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区潜云草书艺术展》:不拘一法 守正创新

2月25日,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区潜云草书艺术展》在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正式展出。展览展出区潜云书法作品一百多件,将持续至3月27日。

区潜云(1938—1998),字白螭,广东南海人,1938年4月生于广州。1957年高中毕业后随父学医。业余自学书法,从草书入手遍临历代名迹,后学篆隶楷行诸体,融汉简、魏碑、章草笔意于今草之中,雄强灵动而富有变化。

书法家区潜云年轻时的照片

融汇三绝,归于一心

“这个展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对书法界之外的人来说,可以看看什么叫书法,什么才是真正的草书;对于书法界的人来说,这是天才之作,甚至是不可学的,所以不是要让大家去模仿、临摹,但是它有启发意义,领悟什么叫创新。”在开幕式上,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永正说,区潜云的书法如何达成如此的成就,一方面在他身边有非常好的书法艺术氛围,另一方面与他广博的学识密不可分。

“这是一位声名淹没,有待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的书法艺术大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诗人、书法家佟绍弼先生预言:“将来,区潜云是岭南草书第一 。”如今,广东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永正对区潜云草书的定位是:“百年广东第一人”。漫画家廖冰兄曾特意为区潜云造像并赋五言诗一首:“三个大小圈,三绝书医拳。当是非凡物,惜尚在云潜。” 此诗用“三绝”概括了区潜云在书法、医学、武术三方面的成就。

原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说,区潜云博采众长又能突破创新,风格很强烈。他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岭南书风,承续了广东传统文化中的雄直之气。现在不少人一提到书法“创新”,就觉得怎样都可以,结果搞出很多“江湖气”,我们不应附和这些东西。而区潜云的书法,是真正吸收了传统文化和书法的精神的创新,是“守正创新”,有激情,有个性。

在本次展出作品可见,区潜云书法植根于性情天分,其学不只一家,不拘一法,博采众长,归于一心,更对医学、易学、武学均能深造自得融于书法,至今蔚为传奇。区潜云自学书法从草书入手,又临习钟繇、褚遂良诸帖,后学篆隶行诸体。尤擅草书,颇受王铎、彭睿壦的影响,书风雄直奇肆,变化灵动而有稚拙之意,极具特色。

《区潜云草书艺术展》:不拘一法 守正创新

区潜云作品

据陈永正回忆,区潜云生前常把同一内容的诗文,重复写三次,几张书法,无一字一笔雷同,足见其力其志。在书法理念上,区潜云力主创新,生前曾言自己是观千帖而独创,自诩为“当代书坛毕加索”。他曾说:“毕加索少时学古,功力极深,我也一样。打好基础后,一意创新。我像毕加索那样,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创新。”对于书坛现象,区潜云每多奇论,以“善书者多劣作,其能随时作好书,必书匠庸才已矣 ” , “习惯是创造的天敌,再现别人和再现自己,都属失败”,于书坛人物辄言无所忌。

“书法作品是书家天分、境界、悟性、修养和功力等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文化产品,我们鉴赏书法作品的过程,就是透过其作品对书家上述综合素质进行鉴赏和品评的过程。”欣赏《区潜云草书艺术展》,正是一个惊艳、惊喜、惊悟的过程。

《区潜云草书艺术展》:不拘一法 守正创新

书法家区潜云

坚守传承,互勉相知

这是一位在特殊历史时期,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有文化担当的思考者。在中华传统文化遭受冲击之际, 区潜云与刘峻、 陈永正、 刘斯奋、梁鉴江、刘斯翰等一班岭南年轻人坚守传承, 商量旧学,诗书传承,直至日后各臻大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潜云更偏重于书法研究,他与一众年轻同道不满书坛因袭传统,进而创新求变, 学当时书坛另类、在日本颇被推崇的王铎书风。其中, 区潜云、陈永正等为积极分子。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招引不同意见,而他们互勉相知,把臂相持,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勇于自信,乐于边缘。在一幅写于1992年的条幅中,区潜云写道:“郁怒横逸,久蕴肝脾,喷于纸上,芳馨披离,是之谓英奇 ”。这幅作品从内容到书法,都汇结了其一生的自负与不得志。六年后,他即患肝癌去世。更为可贵的是,当初同道数人之间,艺有偏擅,识有异同,而俱能生死相托,光大其未尽之业, 实现其未遂之愿。可谓艺业相知,至死不渝。

1998年,当区潜云病危之际,省文联和省书协即主办举办《区潜云书法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作品集。2000年,区潜云个人书法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结束后,超过数十件故友所藏的区氏遗作,全部无偿捐赠给广东美术馆。二十多年后,区潜云草书专题展览再度在广州举行,以1998年的展览为基础,对作品内容全面加以充实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之际,陈永正、 刘斯奋等数位区氏旧交一道,精心编订 《区潜云草书艺术》,全面呈现区潜云一生各时期以狂草、章草、今草、草隶为主的书法作品。此书亦充分体现出广东学术界前辈们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古道热肠。

《区潜云草书艺术展》:不拘一法 守正创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