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在各式各样的古董市场上,人们总觉得自己一定是哪个慧眼识珠的伯乐,但是时间证明,大多数人只能是泛泛之辈,明珠蒙尘、鱼目混珠的事情常常都在。

而最终在这些平凡场景发现这些宝物的人,可以说是千万分之一,他们是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但他们的幸运也是因为自身,因为自身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凭着这两点,他们被命运选中,与珍宝相识。

在2005年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这个故事又再次上演……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遗落在拍卖会上的“破袈裟”

每每提起这件“破袈裟”,在那场北京拍卖会上作为经手人的拍卖公司总经理李彦军都会感慨万千:“搞收藏的人都盼着‘捡漏’,这个经被的收藏家可真是捡了一个大漏!”

在2005年的一天,北京文久拍卖公司举行了一场拍卖活动,这场活动举行的如火如荼,来访者络绎不绝,许多宝物也被纷纷竞拍,买家卖家皆大欢喜。

按理说,这场活动到此就应该宣布圆满结束了,但是那时的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细节:在拍卖的过程中,有一件拍卖价格为9万元人民币的平平无奇的黄缎子袈裟始终无人问津,甚至在起拍的时候,无一人举牌。

——因为人们实在看不到这块袈裟有什么价值:它黯淡无光,既不像袈裟一样精细,也看不出丝绸的流光溢彩,只是泛着些暗淡的光泽,这样一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物品还标价9万,自然不会引起看客的青睐。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借钱捡漏——慧眼识珠的买家

只有一个人,在这件破袈裟摆出来过后就再也没能移开他的眼睛,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仅仅称呼他为秦先生,秦先生看到这件袈裟便感到十分古怪:它似乎不像一般的袈裟,一般的袈裟都是把布截成小片,再缝到一起;而这件袈裟却是一整个的黄缎子。

秦先生感到疑惑,他不像别的买家一样,对这件袈裟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相反,他对这件袈裟的兴趣愈发浓厚。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不同于其他人,秦先生有着更加锐利的眼光,在拍卖的间隙,他仔细的观察这件放在展台上的物品,他发现在这些破破烂烂的袈裟之间,仿佛透出着些精致的花纹,上面还有些许文字 。

这一定是一件特殊的东西!

想到此处,秦先生立刻感到心潮澎湃,他隐隐约约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拿下这件袈裟,这一定是一笔稳赚的买卖!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思至此,秦先生立马决定拿下这件文物,可是那会他还在纠结犹豫的时候,拍卖会便已经宣告结束,但秦先生并未放弃,等到了第二天,他来到拍卖公司,点名要购买前一天流拍的那件“袈裟”,拍卖公司也感到非常高兴:毕竟这件昨天卖不出去的东西今天竟然迎来了买家,于是立刻表示:欣然接受,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秦先生这边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直接却非常致命:他缺钱。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秦先生的家境算不上大富大贵,工薪阶层的他只能算是小康水平,九万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也只是一个业余的收藏家,但是秦先生始终觉得这是一件不会让他亏本的宝物,所以他决定:即使借钱,也一定要将它拿下。

秦先生取出了手上的所有存款,却发现只有4万元。还差了整整5万——也就是,秦先生如果要买这件文物,将要借来一半多的钱。

秦先生的妻子犹豫了,因为秦先生辛苦多年,也只赚得4万存款,一下负债5万,也不是他们这个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起的。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看到妻子的犹豫,秦先生也有一度的迟疑,但秦先生思虑再三过后,还是果断的决定买下这件袈裟,他费尽辛苦,终于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了5万元钱。

手里揣着热乎乎的9万元,秦先生快马加鞭地来到拍卖公司,终于拍下了这件他梦寐以求的宝贝。

回家后,心潮澎湃的秦先生立刻拆开了这件破破烂烂的袈裟,当拆去了那些暗淡的破布过后,一道金光瞬间刺激到了秦先生敏感的眼睛。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秦先生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在得到这件经被后,他也不知道它究竟价值几何,于是他找来了专家,对这件文物进行了鉴定。

专家鉴定后说:“这是一件盖在死人身上的被子,不吉利,你还是把它卖了吧!”但随即,专家又立刻给秦先生找来了两个买家,他们表示愿意出双倍的价格从秦先生手中买走这件文物。

但精明的秦先生立马感觉到了不对,如果它真的那么不详,为何这位专家又能立刻给自己介绍来买家呢?不详之物不是应该人人避讳的吗?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秦先生拒绝了专家的建议,他开始仔仔细细的端详这件缎子:它通体金黄,雍容华贵,上面绣着藏式舍利塔,有着覆钵式的塔身,正面绣壹门式临光门,上面刻着梵文写就的经文,塔座饰有莲花,也称作刹脖子,刹杆上又绣有十三道项轮,代表了十三天,刹顶冠以华盖,也有装饰的流苏,顶端还有明月和宝珠样的装饰,精美异常,不似凡品。

于是他又找来了另外的专家,这一位专家正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杂项收藏鉴定师,她名叫张淑芬,在故宫博物院担任研究员的她一眼就看出:这一定不是一件凡品!

在这一次鉴定中,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这件物品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专有名词:缂丝陀罗尼经被,缂丝是它的制作工艺,它是一种织有金线梵文的随葬物,在清代,只有皇帝和位份为贵人以上的后妃才能使用这样的随葬品,而作为王公大臣,只有在死后有人奏上遗疏,或者皇帝封赏才可以得到这件殊荣。

传说中将这样的经被覆盖在死者身上,死者便能够得到超度,并洗清今生的罪孽,在充斥着迷信思想的古代,这件物品自然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当时的统治者还要来限制使用它的资格。

而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更不是泛泛之辈:它长2米,宽1.38米,被面呈古铜色,通体用细羊毛捻丝,正反面有无数斑驳复杂的花纹,文物专家张慧萍对记者说,缂丝是中国丝织工艺的一颗明珠,而这张经被还是双面缂,更是缂丝中的极品,而这种工艺又在清朝乾隆时期到达顶峰。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因此,张慧萍推测,这件缂丝经被一定是乾隆时期的物品,专家们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发现这件丝织品正是乾隆墓葬中的一件随葬品!

这个随葬品本应该陪着乾隆皇帝长眠于地底,在1928年7月,盗墓贼孙殿英强行打开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贪心而无知的盗墓贼们仅仅窃取了其中的金银珠宝,而当时墓葬中包括这件经被在内的丝织品,便被满清的遗老遗少们留作了收藏,直到今天,几经辗转的它又再度现世,结束了它作为陪葬品的使命。

鉴定结果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了收藏界,秦先生也感到了莫大的惊喜:他一开始只觉得这是一件不会让自己亏本的藏品,但他也没有想到,这件藏品的价值竟然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破袈裟”再现拍卖会,终拍出天价

时间来到2008年,正是生机勃勃的暖春时节,北京第一场拍卖会正式开始,随着1月6日的瓷器专场完美谢幕, 在1月7日开展的丝织品专场上,整个会场气氛都显得有些沉闷,这也无足奇怪,对收藏界来说,瓷器的优先级一直都高于丝织品。

不同于前一天的热火朝天,在当天的拍卖会上,尽管会场上坐满了观众,但鲜少有人举牌,直到这件“乾隆御用缂丝经被”作为压轴出场,它一出场,就吸引了在座所有看客的目光。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人们纷纷表现出对这件经被的浓厚兴趣,举牌者络绎不绝,即使它已经拥有6000万的起拍价,也阻挡不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没有实力的自然望而却步,有实力的自然想与别人一争高低。

随着拍卖会接近尾声,这件藏品变成了举2号号牌和举15号号牌的两位竞拍者竞争的对象,经过了十多次的竞价,最终这件乾隆御用缂丝经被被15号的年轻女士以6550万的天价成交!

回想秦先生购入无人问津的破袈裟时,他仅用了9万元钱,前后之反差令无数人感到唏嘘,秦先生做了一笔大买卖,这样的好事让无数人都羡慕不已。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但是在2005年,除了秦先生,也没有哪一位观众能发现这粒掩埋在沙漠之中的明珠,所以秦先生的“捡漏”既是因为他的机遇,也是因为他的能力。

然而,在拍卖会结束后,秦先生却并不开心,他觉得这个价格还是低了,略显失望的他对记者说:“今天来的人不多,价格比我的预期也低了很多。”

为什么乾隆的一件陪葬品会有如此之高的价值?

一则当然是因为这件经被本身,它不仅是乾隆的随葬品,在经被上还标有双肩和两脚的位置,人们因而得以推测出乾隆皇帝身高在180左右,这也代表了这件文物不仅有工艺价值,还有更可贵的史料价值。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二则是因为当时的丝织品市场,2008年的收藏界已经与2005年大不相同,人们对国宝级别的丝织品表现出了愈发浓厚的兴趣,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丝织品以千万价格起拍,依旧有很多买家争的头破血流,2006年,一件清代的缂丝屏风更是拍出了8533万元的高价。

因此人们也可以理解秦先生的失望,对于这样一件具有代表意义的宝物,拍出去六千多万确实低了,但是不论如何,从2008年1月7日起,秦先生也失去了它的所有权,但是这件国宝以后的经历又告诉人们,秦先生的失落不是贪得无厌,而是未卜先知。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国宝的后续——御用陀罗尼经被的去向

时光匆匆,2年眨眼而过,伴随着新事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旧事物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件缂丝经被在被那位神秘的年轻买家买下后,江湖上就失去了它的消息,人们只得搜索当年的新闻报道,才能一窥当年故事。

等它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已经来到了2010年的夏天,这年夏天,一场由中美洪凯威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慈善拍卖会正到了开场前夕,各路媒体纷至沓来,为这场即将进行的慈善活动预热造势,这件缂丝经被将又会借此机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时间来到8月3日下午,当这件国宝级的文物出现在人们眼前时,立刻引爆了全场气氛,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了阵阵欢呼,这件经被不仅引起了到场400多位社会名流的兴趣,当红明星也被邀请来到现场为它作配,有此殊荣,缂丝经被可以算得上实至名归。

——在这两年间,谁也不知道缂丝经被又经过几次手,所以当它以中美洪凯威国际公司的名义出现在公众视野后,人们感到激情澎湃的同时,又暗自心惊于该公司的强劲实力,它的出现代表了这场拍卖会注定卧虎藏龙。

专家介绍,这件藏品的保守估价都在7000至7500万以上,而这次拍卖会中人们对此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也在证实这一点,有人大胆估计,这件宝物最终竞拍的价格突破一个亿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后续新闻没有报道这件文物的最终价格,这场拍卖会果然进行得十分神秘,让外行人难以窥探,随着这场拍卖会的结束,缂丝经被再一次地消失在了公众眼前,但人们总相信,在2010年的拍卖会中,缂丝经被一定会身价大涨。

人们再度回想起5年前那块无人问津的破缎子,此情此景真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秦先生的预想也一点没有出错。

不论如何,缂丝经被的价值最终都得到了人们的承认,而这件国宝,在“功成名就”后便选择“事了拂衣去”,如今的人们只能翻阅典籍,回溯过往,才能在当年的只言片语中模糊的推断这个传奇的故事……

今日的追怀——陀罗尼经被掀起的考古界风潮

陀罗尼经被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不只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它对史学界带来的研究价值。

缂丝陀罗尼经被已不在江湖,但江湖处处有它的传言,2020年,网上泛起了一种传言:

有不知名的网友说该文物在2013年又经过了一次拍卖,这一次拍出了1.3亿的高价,差点创造了丝织品拍卖的记录!

但是人们并未从正式的报道中寻见这条消息,因此对于它的真实性,人们仍旧存疑。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来到了2021年,缂丝陀罗尼经被依旧没有失去它传奇的色彩。

曾经经手过这件经被的专家发言说,这件经被除了有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和工艺价值外,还存在着更“接地气”的科研价值:

在这条经被上浸透着乾隆皇帝的尸迹和血迹,这一点点留存的化学物质就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专家们通过研究,由此又有了许多疑问,按理说,乾隆皇帝的棺材应该放在墓中间的基座上,为什么根据痕迹又像是走到了大门处?乾隆皇帝死了100多年,为什么血液还在流动,这条经被上的颜色为何又是蓝色?

谁也没能想到,在这条经被上的点点痕迹,竟然也能够为世人带来那么多不解之谜,而人类的好奇心就像贪吃的鱼儿,一旦咬到了诱饵,便再也不肯松开。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考古技术的变革,这些曾经被众人觉得不详或晦气的东西,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DNA技术的发为这件事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人们似乎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很多古代的秘密将会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重见天日。

只是现在,很多事情还处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地步,至少在2022年伊始,人们没有看到缂丝经被的有关传闻,只是人们依然相信,等到了合适的那天,这件传奇国宝将又会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供人们一睹风采,并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孔甲丙)

2005年,男子借9万买破袈裟,发现夹层有一物,后拍出6500万天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