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北宋画院中,出身草根的著名天才除了王希孟,还有一位张择端。

由于大陆古代对于艺术工作者一贯不重视,所以哪怕王希孟、张择端这样惊才绝艳的画家生平也很少有详细记载。

根据有限的资料记载,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小时候还是受过正规教育的,还到了北宋首都汴京游学,后来才开始学画画。

但天才就是天才,一学绘画进步就非常快,甚至还进入了翰林画院,专攻界画。

所谓界画,就是用界尺划线的绘画方法。它起源于晋代,主要用于画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的源头啊),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大陆现存最早的大型界画。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界画的创作宗旨就是工整写实、造型准确。这为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不过,《清明上河图》并非界画,它被分到了风俗画一类。

什么是风俗画?

风俗画可不是岛国风俗店里面的画,而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

汉代的画像砖里就有很多风俗画,反映墓主庄园生活的。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汉画像砖上的风俗画

到了北宋,由于民间画家增多,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乡生活的风俗画也大量出现。例如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描绘汴梁潘楼一带夜市的繁荣景象;高元亨善画京师车马、琼林苑、夜市等。

这些画家大都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在作品中反映出民间风俗、市井百态,显示着宋代人物画发展中的新成就。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最高水平。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清明上河图》

据说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还是奉宋徽宗之命,为他描绘治下“盛世风光”之作。为此宋徽宗还特批了一年假期和一个农庄给张择端绘画之用。

如果张择端乖乖的照着皇帝的意思画一幅粉饰太平的“首都全景图”,那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就没那么高了。张择端的伟大,在于他忠于自己的内心和现实,创作出了一幅真实反映北宋末年繁华之中带着隐患的巨作。

为什么这么说?

一般入门级的赏析会告诉你:

《清明上河图》,绢本,墨笔淡着色,长527.8厘米,高25厘米。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的风貌。画面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后段为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景象。画面的重点在于中端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

一笑告诉你,这些只是表象,真正的玄机隐藏在画面的细节之中。

咱们从城门看起——我问你,你在城门看到了守城的士兵没?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没有吧?首都的城门居然没有入城的安全检查,这说明了什么?

那时候北宋可不是没有外敌,金国、辽国、西夏、吐蕃……哪个都不是善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防务松弛,毫无警惕,简直就是作死啊!

张择端还特意把西域胡商和驼队集中画在城门处,你想想,这里面有多少探子奸细?就这么通行无阻了!

那士兵去哪儿了?

往前看,城门外,有个兵营。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兵营门外,几个士兵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百无聊赖,甚至还有躺着睡觉的。院子里的马也是趴着,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武备松弛至此,还有什么战斗力?凭什么保家卫国?

我们再把视线转到所谓的“画面中心点”虹桥。

虹桥上,骑马的武官和坐轿的文官相遇,互不相让,仆人相互争吵——北宋的文武之争,可见一斑。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再看看路旁,也就是桥面两侧,是不是感觉各种摊贩挤作一团,毫无次序?

再加上桥下大船的紧急避险,你是不是感觉到很混乱?压根就没人疏导管理?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要知道当时的汴京,可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号称“汴京富丽天下无”的啊!城市管理居然是这个样子,内部的空虚被张择端就这么直白的戳穿了。

当然,汴京的繁华也被描绘出来了。

例如:咱们现在风行街头的饮品店,北宋就有了;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还有立式灯箱,也有了;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五星级酒楼更不少;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

但这些繁华,落在外敌眼中,就是一块不上锁的金库,一个毫无戒备的美女。

张择端把这样一幅画献了上去。

宋徽宗也是位艺术大家,特别注重细节的那种,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张择端的用意?

但作品确实画得不错,宋徽宗在上面盖了印,签了字,就束之高阁了。

张择端被赶出画院,自谋生路了。

没多久,画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掳回金国。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不知道成为俘虏的宋徽宗有没有再想起《清明上河图》,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万幸的是,《清明上河图》在战火中逃过一劫,流传至今。

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据统计,现存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有30多本。

不过大家放心,张择端的真迹还是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不定期展出。

张择端的传世作品除了《清明上河图》外,还有取材于汴京城西金明池(又名“西湖”)举行龙舟竞赛盛况的《西湖争标图》(又称《金明池争标图》,原作已失,现存南宋人所画同题材作品可见梗概)。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金明池争标图》

其实哪怕他只有《清明上河图》这一幅作品,也足以彪炳史册,无愧于中国最卓越的画家之一。

《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无比生动真切,成为大陆传世十大名画之一,是大陆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顶级杰作!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