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该不该当职业者

他该不该当职业者

青岛,海太心推拿店,老刘,推拿师。40多岁。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开了一家推拿店。我是他的常客,当然他也喜欢与见多识广的朋友聊天。特别是涨价了,也按原来价格收我的费,目的就是喜欢多与我聊天。今天我去找他推拿,又与他攀谈了起来。他问我:“有个老板常常来推拿,非常喜欢我的技术,希望我去帮他,他愿意一年给我开三十万工资,你说我应该去与他合作吗?”

我把他说的,发成了微博,让朋友们一起参与来聊这个话题。

一、前提

刘师傅的这个店只是他一个人的工作室,每天都是预约推拿,平均一天可以为十一、十二个人进行推拿。这笔帐完全可以计算。比如,他一天可以做十一个人,每个人的收费按他现在的这个价格是100元。1100X350天(因为他有一年也就只有十来天休息)=385000。除去开支与一些想不到的费用,他一年的收益有30万左右。

二、关于合作

我问:你与他怎么合作?

1、你与他合作,有两个前提,第一个是必须是双方都能够增值的,技术方能够拿到优于之前的工资,有好的前景,资方投下去后,能够得到比较可观的利益。第二个是这种合作能不能给你带来可持续发展?

如果因为自由职业者比较艰辛而转为职业者,虽说收入低了许多,可是,责任与事情就少得多了,这样对人来说,是轻松了许多,但是,如果对资方来说,没能够创造更加大的收益,没有发挥到你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掘到你这个人的应有作用,又或者说达不到他对你的期望值,他肯定会选择用一段时间后放弃你。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持续性了,你的原来生意又要重来过了,如果这样,这就不是对你的什么好事了。

如果,你在当自由职业者时,能够创造年385000元的营业额,可是,你当了职业者,不能够创造出高于之前的营业额,你就等于没有增值,没有增值,就是没有成长,资方通过硬件对你的投入,加上软件方面对你的升级,再对你一系列的软包装后,还不能把你提升到双位的营业额,这种投入,也等于是失败的。所以,如果考虑到这两个,你最好是要在你有信心做好他交给你的工作的情况下,才决定去做。

你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资方对你的发现,只是对你的技术发现,所以,资方必定不用你的管理,你的经营,你的能力(有句我没说出来的:你的管理,经营,能力应该不是人家所考虑的吧),资方,要的,仅仅是你的技术。有多个方面,一方面是你对你的技术进行复制,或者说,用你的技术改良他企业中的现在技术。一方面,是拿你来包装,御用,专用,比如用于大客户。一方面,有可能是有可能,只要你这个人的顶级技术去做形象。比如,进行形象包装之后,拿到做为店中镇店之宝。所以,这样说,你的作用,也就不如一位好的企业管理者,更加不如一位忠诚的企业经营者。在这个企业你甚至连一名死板的收银员的作用都抵不上。如果真是这样,你有什么必要去这个企业做事?

2、你与他合作,靠不靠谱?如果对方开出的工资合理,工作有前景,而且这个工作有可持续性,这叫做靠谱。做靠谱的事,谁都会,但是,做不靠谱的事,也大有人在。我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人做的就是比较不靠谱的事。也可以说是比较运气的一种。但是,他无意间撞到了财富,这样的不靠谱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要是当时她不选择这个不靠谱的工作,也就没有后来的财富了。

刚离完婚的邦妮·布朗(BonnieBrown)1999年和胞妹住一起,对前途感到茫然。那时硅谷一家新成立的公司Google刊登广告征求一名内部×××师,邦妮出于好玩,前去面试。Google给了她一份兼职工作,周薪450美元,另外还提供她若干股票选择权。邦妮认为这些选择权到头来有可能一文不值。在这家公司为员工×××了五年之后,邦妮将大部分选择权变卖,竟然获利数百万美元。令她更开心的是,手中剩余的股票到现在还涨个不停。

据《纽约时报》报道,现年52岁的邦妮表示,她很高兴自己留下足够的股票等候雨天到来,结果后来下起了豪雨。邦妮目前住在内华达州一栋3000平方英尺大的房子里,她已经不替别人×××,反倒是每周至少让人替她×××一次。

另外,邦妮利用其得自Google的财富设立一个慈善基金。为了监督该基金的运作,她常出国旅行。邦妮已完成一本着作,尚待出版,书名叫:《呵呵,我何其有幸为Google×××师》

三、做为一名顶级自由职业者为什么要与他人合作?为什么不能把自由职业者做得更加自由,更加职业?

我认为自由职业者的尴尬:

我认为刘师傅是一个炉,一个锅,只煮一只蛋。也就是开一家店,只有一个师傅,还只能一个人做事。前两年,他还有一个徒弟,是他的亲戚,但是,后来徒弟离开了他。自从徒弟离开他后,他就一直一个人做,而且从谈话中,他许多次流露出对年青人的浮躁十分不理解。这是自由职业者的毛病之一,就是追求完美。他的眼中,别人无法做到如他一样的完美与顶尖。所以,也就容不下太多的人一起工作。

刘师傅十分勤劳,每天要站十多个小时,这种连小伙子都受不了工作,他却能够做到。要是有一两个顾客约好了但是没能来,他会立即找顾客来填补这个空。这也是自由职业者的毛病之一,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没法区分工作与生活的分区。

自由职业者在他身上的体现还有:一个好的自由职业者是“忙”死的,而一个不怎么出名的自由职业者是“饿”死的。做为自由职业者,你无法摆脱的是你亲自亲力去做事。只要离开了你,这个工作就无法进行。所以,你要是出了名,你有可能连生活节奏都乱了。许多有名的医生有胃病就是这样,许多有名的律师忙得与人家谈话都要计时,许多有名的演员成天在飞机上渡过……而一些不出名的,有的因为从业时间短,有的因为暂时离开原有生活环境,有的因为青黄不接,有的因为……,他们把时间浪费在等客人来找的节点上,他们实在难过。比如,原来我父亲所在医院的几个新医生,他们都是正规院校毕业的高材生,可是,就因为长得年青,所以成天坐地诊室等病人进去看病。每每看到他们,我都会怕他们饿死,特别是在讲绩效的今天。还有,今天,一个20来岁的推拿师傅约我喝茶,我去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就在喝茶中渡过。

当然,自由职业者身上,还有许多毛病,比如,他们会打压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会保守技术,成全自己。比如他们视同行如敌,避开同行交往……当然,这些并非每个自由职业者身上都有,但是,我们应该理解一个力求完美的技术从事者他们有多么的苦衷。

我与刘师傅分析了这一行的走向:

1、由于从事×××,推拿这种门坎十分低,所以,总会有许多人走进这个行业。会的,不会的,因为生活所迫的,想学门技术的……许多种进来的理由,于是整个行业中良莠不齐。广东揭阳,之前也就三两家象样的店,可是,因为生意好,这些×××师也自己开店,于是,至今至少有五六十家了。市场已经亮起了红灯,可是,还有×××师兴致勃勃地准备去开。

2、这一行会有两个走向:一个人的工作室,走的是高端路线。由一个顶级自由职业者发起并存活下来。另一个路线就是定位于服务大众的标准化流程品牌店。而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小规模的店铺,会因为提成极限挤压而死掉。

所以,我反问刘师傅,你还选择自由职业者不做去做职业者吗?

一位自由职业者与一位职员的不同:

自由职业者因为职业原因,必须自己给自己驱动,每天忙碌于自己的工作中。而一个职业者,他们相对简单,他们有别人,有体制有驱动,即使你不愿意。你也应该早起并去工作。

自由职业者对自己负责,而职业者,对雇主负责。这就是自由职业者为什么愿意多做点,而职业者巴不得天上下狗屎,这样所有的人都不用工作。

自由职业者不断追求完美,做事认真,工作到位,而职业者多数养成不好的工作作风。

自由职业者注重回头客与良好的评价,而职业者只注重绩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