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封杀台独艺人没毛病!“一个中国”原则岂容挑战 网事热评

作者:央视网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安凤山近日强调,持"台独"立场、言行"台独"的台湾艺术家,将不准参演该片,将在大陆上映。这是有原因的:即将上映的台湾电影《约翰尼·凯克》是高雨伦的主力明星之一,曾经有过"台独"的言行。根据安凤山的声明,有关部门掌握了有关资料,该片在大陆上映已被搁置。

"台独"艺术家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文学和政治不应该被混淆。2016年,《台独》女星陈爱琳被电影《女友售货机》的演员阵容解雇。当时,台湾"国委会"表示,两岸交流应秉持再尊重、相互尊重的态度,分享不同的发展经验,不应在交流中引入政治考量,影响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这种说法不仅站不住脚,而且暴露出一些人企图以文艺为幌子掩盖"台独"倾向。

有句老话说,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界。对于一个负责任的艺术家来说,只有祖国才是他或她不能放弃的根源,是他或她艺术生活的源泉。一个没有归属感、失去民族或国家尊严的艺术家,是不能被世界承认和尊重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些"台独"艺术家的本质。如今,一些"台独"艺人一方面频繁出现在大陆各大电视台的银幕和舞台上,赚了不少钱,另一方面,回到台湾后,又与台独分子勾结,犯奸淫。"拿起碗吃,放下碗骂妈妈",这是典型的双面派,墙头草。

正如"台独"艺术家陈爱玲2014年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从小,我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告诉我,我来自台湾,台湾是我的'国家'。不过,陈也发誓:"没有一个内地市场没有赚到人民币,红不行。可见,艺术家并不"迷茫",真正的兴趣清晰。不同寻常的是,被点名批评的"台独"艺人乌高玉伦,以及他的电影,因为台湾票房不佳,都急于进入大陆电影市场。目的,只是一块馅饼。

艺术家是公众人物,言行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而近年来,台湾海峡两岸一些"活跃"的小丑般的艺术家,政治地位只是赚取利益的工具。徐弼曾经说过,人民不仅有爱国的权利,而且爱国主义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荣耀。可惜的是,这些"台独"艺术家只看到了好处,却忘了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的义。"烟斗牧民":"以家为家,以乡镇为国家,以国家,以世界。"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忘恩负义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我们是认同"一个中国"、支持海峡两岸和平交往的台湾艺术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欢迎他们的到来。中国从来不会因为政治考虑而压制正常的文艺创作和表达。"我们支持和鼓励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但我们不会允许少数人在大陆赚钱,同时支持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国家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不变的。(特约评论员李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