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作者:红桃6和红桃9

唐朝皇室的男女关系十分混乱: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将他弟弟的妻子杨氏封为“杨妃”,而且十分宠爱;

唐高宗李治在太宗皇帝去世后,将他父皇宠幸过的才人武氏纳入后宫,成就了后来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垂涎三尺,通过手段和权势将其纳为贵妃。

后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说唐朝的皇室有胡人血统,胡人有“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的传统,这不仅表现在王位上,也表现在后宫妻妾上。

虽然这种解释言之凿凿,但对于崇尚礼仪的中华儿女来说,这还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剧照

然而,与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宣公对比,唐朝祖孙几代的行为还算文明的多了。

历史背景

周朝因大封诸侯,诸侯势力日盛,导致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君王,眼看着各个诸侯各自为政,数百个诸侯国国君盘踞一方,其中有势力雄厚的霸主,也有地少人稀的小国。

卫国,位于今年的河南北部一带,他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姬姓,是正统的周王室血脉。

卫国的都城在朝歌(现河南鹤壁),春秋时期它夹在秦楚晋等大国中间,战国时期被楚韩魏三国包围,可以说是一个弹丸小国。

国虽小,但卫国却是存活时间最久的诸侯国,它灭亡于秦二世时代;而且国内重视教育,涌现了很多名人,如商鞅、吕不韦、吴起、荆轲、聂政等人。

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比较小,所以很多人和事都被历史洪流席卷而过,后世也很少知道,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国家最荒唐的一位国君——卫宣公。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封建国君

卫宣公,名姬晋,是春秋时期卫庄公的之子。他的父亲卫庄公去世后,王位传给长子姬完,即卫桓公。此时的姬晋被送往邻国为质子(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结盟,有把儿子送到他国相互为质子的传统)。

卫庄公在世时最宠爱的儿子叫州吁,他勇猛崇武,哥哥即位后,极为不服气,认为自己是父亲最喜欢的儿子又有本事,应该由自己做国君,所以他暗杀了哥哥卫宣公,自立为君。

州吁继任国君后,十分好战,引起国民不满,而且他的位子来的也不光彩,所以很快就被部下杀死。

远在邻国的公子晋本来与国君之位相隔甚远,由于两位兄长自相残杀,相继去世,他被大臣们迎回卫国为君,称为卫宣公。

娶后母、强纳儿媳

卫宣公年少时,常常出入宫廷,与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相熟,两人年龄相仿,逐渐暗生情愫。

卫庄公死后,两人私通,并且珠胎暗结,夷姜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为急子,为了掩人耳目,姬晋把孩子交给他的叔叔右公子到民间抚养。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卫庄公成为新的国君以后,未忘旧情,废掉了他不宠爱的正室夫人,将他的庶母夷姜立为国君夫人,并册封急子为太子。卫庄公对夷姜也是十分宠爱,后来又生下了两子。

如果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卫宣公还算是一个重情义的男人,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荒唐至极。

无情最是帝王家,色衰而爱驰是后宫女子悲惨一生的写照。随着孩子们长大,夷姜也容颜不再,卫宣公开始广罗美女充盈后宫。

太子急子成年之后,大臣们提议与其他国君联姻来巩固卫国的势力,最终选定了齐国国君的女儿宣姜。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新台纳媳 剧照

宣姜此时正值青春芳华,是齐国闻名的美人,负责迎亲的使臣将她从齐国迎接到卫国后,向卫宣公描绘了她的美貌。

卫宣公一听,起了贪念,把准新郎急子差遣到宋国去出使,自己穿上喜服登上为娶亲而建造的新宫殿——新台,迎娶了自己的儿媳。

急子从小被教育的重情重义,守礼奉节,等他回国后也只能接受既定现实;另一边的新娘宣姜本来要嫁的是年轻的俏儿郎,掀开盖头才发现是个糟老头,心中无限苦闷委屈,但身在异乡只能忍气吞声。

有了新人,夷姜被冷落,再加上她不齿卫宣公的行为,于宫中自缢身亡。

两个忠孝仁爱的儿子

宣姜入宫后生了两个儿子:姬寿和姬朔,公子寿仁爱,公子朔阴险。

随着这两个儿子逐渐长大,急子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宣姜与公子朔经常在宣公耳边说急子的坏话,说他因夷姜自杀的事情憎恶宣公和宣姜母子,正在蓄谋篡位。

昏聩的宣公对这个曾经宠爱的儿子起了杀心,假意安排急子出使邻国,随后安排杀手在卫国边界伺机刺杀他。

娶后妈、纳儿媳,这个君王荒唐至极,两个儿子却义薄云天

宣姜和卫宣公 剧照

宣姜与公子朔为了以防万一,召见杀手,告诉他太子是手持白旄的男子,以免错杀。

这些话被公子寿偷听到,他立马骑马赶上兄长,把刺杀的消息告诉他,劝他不要出使,逃往他国。

急子听后却坚持听从父命,他说违背君命和父命,不忠不孝,即使逃到他国,也会被人耻笑。

急子在姬寿心中既是大哥又是太子,自己是弟弟又是臣子,哥哥忠孝,自己也效仿。他把急子灌醉之后,拿起白旄,毅然代兄赴死。

酒醒之后的急子发现弟弟代替自己慷慨赴死,他悲痛欲绝,赶过去对着刺客说,自己才是太子,他们杀错人了,遂也被杀害。

一夜之间,痛失两子,卫宣公深受打击,宣姜也悔不当初,抱着姬寿痛哭,只有姬朔心中暗喜,这一下扫去了两个障碍,他被册封为太子。

第二年,卫宣公去世,姬朔上位做了卫国国君,因为他的国君之位来的不光彩,他的舅舅齐襄公为了掌控卫国,巩固亲外甥的位子,他逼迫宣姜嫁给了姬朔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姬顽(夷姜的儿子,急子的亲弟弟)。

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礼崩乐坏的年代,卫宣公父子两代人是最好的例子,后世封建王朝的兄弟、父子操戈,淫乱之举,在从春秋时期的王室之间都有例可循。

现在的欧洲与大陆春秋战国的情况如出一辙,我们有幸在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才有了后世的大治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