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作者:紅桃6和紅桃9

唐朝皇室的男女關系十分混亂: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後,将他弟弟的妻子楊氏封為“楊妃”,而且十分寵愛;

唐高宗李治在太宗皇帝去世後,将他父皇寵幸過的才人武氏納入後宮,成就了後來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唐玄宗李隆基對自己的兒媳楊玉環垂涎三尺,通過手段和權勢将其納為貴妃。

後人對這種現象的解釋說唐朝的皇室有胡人血統,胡人有“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的傳統,這不僅表現在王位上,也表現在後宮妻妾上。

雖然這種解釋言之鑿鑿,但對于崇尚禮儀的中華兒女來說,這還是十分難以接受的。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劇照

然而,與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宣公對比,唐朝祖孫幾代的行為還算文明的多了。

曆史背景

周朝因大封諸侯,諸侯勢力日盛,導緻周天子成為名義上的君王,眼看着各個諸侯各自為政,數百個諸侯國國君盤踞一方,其中有勢力雄厚的霸主,也有地少人稀的小國。

衛國,位于今年的河南北部一帶,他的第一任國君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姬姓,是正統的周王室血脈。

衛國的都城在朝歌(現河南鶴壁),春秋時期它夾在秦楚晉等大國中間,戰國時期被楚韓魏三國包圍,可以說是一個彈丸小國。

國雖小,但衛國卻是存活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它滅亡于秦二世時代;而且國内重視教育,湧現了很多名人,如商鞅、呂不韋、吳起、荊轲、聶政等人。

衛國在曆史上的存在感比較小,是以很多人和事都被曆史洪流席卷而過,後世也很少知道,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國家最荒唐的一位國君——衛宣公。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封建國君

衛宣公,名姬晉,是春秋時期衛莊公的之子。他的父親衛莊公去世後,王位傳給長子姬完,即衛桓公。此時的姬晉被送往鄰國為質子(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結盟,有把兒子送到他國互相為質子的傳統)。

衛莊公在世時最寵愛的兒子叫州籲,他勇猛崇武,哥哥即位後,極為不服氣,認為自己是父親最喜歡的兒子又有本事,應該由自己做國君,是以他暗殺了哥哥衛宣公,自立為君。

州籲繼任國君後,十分好戰,引起國民不滿,而且他的位子來的也不光彩,是以很快就被部下殺死。

遠在鄰國的公子晉本來與國君之位相隔甚遠,由于兩位兄長自相殘殺,相繼去世,他被大臣們迎回衛國為君,稱為衛宣公。

娶後母、強納兒媳

衛宣公年少時,常常出入宮廷,與父親衛莊公的姬妾夷姜相熟,兩人年齡相仿,逐漸暗生情愫。

衛莊公死後,兩人私通,并且珠胎暗結,夷姜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為急子,為了掩人耳目,姬晉把孩子交給他的叔叔右公子到民間撫養。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衛莊公成為新的國君以後,未忘舊情,廢掉了他不寵愛的正室夫人,将他的庶母夷姜立為國君夫人,并冊封急子為太子。衛莊公對夷姜也是十分寵愛,後來又生下了兩子。

如果曆史就這樣發展下去,那麼衛宣公還算是一個重情義的男人,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荒唐至極。

無情最是帝王家,色衰而愛馳是後宮女子悲慘一生的寫照。随着孩子們長大,夷姜也容顔不再,衛宣公開始廣羅美女充盈後宮。

太子急子成年之後,大臣們提議與其他國君聯姻來鞏固衛國的勢力,最終標明了齊國國君的女兒宣姜。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新台納媳 劇照

宣姜此時正值青春芳華,是齊國聞名的美人,負責迎親的使臣将她從齊國迎接到衛國後,向衛宣公描繪了她的美貌。

衛宣公一聽,起了貪念,把準新郎急子差遣到宋國去出使,自己穿上喜服登上為娶親而建造的新宮殿——新台,迎娶了自己的兒媳。

急子從小被教育的重情重義,守禮奉節,等他回國後也隻能接受既定現實;另一邊的新娘宣姜本來要嫁的是年輕的俏兒郎,掀開蓋頭才發現是個糟老頭,心中無限苦悶委屈,但身在異鄉隻能忍氣吞聲。

有了新人,夷姜被冷落,再加上她不齒衛宣公的行為,于宮中自缢身亡。

兩個忠孝仁愛的兒子

宣姜入宮後生了兩個兒子:姬壽和姬朔,公子壽仁愛,公子朔陰險。

随着這兩個兒子逐漸長大,急子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宣姜與公子朔經常在宣公耳邊說急子的壞話,說他因夷姜自殺的事情憎惡宣公和宣姜母子,正在蓄謀篡位。

昏聩的宣公對這個曾經寵愛的兒子起了殺心,假意安排急子出使鄰國,随後安排殺手在衛國邊界伺機刺殺他。

娶後媽、納兒媳,這個君王荒唐至極,兩個兒子卻義薄雲天

宣姜和衛宣公 劇照

宣姜與公子朔為了以防萬一,召見殺手,告訴他太子是手持白旄的男子,以免錯殺。

這些話被公子壽偷聽到,他立馬騎馬趕上兄長,把刺殺的消息告訴他,勸他不要出使,逃往他國。

急子聽後卻堅持聽從父命,他說違背君命和父命,不忠不孝,即使逃到他國,也會被人恥笑。

急子在姬壽心中既是大哥又是太子,自己是弟弟又是臣子,哥哥忠孝,自己也效仿。他把急子灌醉之後,拿起白旄,毅然代兄赴死。

酒醒之後的急子發現弟弟代替自己慷慨赴死,他悲痛欲絕,趕過去對着刺客說,自己才是太子,他們殺錯人了,遂也被殺害。

一夜之間,痛失兩子,衛宣公深受打擊,宣姜也悔不當初,抱着姬壽痛哭,隻有姬朔心中暗喜,這一下掃去了兩個障礙,他被冊封為太子。

第二年,衛宣公去世,姬朔上位做了衛國國君,因為他的國君之位來的不光彩,他的舅舅齊襄公為了掌控衛國,鞏固親外甥的位子,他逼迫宣姜嫁給了姬朔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姬頑(夷姜的兒子,急子的親弟弟)。

春秋時期,是曆史上禮崩樂壞的年代,衛宣公父子兩代人是最好的例子,後世封建王朝的兄弟、父子操戈,淫亂之舉,在從春秋時期的王室之間都有例可循。

現在的歐洲與大陸春秋戰國的情況如出一轍,我們有幸在秦始皇時代一統天下,才有了後世的大治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