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小花椰菜 科技大舞台

作者:中國吉林網

在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武清創新基地,記者走進了30餘畝的花椰菜繁育示範區,一片綠色油膩的花椰菜苗郁郁蔥蔥,這裡是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國家百萬人才工程候選人、國家散裝蔬菜産業技術體系西蘭花崗位專家孫德令隊花椰菜繁育示範區。

仔細觀察,不同品種的花椰菜幼苗不僅顔色不同,而且葉形也不同,有的呈鋸齒狀,有的分葉形。"有全年花椰菜的育種實驗和新育種示範,'夏雪''富花''金雪''金品'四大系列26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西蘭花品種都來自這裡。長期在該領域工作,黑臉的孫德玲從現場走來,向記者介紹:"其中六個品種已被授予植物新品種權,也是我國首次列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又稱UPOV公約)保護西蘭花品種。

"西蘭花俗稱花椰菜,根據顔色有卷心菜、西蘭花,西蘭花就是我們所說的西方藍花,還有紫色、橙色的花椰菜等。其中,卷心菜分為實心西蘭花和散西蘭花,松花椰菜的簡稱。談到我國西蘭花種子産業的發展,孫德玲感歎,20世紀70年代,我國花椰菜品種混雜,降解嚴重,産量低,畝産僅1000公斤左右,雜交種都依賴進口,如"法國花椰菜"、"荷蘭雪球"、"瑞士雪球"等都是外來名,甚至花椰菜都叫"花椰菜", 每年國家都要花很多外彙來購買。

這一切讓孫德玲直視着眼睛,焦急在心裡。為了改變我國花椰菜生産的落後局面,30多年來,團隊堅持自主創新,克服了多項養殖技術難題,精選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花椰菜雜交品種,促進了雜交品種的國産化,為我國花椰菜産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養殖目标不斷變化,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市場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品種的更新與時俱進。回顧幾十年的育種經驗,孫德玲坦言,近年來,在卷心菜市場,松花椰菜非常受歡迎。十年來,他帶領團隊突破了松花椰菜種子資源短缺的瓶頸,選用了優質、多抗性、适應性強的松花椰菜新品種"勁松"系列,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陸松花椰菜品種依賴台灣引進的局面,帶動了我國西蘭花品種的更替和産業更新。此外,西蘭花商品品種率先實作品種的全不育,推動了西蘭花育種從自認獨立向雄性不育的重大轉變。

截至目前,團隊精選西蘭花新品種在全國20多個省市推廣,累計推廣面積超過85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59.5億元,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改善了我國西蘭花良雜交品種的短缺,進而培育成"金品70""金品66"西蘭花新品種, 連續3年推廣面積全國首創,種植面積占同類品種的20%以上。此外,新品種從國外種植出來,好種子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技術創新是品種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多年來,孫德齡帶領育種團隊堅持自主創新,在國内外首次開發了"西蘭花育種專家系統",将資訊技術應用于西蘭花養殖實踐,系統預測準确率達80%,填補了國内外西蘭花領域的空白。為了提高我國西蘭花抗病育種水準,我國率先建立了西蘭花TuMV、黑腐病、根部腫脹病、黑斑病幼苗期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方法和标準,并系統地應用于抗病育種實踐,創造了一批優秀的抗病資源,為開發西蘭花抗病新品種的育種奠定了基礎, 其科研成果"西蘭花優秀種子培育及新品種選育""蔬菜佳種子科技創新項目"等項目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了在西蘭花基因組研究領域獲得國際制高點地位,2017年,該團隊啟動了西蘭花全基因組測序,并于201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西蘭花全基因組測序,相關論文發表在著名的園藝期刊《HorticultreRe?search》上,标志着我國西蘭花基因組學研究水準邁上了國際前列。

西蘭花全基因序列的發現大大提高了西蘭花良好的基因挖掘和基因克隆定位效率,為西蘭花靶向分子育種、聚合育種、高效精準培育西蘭花新品種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Sun Deling團隊啟動了大規模的西蘭花重測序分析,完成了825羽衣甘藍資料分析,其中包括709株西蘭花,并對産量、品質、抗病性等重要農藝性狀進行了GWAS分析,為明确進化、馴化、挖掘重要功能基因、進一步發展花椰菜分子設計和育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望西蘭花育種的前景,孫德玲表示,未來要加強基礎研究,建立高效的西蘭花生物育種技術體系,實作精準的分子設計育種;加強西蘭花育種創新,不斷實作西蘭花品種的突破。為了在滿足我國西蘭花産業需求的同時,加強出口特制西蘭花新品種育種,使國内品種屹立于國際舞台,提高西蘭花種子産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和影響力。

農夫日報 中國農業網記者 金慧英 林丹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