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2002年随着新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在特定的情况下,文物的个人收藏和交易首次获得许可。因此就掀起了一阵古董收藏热,跟风的还有电视台。央视首先推出了一档《鉴宝》栏目,一下就成为了当时的热门。其中鉴宝人得到宝贝曲折离奇的过程也成为了节目中的一大亮点,后来各地方卫视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鉴宝栏目,这其中就有一档栏目相当火爆,它就是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为什么《天下收藏》能从众多鉴宝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呢?原来这个节目当中插入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环节——“和珅砸赝品”的环节,观众们获得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下子就赚足了眼球。

当然这种形式的鉴宝风险也很大,后来有一个持宝人就被砸了价值2亿元的古董,最后王刚被持宝人告上法庭、节目被叫停,甚至就连广电部也下发了关于整顿鉴宝类节目的通知。

那到底这场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大陆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流传至今的宝贝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一部分宝贝因为战争原因流失在外,剩下的就在老百姓和国家的手中。

1982年的《文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私人买卖古董文物,这也就阻断了一切文物在社会上流通的合法性。

于是大多数家里有宝贝的人想要买卖都是暗箱操作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陆终于在2002年重新对《文物保护法》进行修改,这样在特定的情况下文物买卖就合法化了。

这一条例的发出,直接刺激了文物市场。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这个时候我们的老百姓也有钱了,这给文物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还有一部分人在听到有的人通过捡漏而发了大财,于是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慧眼”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宝贝。

由于不懂行,水很深要想在古董收藏的行列里入门都是极难的。

很多拥有宝贝的人,都很想找到一个专家为自己的古董进行鉴定。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可是专家那么多,到底哪个可靠,而且鉴定费用也是不菲的。

应运而生的鉴宝栏目正中这些人的下怀,有的时候鉴宝栏目去到了哪个城市,那个城市就产生了万人空巷的奇景。

价值2亿的“赝品”

看到了古董行业的红利,北京卫视就跟风办起了自己的鉴宝节目《天下收藏》。

节目中不但请了王刚来主持,更是新颖了加上了一个更加刺激的环节——“和珅砸赝品”。

原来每个来鉴宝的持宝人都要和节目组签订一份“生死状”,如果所持宝贝被节目组请的专家鉴定为赝品的话,就要被主持人王刚在现场砸碎。

如果持宝人签订了这份协议,那节目当中所存在的风险都应该由持宝人自行承担。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节目的噱头十足,吸引了很多的持宝人到来,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做付常勇的医生。

一期节目中,付常勇手持两个“甜白釉压手杯”来到场上,他介绍说这对杯子是一个病人送给他的。付常勇说因为得到了这两个杯子,他也渐渐对古董收藏产生了兴趣。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介绍完宝贝的来历,接下来就轮到专家鉴宝了。

主持人王刚这个时候就和付常勇再次确认,问他现在是否退出。

付常勇很坚定地说,不退。

看来付常勇对自己的宝贝很是有信心,但是当专家看到这对杯子的时候却一致给出了赝品的答案。

最后王刚手起锤落,这两只器型精美的杯子就变成了碎片,看得直叫人心疼。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愿赌服输的付常勇也没有办法,悻悻然的离场了。

后来付常勇看到了北京卫视举办的“赝品和真品对比展”,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甜白釉压手杯一定就是真品。

于是这一次付常勇拿着被砸碎的瓷片又找到了一个专家,专家这次却说这对杯子是永宣时期的珍贵的珍品,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了。

付常勇一下懵了,被砸的杯子真的是真品。

保险起见付常勇又找了一个专家再次做了鉴定,这个专家再次给了相同的结论:这对杯子是真品。

不仅如此杯子做工精美,器型很少见,市值大约在2亿元。

这下付常勇的心在滴血,他不能原谅节目组砸了自己的真品,一气之下就把王刚和节目组还有专家一起告上了法庭。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此事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很多被砸了“赝品”的持宝人都怀疑自己的东西是真品,于是也纷纷起诉了节目和王刚。

网上也有很多的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持宝人本身打算免费为自己鉴定宝贝,贪小便宜是有风险的;有的网友认为节目组与持宝人签订的是不平等合约,不应该有法律效益;还有的人认为王刚到底有什么资格做鉴宝栏目的主持人,有什么资格砸碎别人的宝物,他就应该赔钱。

王刚与和珅的缘分

网友们众说纷纭,持宝人是否带有占便宜的心理我们不好说什么;持宝人和节目签订的协议合法与否这个是法律范畴,还是留给法官考虑吧,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王刚是否应该为这次错砸事件负责。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提起王刚可能还会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他所扮演的和珅一角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王刚可以说是和珅专业户了,他演的和珅深入人心,让大家有的时候厌恶和珅都会捎带上他。

但是其实王刚可是央视的播音指导员,在1986年的时候他还主持过央视的春节晚会。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而且王刚还是一个古董收藏界的高阶玩家了,他的藏品甚至可以开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了。

在2019年湖南卫视的一档栏目当中,曝光了王刚的工作室,里面除了一件沙发是古董外,其他的全部都是他的收藏。

王刚的藏品中就有齐白石和范增的真迹,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众多的藏品中还有几份和珅的奏折。

可能是一直饰演和珅,王刚真的对和珅很感兴趣。看了王刚的收藏之后,很难不让人想到这不就是“和大人”本人嘛!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后来据王刚自己介绍,他的很多藏品也是在《天下收藏》当中收上来的。

回到正题上来,王刚到底应该不应该为这次的错砸事故负责呢?

说实话王刚也是遵守节目组制定的规则来的,在场上被专家鉴定为赝品的宝贝将被砸掉。

相比之下应该负责任的就是节目、专家和持宝人本身了。

作为北京卫视的一档栏目,一个大的卫视应该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节目本身打着古董鉴定的招牌却过度娱乐化,他们使得大众过度重视古董的经济价值,从而误导了观众。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又因为节目一味地吸引眼球反而导致节目质量下降,不仅最后深陷舆论风波,也叫停了节目本身。

如果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一档文化栏目,他的关注度不一定就会低。

比如近几年来的《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赚足了收视率最重要的是还让我们的国宝“出圈”了。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精良的节目爱上了国宝,爱上了文化,这才是节目本身应该有的责任和意义吧。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还有就是这些专家们,首先不知道这些专家的资质如何,我们暂且不论。

其次就只是在节目当场短短的几分钟内来鉴定宝贝的真假,真是叫人匪夷所思了。

作为专家更应该慎重地对待这一件事,因为他们的一句话就决定了这件物件的“生死”了。

最后难道这次鉴定出的错误判断,他们不应该负责任吗?

专家是学术界对他们的肯定,但是如果只是挂着专家的名头,却不做专家的事岂不是污了读书人的名头了。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最后再说说持宝人自身吧!他们应该清楚的是,古董鉴定的本身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他们想通过上节目为自己的宝贝验明正身,就应该知道专家也可能出错。

然而出错之后能否承担这样的后果。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任何一个选择负责到底。

其实节目一开始就签订了契约,他们明知在节目当中被认定是赝品的后果是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冒险,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要一个答案吗?

这难道不就是赌博吗,这是一场发生在电视镜头前的豪赌。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那最后法院到底是怎么判的呢?

很简单法院经审理认定付常勇与北京电视台签订了“生死契约”系合法的,原告也在录制节目前对所有的风险均已知晓,就连王刚在节目中多次询问原告是否退出时,原告都明确表示不退。

因此判决付常勇败诉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这当中有一个点很有意思,法院在判决该案的时候并没有对此案的物证“甜白釉压手杯”进行鉴定。

9年前,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被持宝人告上法庭,后节目停播

因为法院也认为古董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文物鉴定的时候专家们也会意见不一。

然而本案清晰的是合同以及节目组对付常勇风险的告知与提醒。

因此法院也有了清晰的判决,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回归本质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儿就没那么多的麻烦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