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作者:米粒妈频道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文 | 米粒妈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前几天,米粒妈看到这么一则热搜:爸妈卖车卖房,让6岁儿子晚上学一年到处旅游。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事情是这样的,一对来自郑州的夫妻,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育儿理念,带着孩子自驾游学中国,并在网上不断更新游学经历。

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他们一家去了青海,游历了茫崖翡翠湖;去了新疆,游历了那拉提雪山、布尔津五彩滩、喀纳斯等多个地方。之后,他们又前往甘肃、陕西、海南……一家人的游学生活过得十分精彩。

为了支持这一路的费用,他们卖了家里的两辆车,并买了一辆房车。本来他们还想卖掉家里的另一套房,好让旅程体验更舒适些,但因为这两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一直没有卖出去。

在采访中,孩子爸爸透露,从九月到今天,他们花了大约三四十万元,都是以前的积蓄。

对于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靠谱,毕竟孩子太小,什么都记不住。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还有的说,为了游学耽误正常上学得不偿失,说穿了就是家长自己想去玩,小孩没人带,然后找借口。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这对郑州夫妻带娃游学的经历,让米粒妈想起最近几年突然爆火的假期游学活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假期游学居然成了“刚需”,寒暑假也成了“烧钱季”。

米粒妈依稀记得,前几年微博有条很火的帖子,叫做《月薪3万,还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之所以暑假这么烧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们跟风让孩子参加各种游学活动。

这些游学活动的噱头很响:带孩子参观清华北大,从小种下名校的种子;带孩子参观故宫、天坛,美其名曰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带孩子出国研学,学外语,磨耳朵……

可效果真有那么好吗?

北京晚报就曾报道过,某研学机构在广告中明确提到有带孩子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行程,甚至还有“状元见面会”。

这让有“名校情怀”的父母心动了。心想着要是孩子能和状元们交流交流,感受一下北大清华的人文氛围,说不定就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冲着“北大清华”几个字,很多父母咬咬牙花了9980元让孩子参加了这活动。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可结果呢?好家伙,说好的名校研学,一下子掉档成门口合影,这谁受得了!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还有更烧钱的,那就是海外研学。

《经济参考报》曾报道,一家游学机构推出的38800元的游学线路,明确将“两晚入住赌城拉斯维加斯”列入行程,并安排“途经大型直营购物中心,可以采购世界名牌商品”。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不禁想问,这是在游哪门子的学?带孩子感受赌城文化,让孩子在纸醉金迷的购物中心里刷爸妈的卡?

简直离谱!

还有很多海外研学机构都会以“体验海外名校学习氛围”为噱头,吸引家长报名。但实际上,就是带着孩子们在剑桥的草地上坐一会儿,去康桥拍拍照片……

这哪里是游学团和夏令营,妥妥的旅行团嘛。

而那些打着“沉浸式英语会话环境”“体验美式教育”等标语的“研学”课程,在大学借几间教室、临时招聘几个外教,一个高端的游学草台班子就算搭起来了。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在小H书搜索“假期游学”,你不难找到家长们在各种抱怨游学就是巨坑。

有家长给孩子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是每天歪着脖子看同学打游戏。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有家长说某游学机构带娃去参观一天的天文馆,就要收家长1000块,简直把家长当成大傻子。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有家长说在国外亲眼目睹很多海外游学机构都是让孩子们拿着手机打发时间,还看见过孩子们坐在地上啃汉堡。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真的是随便什么人,搭个草台班子就开始圈钱。

但神奇的是,很多家长虽然知道游学是个“坑”,但还是会掏钱。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游学已经在不少大城市成为了“刚需”。一方面,家长要上班,暑假没人带娃是客观问题,把孩子送出去游学,既让孩子开心,也解放了家长。另一方面,当游学成了风气,家长不让孩子去就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也担心孩子在和同学谈论起时,会有自卑心理。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游学甚至还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年收入200万以上,朋友圈晒的是英国、美国、欧洲,甚至北极夏令营。

年收入80万以上,参加的是新疆、香港和新加坡的游学团。

年收入30万以上,孩子都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研学团。

你看,当游学之风愈演愈烈,普通家长难免会被“带节奏”,焦虑的情绪一下就被点着了,好像自己没能力让孩子参加几万块的游学活动,就是对不起孩子,就是对教育不负责。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价位能承受的游学活动,就头脑一热让孩子去参加。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米粒妈觉得,家长让孩子见世面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选择靠谱的游学机构。如若不然,就算白花花的钱花出去了,该见的世面孩子没见着,白白浪费血汗钱和宝贵的假期不说,还窝了一肚子的火。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们分享自己游学经历时,会受到那么多家长质疑的缘故吧,毕竟这种走马观花的游学,大家见得太多了。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在看完他们家游学的视频后,米粒妈觉得,这对郑州夫妻带娃游学还是“有点东西”的,不是单纯的走马观花。

就比如,从孩子出生以后,孩子爸爸一直坚持给孩子讲故事,六年来读了几千本书。而这趟游学,实际上就是让孩子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就好像以前孩子只是知道中国很大,但到底多大,孩子是没有概念的。

这趟他们从郑州一路驱车前往新疆,就让孩子亲身感受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又好像以前在书上给孩子讲过西北的风光,但孩子的感受是表面的。只有他真正来到西北,看看盐湖多惊艳,看看戈壁沙漠多荒凉,他才能对西北有更深的印象。

这里米粒妈提一嘴,之前我们分享过70+部大语文纪录片,这套纪录片按照人文历史、博物考古、地理风貌、传统国学、艺术与大语文、吃货必看,分了类,要是孩子能在出去游学之前看看相关的纪录片,做好知识铺垫,那孩子就不会两眼一抹黑地出去,而是能在游学中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他们在带孩子出行之前,给孩子读过很多古诗词。在游学途中,他们到了若羌时,孩子会想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到了黄河壶口瀑布,孩子能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到了宁夏沙坡头,到了腾格里沙漠,看着一边是黄河一边是沙漠的景观,孩子会体会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一路走来,这对父母不仅做好了旅行攻略,还会为了儿子“备好课”。

比如到南京参观明孝陵的时候,孩子好奇地抛出一串问题:为什么古代都喜欢用乌龟驮着石碑呢?为什么明孝陵的动物石像一跪一站?

而爸爸也会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采访说,孩子爸爸这样说:“为了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会倒逼着自己博学。有时候,很感谢孩子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学到了很多。”

报了10天的芬兰游学,孩子回来脖子歪了,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你看,如果父母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没有事先了解相关知识,那么这一趟游学可能就只实现了“游”,没能实现“学”,孩子只是拍拍照片,站在门口比一个剪刀手打个卡就走了。

另外,他们也没有因为游学而耽误孩子的正常学习,他们带娃出行的时间,是孩子幼小衔接的这一年时间,今年九月份,孩子就会按时顺利入学。

看了他们一家的经历,米粒妈觉得,真正的游学,确实是能起到让孩子长见识、见世面的作用的,但这个过程绝不是父母把钱一烧就能完事儿,一方面要给孩子做好知识铺垫,另一方面,则要么自己得能身体力行地做足陪伴,要么得能找到靠谱的游学机构。

当然,让孩子长见识、见世面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果经济支撑不起,我们也没有必要跟风,一定要量力而行。就像这对郑州夫妻说的:“如果父母为了孩子做一件事付出过大,一定会给家庭带来很沉重的压力,也会让父母对孩子产生过多的期待。期待一旦落空,失望就随之而来,这反而影响亲子关系。”

去山顶看一次日出,去郊外拍一组冬日风景照,去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去科技馆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原理,或者足不出户看一些纪录片,都能让孩子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

总之,让孩子长见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游学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