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小花椰菜 科技大舞台

作者:中国吉林网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武清创新基地,记者走进了30余亩的花椰菜繁育示范区,一片绿色油腻的花椰菜苗郁郁葱葱,这里是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国家散装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兰花岗位专家孙德令队花椰菜繁育示范区。

仔细观察,不同品种的花椰菜幼苗不仅颜色不同,而且叶形也不同,有的呈锯齿状,有的分叶形。"有全年花椰菜的育种实验和新育种示范,'夏雪''富花''金雪''金品'四大系列2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兰花品种都来自这里。长期在该领域工作,黑脸的孙德玲从现场走来,向记者介绍:"其中六个品种已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也是我国首次列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又称UPOV公约)保护西兰花品种。

"西兰花俗称花椰菜,根据颜色有卷心菜、西兰花,西兰花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蓝花,还有紫色、橙色的花椰菜等。其中,卷心菜分为实心西兰花和散西兰花,松花椰菜的简称。谈到我国西兰花种子产业的发展,孙德玲感叹,20世纪70年代,我国花椰菜品种混杂,降解严重,产量低,亩产仅1000公斤左右,杂交种都依赖进口,如"法国花椰菜"、"荷兰雪球"、"瑞士雪球"等都是外来名,甚至花椰菜都叫"花椰菜", 每年国家都要花很多外汇来购买。

这一切让孙德玲直视着眼睛,焦急在心里。为了改变我国花椰菜生产的落后局面,30多年来,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克服了多项养殖技术难题,精选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椰菜杂交品种,促进了杂交品种的国产化,为我国花椰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养殖目标不断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品种的更新与时俱进。回顾几十年的育种经验,孙德玲坦言,近年来,在卷心菜市场,松花椰菜非常受欢迎。十年来,他带领团队突破了松花椰菜种子资源短缺的瓶颈,选用了优质、多抗性、适应性强的松花椰菜新品种"劲松"系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陆松花椰菜品种依赖台湾引进的局面,带动了我国西兰花品种的更替和产业升级。此外,西兰花商品品种率先实现品种的全不育,推动了西兰花育种从自认独立向雄性不育的重大转变。

截至目前,团队精选西兰花新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5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9.5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改善了我国西兰花良杂交品种的短缺,从而培育成"金品70""金品66"西兰花新品种, 连续3年推广面积全国首创,种植面积占同类品种的20%以上。此外,新品种从国外种植出来,好种子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技术创新是品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孙德龄带领育种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在国内外首次开发了"西兰花育种专家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西兰花养殖实践,系统预测准确率达80%,填补了国内外西兰花领域的空白。为了提高我国西兰花抗病育种水平,我国率先建立了西兰花TuMV、黑腐病、根部肿胀病、黑斑病幼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方法和标准,并系统地应用于抗病育种实践,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抗病资源,为开发西兰花抗病新品种的育种奠定了基础, 其科研成果"西兰花优秀种子培育及新品种选育""蔬菜佳种子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在西兰花基因组研究领域获得国际制高点地位,2017年,该团队启动了西兰花全基因组测序,并于201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西兰花全基因组测序,相关论文发表在著名的园艺期刊《HorticultreRe?search》上,标志着我国西兰花基因组学研究水平迈上了国际前列。

西兰花全基因序列的发现大大提高了西兰花良好的基因挖掘和基因克隆定位效率,为西兰花靶向分子育种、聚合育种、高效精准培育西兰花新品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Sun Deling团队启动了大规模的西兰花重测序分析,完成了825羽衣甘蓝数据分析,其中包括709株西兰花,并对产量、品质、抗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GWAS分析,为明确进化、驯化、挖掘重要功能基因、进一步发展花椰菜分子设计和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西兰花育种的前景,孙德玲表示,未来要加强基础研究,建立高效的西兰花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实现精准的分子设计育种;加强西兰花育种创新,不断实现西兰花品种的突破。为了在满足我国西兰花产业需求的同时,加强出口特制西兰花新品种育种,使国内品种屹立于国际舞台,提高西兰花种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农夫日报 中国农业网记者 金慧英 林丹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