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作者:犀利呱

原创:犀利呱/文

大国博弈极少出现民间所谓的一对一式的“单挑”,多为抱团式对抗、多线程操作。当俄乌冲突开始的那一刻,克里姆林宫就该意识到,这理论上都不可能只是两个国家的冲突。

俄乌冲突进入第九天,一个隐藏的巨大变量开始初露峥嵘,俄罗斯也就此迎来冲突之外最为复杂也最为棘手的考验。

3月4日,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到访美国华盛顿与美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这位39岁就当选为芬兰议会议员,将芬兰司法部长、财政部长、议会议长、总统挨个干过一遍的传奇总统,在美国华盛顿一改以往沉稳的政治态度,与拜登聊了一番注定震动欧洲也震动世界的话:

——白宫发布消息,两国总统探讨了北约“开门政策”的意义。

尽管对熟悉国际政治的呱友来说,绍利·尼尼斯托这番话的意思其实已非常清楚、非常露骨,那就是绍利·尼尼斯托正在主动提出美国是否接受芬兰加入北约。

但出于两国元首交流必须秉持说车轱辘话的“职业惯例”,绍利·尼尼斯托并没有把话说得特别明。直到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记者采访时,沉不住气的他,还是把车轱辘话彻底拉直:

——“无论在芬兰还是在瑞典,我们的形势都发生了变化。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首次看到大多数人支持这点(加入北约)。我们现在对于同本国议会讨论这个问题持开放态度。”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从拜登就任总统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各种魔幻般的表现来看,74岁的绍利·尼尼斯托更像是在测试80高龄的拜登,是否真的像外界传闻那般魔幻现实主义。

但令人惊讶的是,或许是芬兰试图加入北约这道测试题威力过猛,估计拜登正在瞌睡的右眼皮都跳了起来,说出了迄今为止犀利呱对拜登最佩服、最严谨的一段外交辞令:

——“芬兰是美国的重要伙伴,也是一个强大的防御伙伴,是北约的伙伴,尤其在涉及波罗的海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时。”

未来探讨国际关系和外交方式时,拜登这番罗密欧式的外交回复,可能会被视为外交辞令的巅峰之语。

但将这段话置于当下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时,拜登潜藏的意图,仍旧对远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的俄罗斯,提出了两项空前巨大的挑战:

——俄罗斯能够接受又一个共同国境线长达1248公里的北欧国家加入北约吗?

——如果不能接受,那俄罗斯能够同时承受两场“特别军事行动”吗?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致命诱惑——来自世界最大军事组织和唯一超级大国的入盟邀请

熟悉欧洲史的呱友可能都会比较惊讶芬兰这一突然且猛烈的历史性转变。

要知道,作为世界七大永久中立国,芬兰一向对俄罗斯保持着足够的友好,就连现任总统绍利·尼尼斯托也被视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最相熟的西方领导人,甚至被称之为“普京理解者”或“普京同情者”。

因芬兰1995年就加入欧盟,所以在数十年欧盟与俄罗斯的博弈当中,芬兰始终充当着调停者角色。

就在此番绍利·尼尼斯托与拜登会晤之前约一个半月,北约还对芬兰进行了史上力度最大的劝诱工作。

今年1月12日,近三年以来首次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举行。

但这次会议彻底谈崩。

持续4个小时的闭门会谈无果而终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先是放了一个烟雾弹称:

——“尽管存在分歧,但所有30个北约盟国和俄罗斯坐到同一张桌子旁,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讨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然而,在第二天即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位北约秘书长就毫无顾忌地做了一番极富煽动性的讲话:

——“芬兰和瑞典是非常亲密的伙伴。他们是(可以)增进机会的合作伙伴。我们与他们一起工作过,演习过,训练过。他们在大多数领域符合北约标准。他们有非常好的组织和管理的国防和安全机构。因此,在许多方面,当然,他们在所有方面都非常接近北约。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他们决定申请,可以很快进行。但归根到底,如果他们想申请,这将是一个必须由瑞典和芬兰作出的政治决定。”

——“一旦瑞典和芬兰决定加入(北约),就可以很快加入。”

地缘政治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乌克兰心心念念想加入北约但北约从未松口,而此前从不曾提及要加入北约的芬兰、瑞典,却被北约以如此高规格的方式进行邀请。

不仅是北约秘书长,同一天在接受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采访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与北约秘书长遥相呼应:

——“北约的大门是敞开的,如果各国想加入,他们有主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成为成员,当然,如果他们符合标准,而且北约的成员都同意(的话)。是的,北约的大门是开放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俄罗斯人正试图让我们退却,我们不会那样做。”

而在1月11日,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以更为露骨的方式说:

——“如果芬兰和瑞典想(加入北约)的话,美国一直很乐意考虑两国加入北约的申请。”

如此短的时间,一个世界最大军事组织,一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都对芬兰发出了几乎无可拒绝的“盛情邀请”,这堪称是致命诱惑。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明智的拒绝——一场消弭于无形的“芬兰特别军事行动”

客观地说,北约和美国联手对芬兰的力邀,可以击穿绝大多数国家的心理防线,毕竟那是世界最大的军事组织,其可能获得的安全保障是每一个国家梦寐以求之事。

然而,芬兰没有任何犹疑。

1月14日,即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做出那番极富煽动性讲话的次日,芬兰外交部长佩卡·哈维斯托(Pekka Haavisto)借着出席欧盟外长会议后的电话会议明确对外表示:

——“芬兰没有与北约讨论加入该组织的事宜,也不会即将开展这样的项目,芬兰的安全政策保持不变。”

——“芬兰目前没有加入北约的计划。”

芬兰的这一断然拒绝的态度,据称此后遭到了欧盟内部成员的诟病,但却没有更多声音外溢。

然而,时隔整整40天后,发生在乌克兰境内的战火,让这些欧盟朋友们深深理解了什么叫作国家智慧。

当然,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当天,估计也会对着电视直播的乌克兰状况时,为自己深深捏了一把冷汗。

这种冷汗在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种庆幸,因为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

2月25日,拜登在与北约国家领导人交谈后表示,北约对享有共同价值观、寻求加入该组织的欧洲国家依然敞开大门。

同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开警告:

——“若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将被迫采取回应措施。”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就这样,欧洲政治大舞台以一部纪实性战争大片的方式,向全世界阐述了俄国著名演员、导演、戏剧理论家阿列克塞耶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巨著《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对演员职业的深刻论断:

——“有一种神经质演员,能认为调动自己的神经,激发起作戏情绪。这能制造出舞台歇斯底里病态的传神,但其表现内容是空虚的……”

说到底,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肯定敌不过一个议员、部长的政治智慧。

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若干年后卸任发表卸任感言时,一定会手捧《演员的自我修养》,激情四溢地分享自己从该书中获得的知识:

——1、发现舞台上的真正对象,与之进行有效交流。

——2、识别错误的对象和错误的交流,并尽量避免。

由此,犀利呱执著地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绝对被这个世界所误解了,他应该是欧洲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在此,犀利呱斗胆借用宇宙成功学超级大师枭哥的霸气语录大喊一声:

——“听懂的掌声!”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48日惊天逆转——源于一次1382人参与的民意调查

从傲娇坚决地拒绝加入北约,到主动飞往美国找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总统拜登,求着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只花了区区48天。

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绝不是一位“神经质演员”,他的态度代表着芬兰国家态度正经历了颠覆性变化:

——从世界七大中立国退出,转而成为军事结盟者。

要知道,整个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即便在付出了血的代价,都基本上守住了自己中立国的底线。

见过如此大世面的芬兰,怎么会因为俄乌冲突这种低烈度冲突而更改自己的百年国策?

这48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有的魔鬼真的都蕴藏在不经意的细节之中。

还记得绍利·尼尼斯托会晤拜登时说的话吗,就是那句: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首次看到大多数人支持这点(加入北约)。”

这是绍利·尼尼斯托所有话语中,唯一的一句事实性理由。那么,关键点来了,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调查结果,深度影响了这位堪称杰出的欧洲政治家甚至深度影响了芬兰国民?

犀利呱追踪调查的结果,发现这其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细节。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第一个意味深长:媒体民调左右芬兰百年国策

这项关乎一个永久中立国百年国策的所谓调查,居然只是一个媒体独立发布出来的消息。

这个消息最初出自芬兰广播公司,称民调结果显示,有53%的芬兰人认为芬兰应该加入北约。

更有意思的是,这项调查还不是芬兰广播公司直接民调,而是间接进行的“委托调查”。

但是,这一民调结果随后被西方媒体拿来作为芬兰加入北约的“民意基础”。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第二个意味深长:全球范围广为传播该消息出自英国BBC一周后报道

这项民意调查结果出炉为2月23日,不知出于怎样的原因,芬兰的这项民意调查当时根本没有得到传播。

但事实上,对芬兰而言,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颠覆性消息。

因为这是芬兰对加入北约的民意调查,历史上首次出现半数赞成的结果,极具颠覆性和新闻性。

但就是这么一个消息,最后却是由BBC(英国广播公司)在3月1日也就是整整一周后,才进行了广泛报道。

第三个意味深长:决定颠覆国策的民意调查仅有1382人参加

这份芬兰的民意调查完整结果是:有53%认为芬兰应加入北约,28%表示反对,19%称无法确定。

但意味深长的是,这项几乎差一点左右了芬兰国策的重大民意调查,被调查的人数仅仅只有1382人。

这种楼栋长规模的民调,与BBC在2月28日在俄乌冲突之后的乌克兰做的民调如出一辙。

BBC称,一个社会学小组针对2000名乌克兰民众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1%的受访者支持泽连斯基,不支持率仅有6%,3%的人没有表态。

而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交通、通讯都时有时无的国家里,无所不能的BBC是怎么对2000人进行民意调查的。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令犀利呱极为感动的是,想必那个肩负重任的“社会学小组”的成员,应该基本都来自于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例如钢铁侠、美国队长之类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雷神和绿巨人这种惊世骇俗的人物。

每每想起他们总有些眼眶湿润,多棒的一群超级英雄啊,居然为了泽连斯基的民调支持率,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了俄乌冲突之中进行民意调查。

更令犀利呱好奇的是,那个2000人的乌克兰民众中,是否包含了来自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克里米亚等乌东地区的民众,也不知道是否包含了已经逃离的150多万乌克兰难民。

想必那些拖家带口逃往欧洲的乌克兰难民,半路上遇到那个为乌克兰总统调查支持率的“社会学小组”时,一定会热泪盈眶、声泪俱下地口吐芬芳,然后骄傲地成为那“91%的泽连斯基支持者”。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寒意四起——一夜之间莫名汹涌的芬兰“民意”

或许是芬兰政府开始感受到了那仅有1382人参加的民调背后,有着太多太多难以解释的疑团,因此芬兰政府不得不在该民调新鲜出炉后,就进行了一次紧急的、显得政治不正确的危机公关。

芬兰总理桑娜·马林斟酌再三后表示:

——“芬兰不会急于决定是否申请成为北约正式成员,芬兰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由政府建议、总统审核、最后由议会决定。”

芬兰许多议员也感受到这股政治寒风,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自身政见:

——“不应该简单根据民意草率做出决定,必须做出最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全的决定。”

芬兰总统办公室也迅速发表公开声明:

——“在这次严重的危机中,保持冷静并谨慎评估过去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影响尤为重要。”

事实上,芬兰政府早就开始受制于这股不知起于何处的风潮。

俄乌冲突爆发后,很快就有一份名为《是否应该举行加入北约的全民公投》请愿书在芬兰互联网广泛流传。

极短时间内,这份请愿书就征集到了芬兰法律所规定的5万支持签名,从而迫使芬兰议会不得不就此进行讨论。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但这位本着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的总理,还是顶住巨大压力表示:

——“有关芬兰在军事上结盟与否将不在议会讨论范围。”

事实上,当芬兰的所谓“民意”如此非理性汹涌,且对芬兰政府的理性执政、国家战略构成异常夸张的对冲时,作为一个百年来见过大世面的永久中立国,芬兰已经意识到本国或许正在经历东欧邻居乌克兰曾经经历的一些事。

2004年10月,乌克兰总统大选,极度亲美的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参选,美国通过非政府组织派出了数百名选举问题专家、媒体专家,为尤先科进行各种民调、宣传造势。

就这样,以一个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尤先科,居然奇迹般地在两轮投票中都只落后于时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几个百分点,第二轮投票后甚至只落后2.85个百分点。

这样的结果依旧不能让幕后灭霸满意,于是疯狂的“民意”再起,舆论攻势排山倒海而来。

紧接着,数以万计的乌克兰年轻人,聚集在了基辅独立广场,一场姹紫嫣红的“颜色革命”就此进入最高潮。

再然后,尤先科就成了总统,并且在五年任期内年年造成政治危机,并让真正的民调支持率降低至个位数。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战争与和平——世界政治大舞台上的华丽演出

正因乌克兰的前车之鉴,智慧的芬兰政府在国内短短40天内出现的这一系列姹紫嫣红,74岁的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毫不迟疑地亲自飞赴美国华盛顿,给瞌睡连连的拜登送去了他此前心心念念的眼药水。

不得不说,作为欧洲政坛常青树,绍利·尼尼斯托的时机选择极其刁钻。

在俄罗斯宣布核战略力量进入特别战备状态,美国为此推迟早已预定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之际,绍利·尼尼斯托送去了拜登此前一直渴望的眼药水——加入北约。

果然,喜欢以半梦半醒的方式呈现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拜登,史无前例地说出了迄今为止犀利呱对拜登最佩服、最严谨的一段外交辞令:

拜登毕竟也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骨灰级老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他也必定是反复研读过的,书中这段话拜登一定耳熟能详:

——“不能创造那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连你自己都认为是不真实的东西。”

事实上,绍利·尼尼斯托和拜登,彼此内心深处都非常清楚,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和相关条约:

即便芬兰现在就决定入约,也需要履行国内草案起草、议会审议通过、向北约理事会递交申请、北约启动审核程序等等一系列冗长步骤。

当然,在芬兰与北约都真的打定主意的情况下,这些程序最终肯定都不是问题。可真正的问题是:

——遇到芬兰这种战略位置极端重要的国家加入北约,俄罗斯会手捧鲜花给予美好祝福吗?

目前的乌克兰就已经回答了这一终极之问。

别的不说,想加入北约,一个最最起码的条件是:

——申请国不能存在种族冲突、边境纠纷。

芬兰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正酣,俄能否同时承受两场冲突

不过很不凑巧的是,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拥有着长达1248公里的边境线。

要知道,如此漫长的边境线,连印刷地图的那些印刷工人,也保不齐哪一点没有印刷清楚,或者印刷得偏了一点。

更不巧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待领土问题上又有点完美主义,并且还是一个完美主义的“地图控”,他曾公开说:

——“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为了解释这句充满了文学戏剧美的台词,普京又用直白的现实主义语言进行了翻译:

——“在领土问题上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不给俄罗斯退路的人,我们也不会给他活路。”

从优秀台词鉴赏的角度看,普京的这些话,远比他宣布俄罗斯核战略力量进入特别战备状态时的那些台词,更具艺术渲染力和情感冲击性。

美国总统拜登只是年纪大了有点嗜睡而已,但是遇到这些热情洋溢、充满艺术感染力的精彩台词时,他从来都是会聚精会神、目光炯炯有神地倾听与欣赏,绝不瞌睡。

坦率而客观地说,从这一点出发观察的话,在欧洲和世界政治大舞台上,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和美国总统拜登,双双都可以拿到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而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只能屈居他俩之后,看是否可以尝试冲击一下乌克兰电影金旋风奖。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世界政治大舞台,也不过如此。

前文回顾

◆ 百万级乌克兰难民边境待发,俄乌诡异默契,俄乌冲突恶果外溢欧洲

◆ 突发:白俄罗斯关闭乌克兰边境,乌克兰与东欧连接中断,铁幕徐落

◆ 技术深阅读:揭秘俄乌冲突为何至今互不宣战

◆ 俄乌之间真能牌桌上打一场“斗地主”?从数据看俄乌博弈实质

◆ 尴尬的制裁,德国SWIFT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能源左右俄乌冲突走向

◆ 乌克兰10万大军怯战求援日本,日本116年后或与俄罗斯再对峙

◆ 撕毁中国合同,制裁中国企业,泽连斯基错误押注,乌克兰滑向黑洞

◆ 中印边境冲突再次强提醒:2000公里边境线决定中国需要稳定的印度

犀利呱提示

您可以将这篇文章转发给您能想到的某些群。

呱友想吃什么国际瓜,不管是热汤还是冷饭,只管留言提出。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