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作者:小书呆读书纪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野生动物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掉慵懒的本能,让自己跑起来,去躲避天敌或者猎取食物。

如果一个人不能克制自己本能的坏习惯,并努力养成提升生存能力的好习惯,那么他在水平进化中将处于劣势,也就更容易被社会淘汰。

好习惯带来的能量更能撑起人的一生,坏习惯造成的影响也足以毁灭人的一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凡是混得好的人往往都有很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时间管理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我们最初的想象。

因为,时间是串联我们人生的一个个脚印。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更高、更远的层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今天分享的【时间书单】,成为我们进步的起点。

1《拖延心理学》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要想学会时间管理,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踢开“拖延”这个绊脚石。

因为,对于拖延者来说,最大的恐惧在与时间的纠缠上。

古希腊人认为,时间分为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

钟表时间,是客观的指针时间。

沉浸时间,是主观上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有时我们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比如睡回笼觉的时候,一睁眼就快迟到了;有时我们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比如快要拉肚子的时候却在厕所外面排队,每一秒都是煎熬。

对于拖延者来说,他们大多时间感知出了问题,在时间流逝中失去了方向感,过去的时间总是羁绊他们前进的脚步。

《拖延心理学》并不是帮助我们彻底消除拖延,而是教我们自己掌控取舍与得失。

拖延者要想学好取舍,就必须感悟到书中介绍的“成熟时间”,也就是主动承认和接受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并且有能力在二者之间自由过渡与切换。

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刷抖音、追网剧、玩游戏……带来的虚拟快感和铺天盖地的信息流量,总是无时不在地肆意挥霍着我们有限的时间。

当我们面对越来越碎片化、复杂化的工作时,就很容易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

甚至像鸵鸟一样,选择拖延和逃避。

这种“焦虑、拖延,更焦虑、再拖延”的恶性循环,不由自主地把我们带入强烈自责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帮助我们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精进人生的利器。

生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投资,把身体、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小强升职记》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千万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字迷惑。

这本书不是给小孩子看到小人书,而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大智慧。

书中通过小强和老付的交流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正能量小强是如何战胜压力、管理时间,以及实现成长。

作为职场新人,我们经常会陷入“盲”碌的状态,即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找不到头绪。

但是,请记住:优秀的人有优秀的系统,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系统,失败的人没有系统。

一旦你按照作者的“四象限法则”时间管理法,把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四个象限。

我们就会发现,一切仿佛豁然开朗。

4《暗时间》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一件事情,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非常煎熬。

但是,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经常刷一会儿视频、玩两把游戏,半天就过去了。

还有,更多的时候,我们感觉忙了一天,又感觉什么事情都没干,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其实,那些觉察不到的流逝时间,就是“暗时间”。

生活中,有很多微不足道的暗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手边流逝。

《暗时间》这本书,就帮助我们找出并利用这些不起眼的瞬间。

如果我们按照作者的指导,摆脱外界干扰,进入短暂的专注状态,或将一个问题想透彻,或将一件小事办妥。

我们将发现,这些日渐积累起的“暗时间”,足以让我们的生命发生难以想象的质变。

5《奇特的一生》

书单来了:时间总不够用?这5本书帮你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当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懈怠,没有想继续努力的热情时,我们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作者柳比歇夫,是一个自律到令我们惊叹的人。

他在几十年里,几乎一直在用时间来规划一生。

他坚持记录工作、喝茶、散步等每件事花费的时间,误差全都控制在15分钟之内。

一周回顾,月末小结,年终总结,他通过计算时间成本的方式不断督促自己提高办事效率。

在不断地记录、复盘和反思中,柳比歇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高效节奏。

当我们还在为时间焦虑,尝试驯服它时,柳比歇夫却用他另类的时间观撼动了我们。

他用一生的时间管理实验,将自己内化为时间的测量单位,在机体深处,培植一个拥有感觉兼知觉的生物表。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了天然的时间感,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存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