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最近,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称,电动车续航里程太高没有意义,特斯拉本可以拥有单次充电续航960公里的Model S,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追求行业领先指标的原因是,它会令特斯拉车型的处理能力、效率和整体性能下降,原因果真如此吗?

消失的千公里续航

对很多人而言,对电动车的最大顾虑还是续航问题。尤其是每到国庆、春运需要长途跨省出行的时候,“电动爹”的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甚至盛夏行驶在高速路上,也为了省电不敢开空调。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如果有一辆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摆在面前,这些顾虑恐怕都一扫而光吧?这样的电动汽车并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比如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埃安就宣布AION LX Plus车型全球首发,续航超过1000公里。

这的确是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有意思的是,尽管车企在孜孜不倦地提升续航,但1000公里的长续航电动车真实应用的并不多。对此,车企也各有说辞。

马斯克称,一年前就可以制造出续航里程达600英里(约合900公里)的Model S。但马上话锋一转,说那样会让产品变得更糟,因为车辆会携带更多、更沉重的电池包,这会让产品在加速、操控和效率上就大打折扣。而且他十分坚信,特斯拉400多英里(约合640公里)的续航里程,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紧随其后,威马创始人沈晖也在微博上提及未来会推出续航里程800+公里的车型,但不会做1000+公里”。

“不是做不到,是实在没必要。”沈晖进而解释,如果所有车都背着一块大电池包在路上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浪费。

无独有偶,大众中国CEO冯思涵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没有计划推出1000公里续航电动车,因为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车型就是‘堆电池’,要减轻车身重量就意味着成本大增。”

马斯克“算盘”打得好

特斯拉400多英里的续航足够用,果真如此吗?这背后,藏着马斯克的一点小心思。

首先,我们真的不需要长续航吗?并非如此。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存在续航“虚标”,车主仍然存在“里程焦虑”。如遇上极冷的天气,电量马上缩减一半;开个空调,电量又嗖嗖下降,让人难免会“心慌慌”。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其次,购车成本的最优化。省钱,对车主来说非常重要,对车企来说,又何尝不是呢?眼下,动力电池原材料紧缺,动力电池产能基本“靠抢”,谁还有心思一股脑地把电池堆砌在一起?那不是产量至少下降两三成了吗?

再次,长续航已不再是特斯拉独有的优势。当国产电动车一跃而上时,特斯拉已算不上续航“佼佼者”,车企也逐渐放弃了续航里程的比拼。可能刚刚获得的“续航第一”,转眼间就被下一款车打破了纪录。其实,大家心照不宣,采用差不多的电池,谁又能比谁强过多少呢?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最后,马斯克们还有一个顾虑——补能方式已经不再单一。辛辛苦苦做长续航,如果被另一种补能方式取代了呢?如今,快充、换电等补能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很好地解决了电池续航不够的短板,也消除了车主的出行焦虑。

但事实上,用户长途跨省出行的场景并不多,为了一年偶尔一两次的远行,就买一个“大号充电宝”,这笔账不划算!换句话说,大部分电动车如果只是为了上下班代步,当下的电池续航的确够用了。例如,电动车应用最多的网约车市场,每台车每天的充电次数大多为2次,每次充电耗时约2小时,吃个饭、休息一下,这个节奏也被大多数人接受。

电动车的“军备竞赛”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性能高低不代表技术高低,多维度展现产品的“综合素质”才是企业背后实力的集中体现。

这一点,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就有清醒地认识。他以首款产品阿维塔科技11为例,称产品的每一个功能虽然算不上“世界第一”,却体现出了一流的综合实力。“或许未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能达到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但对阿维塔来说,更需要打磨的是效率、平衡成本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其实,单项冠军并不一定代表做到了最好。比如,百公里加速能力压缩到3秒、2秒,虽然参数上更优,但对于驾乘者来说,并不会感到更舒服。再比如,高压快充虽然节省时间,但也对电网负荷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爱点评

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最懂豪华优雅的奔驰,最了解性能操控的宝马……以往传统品牌都有显著的品牌特征,并成为各自独特的记忆。然而,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品牌却集体“失语”。屏幕从7英寸到10英寸再到15英寸,更有夸张到50寸,产品的比拼疯狂到以“堆料”来衡量,行业因“内卷”变得产品同质化。

千公里续航没有必要?差点就信了马斯克

然而,一款豪华车如果没了个性,又如何谈魅力呢?

类似的情况,智能手机的行业发展也曾经历过。当一辆车不谈设计,不谈功能和使用体验差异,也不再谈动力能耗,只是比较算力高低、雷达多少、续航长短时,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魅力就已经在消失。“四个轮子上的ipad”,或许一语成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