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加强筛查、强化师资,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邱越 刘晓旭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度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热点。代表委员们都有哪些议案提案?

呼吁加强对学生抑郁症筛查

“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加强家长和学校建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能力。”民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通过培训、考评等方式,增强教师的沟通、说服和教育能力,以及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同时,要加强早期筛查,在学校定期开展对抑郁障碍、社交困难相关心理问题的筛查,并且加大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技术的研究和投入,提升心理健康问题处置能力。

加强筛查、强化师资,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委员认为,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校入学健康体检,及时开展早期识别评估,同时将学生患者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探索设立有关心理疾病治疗的惠民保险,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加强筛查、强化师资,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抑郁症筛查体检,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委员指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学生抑郁症筛查应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

提升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力量及薪资水平

加强筛查、强化师资,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河北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代表提出,应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支持与鼓励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工作条件、岗位编制、职称待遇、经费设置、科研进修等方面对心理教育教师给于相应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措施,使得优秀人才或在职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此外,建议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研判、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鼓励开设有心理学学科专业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给。

加强筛查、强化师资,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代表建议,可通过高校培养、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扩大培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并建立适应的人事薪酬制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