括商场和旅游景点,VR在过去两年里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仅VR是否会成为一种大规模形式还有待观察。从虚拟现实(VR)到增强现实(AR)再到混合现实(MR)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它被称为"头号玩家"的体验,但它仍然处于封闭的空间,无法与现实沟通,甚至有专家提到,如果你得到50美元,你可以戴上VR眼镜买一杯咖啡,这在目前可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现实与虚拟世界分开。

AR(增强现实)与现实世界进行通信。为什么要去MR(混合现实)?AR/MR正在被应用到制造、培训、教育等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这样的技术和能力被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对于VR的潮流,我的理解是,可以更冷静,更关心它在行业内的应用,也可以更关心它对行业的价值。随着眼镜的日益轻巧,基础设施能力的稳定性和强度,VR肯定会有发展的空间。沉浸式视频符合人性的吸引力,但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原真实场景的能力,但距离却越来越窄。

华为何晶晶:高新视频是技术迭代,而非对人的替代

8K 虚拟现实体验

未来媒体专访:VR技术,我国在国际层面处于什么水平?

何晶晶:其实中国VR发展有良好的基础。中国在包括千兆光网络在内的5G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VR的技术可以快速迭代。我们也看到了VR产业链的巨大迭代,从终端到应用再到中间传输。

昨天,我们发现,业内一些合作伙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效果和价格都有很大的优势,其实也有海外巨头在尝试布局AR。

在VR探索的早期阶段,我们也会特别关注标准的问题。2017年,VR面临着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终端和应用接口、与平台的接口,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华为在这一部分,也重点支持,与行业合作伙伴,与主管部门合作。首先,行业标准的建立,在标准之上,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整个体系的完善,再加上基础设施的实力,我个人判断国内的应用和经验还是比海外更明显的优势。

四、发展高科技视频需要建立利益共同体

未来媒体专访:在高科技视频的发展中,国内外同步吗?国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何晶晶:其实对于高科技视频来说,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比如标准组织和验证等。国外在体育产业方面做得比较多,在NBA、足球、棒球等方面的应用,我们研究的经验基本相似,但研究方向和平台略有不同,这也符合整体基础设施形势。但我们发现,高科技视频是有公认的。

华为更多的是从广电系统切入高科技视频领域,最近,我们也在体育产业做了深入的应用。在超高清大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MediaCube面向体育行业的高科技视频制作解决方案,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一起从经验中学习,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或者为了让高科技视频走进千家万户。

无论是研究技术、研究场景,还是商业模式,最终回归到用户体验,如果不能得到最终的观众认可,相信可能更是停留在技术阶段。

未来媒体专访:高科技视频走红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实现产业正循环?

何晶晶: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创新的东西在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除了刚才提到的技术问题,还有生态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机构、企业在产业链上协同工作,这其实需要建立利益共同体。

当然,还需要多方技术援助。每年在VR大会上,我们都会看到老朋友离开这个行业,新朋友进入这个行业。在行业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产生一个利益共同体,让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回到商业周期,这是我们在创新早期一直关注的问题。因为没有基于没有创新的企业正循环,我们在影院、体育创新现场,都特别关注商业的正循环。

我们找到了高质量的在线体验,与展馆中的观众观看体验相得益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需求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把贴近现场的体验带给上线,让第二场场景接近第一场。

高科技视频也将为表演艺术行业带来商业援助。以AR技术为例,我们对每件艺术品进行虚拟建模,我们可以在博物馆周围实现自由移动,我们也可以通过VR/AR的形式,做一些虚拟广告空间,以及座位、停车引导。

简而言之,我们扩大用户群,增强我们的体验,并从生产力和体验改进中实现商业周期。同时,我们在运营层面,与行业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探索新场景,全方位的商业周期。

未来媒体专访:对于高科技视频行业的未来发展,你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何晶晶:首先,在5G高科技视频白皮书发布后,各行各业都对高科技视频有了了解,但不可能说大家对高科技视频行业的了解是一样的。

二是技术能力与行业结合较多,高科技视频真正应用于行业。除了清晰、沉浸和自由的发展,我们希望高科技视频能够更多地走向工业场景的应用,进入核心系统的生产,如工业视觉应用。相信在下一阶段,这部分的探索和实践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b>:"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你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用,就会有费用奖励。新闻微信关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