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作者:老翟杂说百科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咱们废话不多说,继续上期的话题,上期咱们说了,对芬兰的第一波进攻,苏联指挥官伏罗希洛夫可以说是用3万多人的鲜血给苏联交了一波学费。还被芬兰缴获了一倍于战前的武器装备,气得斯大林破口大骂。而斯大林也痛定思痛,立刻启用了正在西部前线备战德国纳粹的铁木辛哥来指挥第二波战斗。

这次,为了一雪前耻,铁木辛哥集合了60万人的兵力,3000多门大炮,其中3分之1都是重炮,坦克更是多达2000辆,还有1000架轰炸机,500多架战斗机,还有其他保障性飞机总共2000架。如果说第一阶段苏联攻击芬兰是一副杀鸡用牛刀的架势。那么第二阶段可以说就是将牛刀换成了一支枪,瞄准了芬兰的一个点,就是一剂猛刺!

苏联一上来就是一片狂轰滥炸,在卡累利阿地峡上的阵地,一天之内,就有30万发炮弹落下,然后紧接着是工兵清扫反坦克障碍物,接下来是重型坦克和喷火坦克带着步兵蜂拥而至,整场战斗苏军利用人海战术,完全不顾及伤亡和损失,集中力量从防线的一个点向纵深猛突。玩过塔防游戏的都知道吧,纵使你有顶级的防御,也架不住海量的兵员和装备不停地向前冲击啊。不仅如此,对坦克和步兵无法接近的碉堡和阵地,苏军就用重炮轰,重炮够不到的地方苏联就用轰炸机轰炸,苏联总共3000门大炮,有2700门都在轰击曼纳海姆防线。空军在这期间前后总共出动轰炸机4000架次,出动战斗机低空扫射3500架次。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这次,苏联用2天的时间就实现了战略突破,然后他们迅速扩大战果,丝毫不敢有半分倦怠。芬兰还想夺回阵地,但是怎么可能,整个苏军阵地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气球,只要一个点破了,里面的水,就会立即喷涌而出。面对苏联碾压性的兵力和装备优势,芬兰军队最终只能放弃抵抗。2天后,苏联又用100辆坦克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向芬兰纵深穿插,100辆坦克看似不多,但实际上面对兵力优势远不及自己的芬兰,实际上已经够打了,再加上铁木辛哥的指挥,以及真正具有实力的中层指挥的带领,和完善的装备组合及高效的后勤。苏联终于发挥出了自己该有的实力。经过了10多天的战斗,苏军在全面突破了曼纳海姆前两条防线后,重新调整集结。向这条战线的最后一层发起猛攻。

同时,苏军还有一个部队从西侧向芬兰的后方发起突击,20天后,曼纳海姆防线被彻底击穿。苏军占领了芬兰南部大部分地区,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彻底被苏军拿下。这次,芬兰这颗大苹果终于在被伏罗希洛夫削掉一层皮后,被铁木辛哥狠狠地咬下了一口,不过代价是,啃下这口苹果的苏联人不仅牙龈出血了,就连牙齿也松动了,在第二阶段进攻开始1个月后,芬兰政府终于请求瑞典从中斡旋,而苏联,也没有了开始时的那种一切免谈的冷漠。很爽快地就同意了瑞典转达的请求。最终双方经过谈判停止了军事行动。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其实这么看,苏军第二阶段的进攻其实也算不上是多高明,要不是苏联具有碾压芬兰的实力,我想芬兰真的可能会改写历史也不一定。通过后来解密的资料研究来看,确实苏联这两个阶段的战斗其实都有问题,只不过第一次暴露得更严重而已,即便是铁木辛哥执掌之后的第二阶段战斗,也有很多瑕疵。而这前前后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都被欧洲正在交战的各方看在了眼里。可以说,芬兰虽然输了这场战斗,但却成功地在世界面前将苏联扒了个精光。

首先,苏联凭借自身强大的硬件儿,在战略上蔑视了芬兰,同时在战术上也没把芬兰当回事。苏联领导人一直把芬兰当做和立陶宛和爱沙尼亚那样的小国家,觉得他们在苏联的强大实力下必然会屈从。主战军官甚至都没有几个了解芬兰这个国家地形地理的。甚至很多沙俄时期关于进攻芬兰的战时记录和经验总结的书籍都没人愿意去研究。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苏联彻彻底底的轻敌。在面对芬兰零下30度严寒的时候,以为会速战速决的苏军甚至保暖衣物都没有准备充足。有很多来自乌克兰的苏联士兵,甚至都穿着深绿色的军服趴在白皑皑的雪地中战斗。他们被冻得就像雪地中的靶标一样僵硬。给那些擅长滑雪的芬兰士兵狙击的机会。这些芬兰士兵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在雪原中长大,不仅滑雪技术好,还因为有狩猎经验而拥有精准的枪法和娴熟的伪装技巧,在面对苏联军队的进攻时,这些狩猎技艺更是被芬兰用的炉火纯青了。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根据解密资料描述,当时苏军的军官视察前线,在一处已知的芬兰伪装攻击点周围来回转了2个小时,苏联军官愣是没有发现。而在面对这些堪比特种兵的芬兰滑雪士兵时,这些年轻苏联红军中,甚至还有3分之一都没摸过枪,整体的作战实力也就相当于苏军的二线部队。所以当他们面对训练有素的这些芬兰滑雪部队时,这些苏军二流部队和二线指挥根本无计可施。别说是他们了,面对这些经验丰富的滑雪部队即使是换成作战素养极高的红军老兵可能都会头疼好一阵子。这也是为什么,第一阶段刚刚开始不久,苏军的两个师就被芬兰用柴垛战术给包了饺子了。

除了难缠的森林滑雪部队,苏联的失败还有地理环境的原因,首先重装备在满是森林和沼泽覆盖的地区艰难机动,而经常打游击的芬兰军队,总是不分黑天白夜的偷袭苏军,让苏军很难在野外生存。再加上芬兰人善于使用地雷战,也让苏军每前进一步都小心翼翼,大到房门、死猪,小到手表钱包,凡是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地方芬兰人都能给你安装上地雷和诡雷,甚至在坚硬的冰面下都有地雷等着你来踩,弄得苏联人都快崩溃了。原来,芬兰人会在湖面快结冰的时候,把地雷放在铁罐子里,让他飘在水面上,这样,等湖面结冰,这颗地雷就嵌在了冰里了。坦克只要压上,轻则履带断裂,重则直接沉入水底。说道坦克,前文咱们说了,芬兰特别缺少反坦克装备,但是面对苏联那如潮水一般的坦克大军,芬兰人也总结出了一套经验,除了用地雷之外,他们还会挖壕沟和陷阱,或者用巨石拦路,再者就是用炸药和手雷捆在一起去往苏军坦克的窗口里塞或者塞到坦克的负重轮里来炸履带。这不,前两天乌克兰在面对俄罗斯的进攻的时候不就曾教当地居民自己调配“莫洛托夫鸡尾酒”么。这莫洛托夫鸡尾酒其实是一种自制的燃烧弹的俗称。当时芬兰人还曾组织过莫洛托夫鸡尾酒小队来对付坦克。如果手头什么武器都没有的话,芬兰人就会抱着大木杠子往坦克的履带和轮子之间杵。以此来别停坦克。那您可能问了,这不开玩笑么,大木棍子别坦克。您还别说,这招确实管用,首先当时的坦克尺寸和马力都很小,而芬兰的内陆又都是那种羊肠小道和沼泽地。苏联的坦克在内陆很难发挥他的集群优势。再加上苏联军队的作战经验不足,导致坦克玩命往前跑,根本不管后面的步兵跟得上跟不上。很多情况下,都是坦克都被消灭了,一起协同作战的苏军步兵才呼哧带喘地跟上来,结果,还没站稳脚跟,就被芬兰军队给打了埋伏了。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除此之外,芬兰军队还发明了一个香肠战术,这可不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分割包围切香肠的那个战术啊,是真的在雪地中架起一个炉子烤香肠引苏军过来。听起来就像是野外狩猎一样是吧。刚才咱们说了,苏军总是没黑没白的受芬兰的军队偷袭,再加上芬兰军队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导致了苏军即便攻占了村落,也只能得到一片废墟,要知道,当时天气好的时候,温度都在零下10几度啊,天气不好的时候,随随便便就能降到零下3-4十度。在这样寒冷且无片瓦遮风挡雪的芬兰大地上,苏军只能忍饥挨冻的艰难战斗。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些烤的外酥里嫩的香肠的时候,就会完全放松警惕,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地跑过去大快朵颐,而这时,躲在安全地带的芬兰冷枪手们,就会不慌不忙的将他们逐个击毙。

人给冻疯了,装备同样也受不了,苏军的卡车和坦克几乎就不敢熄火。一熄火,水箱就有可能被冻裂。士兵手里的步枪,为了润滑,加了很多油脂,但在零下3-4十度的低温下,这些油脂甚至能让步枪卡壳。

总之在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苏联总结出了大量的作战经验,而铁木辛哥接手后。针对之前遇到的问题逐一地解决,之前咱们说过,他们曾经在后方仿制了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而重新训练了步坦协同和编队进攻,防止芬兰单兵对坦克造成的威胁。而面对芬兰的地雷战,苏联军队组织了大量的工兵来为部队清除障碍,并在芬兰防线的面前挖战壕,利用战壕来保存苏联军队的实力。而在面对芬兰滑雪部队的时候,苏联人也请了很多滑雪教练来训练部队。但实际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仍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这是因为,苏联赶鸭子上架,无论是滑雪装备还是伪装服再到武器装备都没有充分地站在战场上考虑。所以,被铁木辛哥寄予厚望的苏联滑雪部队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仍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而整个第二阶段的攻击,其实仍然利用了和第一次类似的兵力构成,只不过,从第一次的全面进攻,改为了集中火力突破一个点。但其实铁木辛哥的这种进攻方式也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他们的这种大纵深战术以前只做过纸上谈兵,这次是首次将这种陆空协同,多兵种协同,前方摩托化突进与后方空降部队协同的大纵深作战的全新战略方式,首次用于实战。可以说,铁木辛哥确实是个非常出色的将军。不仅有魄力,还对战场态势有着极强的敏感度,并且对军事装备有着极高的要求。当战争中发现芬兰人手中的武器比苏联的先进,那么苏联马上就加紧研制更好的,发现芬兰的地雷多,那就研制更好的探雷器,同时强化工兵的训练。看到曼纳海姆防线的碉堡太厚,那就研制火力更猛的KV1坦克,KV1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后续型号KV2可能熟悉的军迷就比较多了,这种被德军称为巨人的坦克,曾经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用一己之力阻挡了德军一个师48小时,最后德军用6辆坦克做肉盾迷惑这辆KV2,再用藏在树林中的88炮不停的攻击这台KV2最薄弱的地方,才将它的装甲打穿,然后德军再派士兵往弹孔里塞手榴弹,才击毙了这辆坦克的驾驶员,迫使这台坦克停止。当然这场战争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经验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总之,苏芬战争加速了苏联军事装备的更新,也推动了苏联的军事改革和军事现代化建设,并在大清洗后培养了新一代的军事人才。当然,说完了苏联铁木辛哥,咱们不得不提一下,芬兰的曼纳海姆,正是由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出色领导才能和极具感染力的个人魅力,才让芬兰在面对苏联的时候,能够从容的排兵布阵,并且团结了国内人民,共同抵抗苏联。除此之外,他还积极联络外援,让法国和英国,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要知道,当时苏芬战争爆发时曼娜海姆已经70岁了,是他奠定了现代芬兰的基本国策,在苏芬战争之后,他又发动拉普兰战役,驱逐芬兰北部的纳粹德军。可以说,如果没有曼纳海姆,芬兰现在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否还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苏芬战争在2战的大环境下一直就没有被很多人重视,这场战争的背景其实和俄乌近期的战争背景有一定相似,都是防止欧洲的军事力量触碰到俄国人的利益,以前是苏联,现在是俄罗斯,没什么两样,只不过80年前的那场战争让苏联学会了很多很多,虽然他们从芬兰人手中赢走了大片的土地,但他们明白了,在他和德军瓜分波兰的时候,那并不叫做战争,只能叫做战争游戏。他们明白了,他们平时循规蹈矩的训练,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他们明白了,如果要想挽救士兵的生命,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炸弹和子弹,用炮火来换回战场上战士的生命。他们明白了,光知道防御是保卫不了国家的,只有让部队善于进攻,保持坚定的进攻精神,才能真正保卫国家,同时他们还学会了,雪地作战,地雷战,构筑工事,逐屋战斗的巷战等等很多现代军事技能。

所以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吃亏要趁早,如果苏联没有在苏芬战争中学会这些现代战法,那么当他们面对强大的德军的时候,可能会打的更艰苦,付出更多的代价。

虽然,德国从苏芬战争中看到了苏联孱弱的一面后,迅速地向苏联进攻,但是让德国没想到的是苏联的学习速度,不仅很快的将战斗经验消化吸收,还快速的发展自己的军事科技。让德国很快地陷入了战争的陷阱。不得不说,德国误判了苏联的军事实力。

而芬兰,虽然输了战争,丢了国土,但却被全世界尊重。只不过,苏芬战后的芬兰,不再信守中立政策,而是带着对苏联的仇恨倒向了轴心国。这种情况也反映出,苏联的这种军事扩张,对红色阵营的声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同时证明了,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乌克兰是否会被“芬兰化”?被遗忘的苏芬战争 下

通过对苏芬战争的了解,反观现在的俄乌局势,乌克兰到底会不会被俄罗斯“芬兰化”呢。我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听完了我的讲述您心里大概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了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