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样式雷”在设计绘制露陈敦的图样时,居然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由此可见,当代的考古技术要远胜于清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故宫又被称作是“紫禁城”,它是大陆明清两朝帝王用于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居所。帝王宫殿威仪常在,任何典礼性的活动都要遵守各种礼仪规制,故此,每至庆典之时,清宫的露陈敦上便要悬挂上古流传下来的青铜器。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清宫之中的建筑与礼仪设计,都是由雷氏家族一手承办的,故名“样式雷”。“样式雷”家族的成员们,包括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朝宫廷中的建筑和皇家工程,如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几乎都出自雷氏家族,他们是赣派建筑中的瑰宝级人物,是华夏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露陈敦的发明,其实只是偶然,在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时,因为宝贝众多且无处安放,故此爱好奢靡的太后便一声令下,打造了许多特殊的石墩,用于展示珍宝器物。如此一来,露陈敦便成为了清宫之中固有的建筑设施。“样式雷”拥有十分悠久的家族传承,为宫廷做事也十分小心。为了能够便于管理文物,样式雷亲自画上了一张展示草图呈现皇帝赏阅,并对露陈敦上器物进行了一一标注。可是您却想不到,就在样式雷标注的青铜器中,居然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一件被标注为“异兽大铃”的古物,暴露了清朝人对于考古模棱两可的态度。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据考古专家研究称,“异兽大铃”是汉代文物,约制造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其器身通钮高44厘米,上宽27厘米,下宽17厘米,为军中打击乐器。椭圆体,呈上大下小状,顶部略微平滑,周围为翻唇,中有一虎钮,虎作昂首张口状,身上有纹饰,下口挺直。经过敲击,异兽大铃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响,其声音可以传达至数十公里之外,拥有振奋军心的作用。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可是考古专家们却又声称,样式雷在为宫中器物命名时,并未对异兽大铃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如果究其根源的话,异兽大铃应该被称作是“錞于”。錞于是古乐“四金”之首,“四金”分别是錞于、镯、铙、铎,它们在被击打时,声震如雷,回音良久,据说可以鼓舞士气,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是其古代巴民族军队必备的响器。1983年6月时,四川石门县新关镇安乐村熊家岗渫水河滩边,就一次性就出土了15件錞于,但遗憾的是,这些出土文物全部都被腐蚀严重,再也敲击不出当年的音色。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至于为何样式雷会将“錞于”称作是“大铃”?在《太平御览引乐书》记载称:“錞于者以铜为之,其形象铲.....上以伏兽为鼻,内悬子铃铜舌,凡作乐振而鸣之”。正是由于其外部形状特别像铃,故此才被清人称作是“大铃”,的确,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准确的。

样式雷设计绘制露陈墩时,犯了错误,证明当代的考古技术远胜清朝

谈到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清代时期的金石学考古尚不成熟,相比之下,现今的考古成就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参考资料:《故宫》 曹建伟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