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百画梨园——粤剧艺术博物馆藏戏曲外销画展

时间:2021年10月21日-2022年4月21日

地点:粤剧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19世纪戏曲题材外销画一百余幅,涵盖通草水彩画、玻璃画、菩提叶画、纸本水彩画等多个种类。这些一百多年前在广州口岸生产,作为“东方明信片”大量外销的戏画将戏曲历史面貌定格,为观众展现一百多年前广州口岸的演戏胜景、讲述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戏曲故事。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跟着粤菜去旅行——粤菜文化展

时间:1月18日-12月31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览通过40件/套粤菜老菜谱、老菜单、老照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秋色制作的仿真菜等辅助展品,从粤菜历史、菜肴风味、传统习俗、名菜与名人故事等方面深挖粤菜背后的文化元素,为观众带来美味背后的故事。粤菜文化展“选料”粤菜历史,“烹饪”粤菜文化,“端出”我们美好时代色香味俱全的盛宴佳肴。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寻迹羊城——2021年广州考古新发现

时间:1月20日-4月20日

地点:南汉二陵博物馆(特展厅II)

“寻迹羊城——2021年广州考古新发现”集中展示了2021年广州考古10个主要考古项目的新发现、新成果,展出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银器等各类出土文物201件/套。展览通过一处处遗址、一座座墓葬、一件件文物,带领观众走近考古现场,透过重重时光,探寻广州记忆。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福虎添翼——佛山石湾陶塑虎年生肖文化展

时间:1月21日-12月31日

地点:雷州市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河源市博物馆、英德县博物馆、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巡展)

展览通过系统梳理,图版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石湾生肖虎陶塑,诠释生肖虎文化的丰富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虎生肖文化及和与虎相关的各种民俗风情。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虎年话虎枕

时间:1月26日-3月27日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虎年新春之际,南越王博物院推出新年枕展小专题,从院藏30余件与“虎”主题相关的枕类藏品中择其精品,结集成展。此次展览也是南越王博物院对系统收藏与固定陈列的一次创新尝试,以此探索文物藏品与公众的多元触点。

城市词典(第四回):视之不见

时间:2月26日-3月26日

地点:33当代艺术中心

在本次展览中,车建全、张亚平和周巍三位艺术家通过影像、装置、雕塑和行为等当代创作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体验转化为修行、个人叙事的重现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思考。通过对个体体验的强调,在探究超越感觉与知识的朦胧之物的过程中,实践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精彩就在身边——广州体育文化展

时间:2月26日-3月18日

地点: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六楼高地文化空间

展览以“广州体育文化”为主题,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两个方面,通过图文资料、纪实摄影、广州亚运会及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等珍贵实物藏品,带读者回顾广州这座城市近年来在传承体育文化、讲述体育故事、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同源异彩——广州美术学院海南校友美术作品展

时间:3月1日-3月20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展览展出108幅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年龄跨度半个多世纪,广美海南学子五代同堂、文脉清晰,为研究广州美院海南校友美术创作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次展览是广州美院校友会海南分会成立以来,首次以省级的整体面貌回母校进行的展览。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写尽苍生——20世纪广东美术家人物写生个案研究展

时间:3月4日-4月6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

展览从三个“写生”的片段管窥20世纪广东美术的发展轨迹,以“写生”作为切入点,实则探讨不同语境下,写生背后承载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现象,以及广东美术家在人物写生领域的特殊贡献。整个展览主要由三个艺术家的个案组成,体现了艺术家观照社会、生活的角度和立场,及其笔下所构建的“现实”,从他们的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时代广东美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抱朴初心——方声涛油画展

时间:3月4日—3月18日

在多年的现实主义油画写生创作中,方声涛将自己对故土初心不变的深厚情感融入小岛、海滨、渔港等各种南方景致中,并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交流,真诚而质朴的物我相融使平凡的景物升华成和谐悦目而又感人至深的非凡意象。本次展览系统梳理和展示方声涛1978年至今数十年间创作的油画精品约100幅,期待能为观众带来雅致抒情的视觉记忆和享受。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写意精神——周梅生中国画作品展

时间:3月8日-3月18日

周梅生认为,中国画的创作是一个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作品呈现的不仅仅是画,更重要的是“意”。在其作品中,“写”是主导,“意”是灵魂,“笔”无妄下,“形”无虚设。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精品力作70余件,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充分展示其近几十年来的创作成果及其对中国画笔墨精神和写意精神的深刻追寻。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尽精微,致广大

——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时间:3月8日-6月5日

地点:和美术馆

《妇人倚窗像》为1922年徐悲鸿于德国柏林的临摹之作,原作出自油画大师伦勃朗之手。2022年正值此画创作100周年之际,经由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材料与油画修复工作室精心修复后,这张具有代表性的临摹之作也在这一特别的年份中重回大众视野。本次展览将跟随修复技师的脚步,以技术与人文交织的视角走近徐悲鸿的临摹之作《妇人倚窗像》,寻找此画背后关于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故事,从“精微”处感知徐悲鸿的艺术生涯的“广大”。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叱咤于街中

时间:3月12日-5月15日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展览意在对90年代至千禧年初阳江及其周边的艺术实践和自组织进行研究性展示。除了集中呈现37件作品和重要文献(包含艺术家手稿、图录、出版物等),冯火作为对话实践者,与郑国谷共同设计了此次展览的空间。空间将由一条跨越半个阳江城区的街道构成,阳江的建筑实体以新的方式嵌入展厅,观众得以在街道、巷子、自建房之间游走和驻留。除了呈现出千禧年之交阳江青年的街头生活,一种在家的周围活动的空间关系,也勾勒出一个个相互交缠且具行动力的网络。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翰墨履痕——冯远绘画作品展

时间:3月15日-4月7日

冯远的此次展览分为“苍穹之下”“表象之上”“心源于内”“意形于外”四个部分,较系统地展示其进入画坛40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及成果。是冯远从艺数十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关乎人的艺术和历史的人,包括历史题材创作、生活写生、实验水墨和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以及古典诗意画作品。

——东莞——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求合——古代盒子的艺术”特展

时间:1月12日-6月12日

地点: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求合——古代盒子的艺术”特展共展出72件(套)珍贵的中国古代盒子,时间跨越战国至明代;材质多样,有金、银、玉、石、瓷、漆等;形制不同,尺寸不等。展览根据盒子的材质、工艺和用途分为两个单元:五材百工——盒子的材质与工艺;兼容并蓄——盒子的用途。

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

时间:1月22日-4月10日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

展览遴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90件,东莞市博物馆藏陶瓷28件,按饮食、陈设、礼仪用途分类展示,清宫饮食用瓷精巧别致,陈设用瓷美轮美奂,礼仪用瓷高贵典雅,为您揭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神秘面纱,展现清宫瓷器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妙绝伦的匠心工艺。

一周观展指南|徐悲鸿临摹伦勃朗《妇人倚窗像》修复研究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2021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

时间:2月25日-4月17日

地点:莞城美术馆

“新水彩”是中国水彩画艺术新的表述术语,是新时代中国水彩开拓发展的一个重要代名词,它凝聚着大批中国青年水彩画家传承和发展中国水彩画家的理想信念,也象征着中国水彩的时代创新。中国水彩群体一向具有朴实和勤奋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催生了“新水彩”的创作生机,产生了一大批令人感觉为之一新的作品。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