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残奥会要闻|伟大的“1万到30万”

体育,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重要精神体现,也是平等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

有人说,残奥运动比奥林匹克运动更震撼,因为它一路走来更加历尽艰辛、路远且长。的确,残疾人运动员征战竞技体育,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但在很多残疾人运动员眼中,参与体育运动,更像是一次重生,那些汗水和付出,都化为重拾生活信心的火花,激励着自己,也鼓舞着他人。几十年来,这份精神层面的指引,不断超越残奥赛场成为广大残疾人的生命之光,将“精神寓于运动”的价值传递给更多人。

冬残奥会要闻|伟大的“1万到30万”

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冰壶冰球馆举办开放日。

毫无疑问,冬残奥会带给残疾人运动更多的选择。在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擘画中,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始终是重要一环。6年多来,从建设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到组织开展“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再到对城市冰雪运动场馆进行无障碍改造,不断降低的参与门槛,不断扩大的参与范围,点燃了残疾人相约冰雪的热情。中国参与冬季项目的残疾人从1万人增加到30万人,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这样的巨大突破让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由衷感叹,“有些事情只有中国可以做”。

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冬残奥会会刊

冬残奥会要闻|伟大的“1万到30万”

“所有胜利之中,战胜自己是最首要,也是最伟大的胜利。”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我们必将见证更多“伟大胜利”,共同丰富人类精神的家园。

来源 冬残奥会会刊 | 记者 鲍南

编辑 康典

流程编辑 吴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