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要说人与人的“牵绊”叫缘分。有善缘也有孽缘。《红楼梦》中各种纠缠的缘分数不胜举。像宝黛三生三世的情缘,像钗黛合一,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等等。

不过,林黛玉纠缠最深的除了贾宝玉之外,甚至都不是钗黛合一的薛宝钗。钗黛二人的关系属于人生的前后两段,而不是互相关系。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真正与林黛玉的人生互为纠缠的是贾探春。曹雪芹埋伏了大量的伏笔,铺垫林黛玉与贾探春的关系。

她们二人的归宿决定了林黛玉一生的结局。曾经相伴十年的姐妹,最终还是探春送了黛玉最后一程,也是探春至死都陪着林黛玉。

林黛玉七岁来到荣国府,第一天就见到了三春姐妹。彼时她们的人生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牵扯。但在第五回太虚幻境中,贾探春的判词中预留了一段伏笔。

探春的判词图画是“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在大海船中掩面哭泣的女子一定是贾探春,那么另一场景和她一起放风筝的人又是谁?肯定不是丫头,而是一个身份相当的人。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林黛玉日后的居所被题额为“有凤来仪”,第一次提起林黛玉有可能会做“王妃”。“凤”为帝王妃之意。

好巧不巧,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内遍植梧桐。“凤栖梧桐”,也预示贾探春能成为“帝王妃”。

潇湘馆后院,种着大株梨花兼着芭蕉。梨花代表离去,贾探春最喜欢芭蕉,才叫“蕉下客”。而秋爽斋又有一处“晓翠堂”,就是赏芭蕉的地方。

秋爽斋贾探春房间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花梨大理石”与“梨花”一样代表离去。“笔如树林一般”,隐喻了“林”。

潇湘馆和秋爽斋有共同的“凤”与“梨”,还有黛玉和探春的隐喻,这是二人纠缠的开始。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第三十七回,贾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众人取名号时,贾探春的“蕉下客”遭到林黛玉调侃,指出她是“蕉叶覆鹿”的那只鹿。

贾探春也不客气,反口送给林黛玉一个名号“潇湘妃子”。

二人将湘妃竹、芭蕉的名称套用,并补充了潇湘馆、秋爽斋陈设的伏笔。

关键在于潇湘妃子,除了契合潇湘馆之外,历史上的潇湘妃子不是一人,而是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的共称。

当初尧帝有二女娥皇女英同嫁舜帝。姐姐娥皇为主,妹妹女英为媵。二女同嫁一夫。

贾探春给林黛玉取潇湘妃子,联系潇湘馆和秋爽斋的“凤”和“梨”,曹雪芹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就是在暗示林黛玉和贾探春日后二女同嫁一夫为“帝王妃”。

第四十回,贾探春房间的帐子上有蝈蝈、蚂蚱。随后林黛玉讥嘲刘姥姥是母蝗虫。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不知道《红楼梦》时代有没有“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说法,但曹雪芹无疑将林黛玉和贾探春的牵绊写成了类似的结局。二人“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第四十七回,平儿讲了一个“石呆·子逢冤失扇子”的故事。石呆·子无疑就是暗指贾宝玉,逢冤被害代表日后落难遭遇。“失扇子”代表失散、分离。

重点在石呆子被夺去的二十把扇子分别为“湘妃、玉竹、麋鹿、棕竹”。湘妃就是潇湘妃子林黛玉,麋鹿就是蕉下客贾探春。

石呆·子的故事,清楚无误地揭示出贾宝玉日后与林黛玉和贾探春“失散”,源于一场逢冤被害,与贾家末日有关。

而林黛玉和贾探春因此而同时离开,贾宝玉与之双双失散。

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签,是指众人的姻缘。

贾探春抽到了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当时众人就调侃她日后得贵婿做王妃。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要注意“日边红杏倚云栽”的下一句是“芙蓉开在秋江上”。杏代表侥幸,芙蓉是莲,代表可怜。

偏偏林黛玉就掣得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是昭君出塞嫁去匈奴做王妃的故事。

贾探春的杏花签预示她做王妃,结合判词嫁去了海外异国。

林黛玉的芙蓉花签预示她远嫁异国,像王昭君、潇湘妃子那样为“帝王妃”。

至此,贾探春和林黛玉的姻缘线索重叠。结合以上线索就知道贾探春判词图画两个人放风筝预示二人清明前后出嫁后一去不归,黛玉不久去世,只剩贾探春孤悬海外掩面而泣。

第七十回,林黛玉作《桃花行》倾诉离情别意后,众人又作《柳絮词》还是离情别意,关键在随后的潇湘馆放风筝。

林黛玉的美人风筝都飞走了,贾宝玉的美人风筝却说什么飞不起来追不上。代表宝黛不能双宿双飞。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贾探春的凤凰风筝偏偏被另一只凤凰风筝“有凤来仪”缠住后,又飞来一只双喜字风筝缠住,挂着响鞭一同飞去。

看过上面众多线索的已经不用解释“凤、梨、风筝、二女同嫁”这些线索了吧!

林黛玉和贾探春最终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等待她们的却是不同的命运。

林黛玉很快泪尽而亡,埋骨异国。印证“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死前,只有探春陪伴。

贾探春却因林黛玉之死而获益,受到国王宠爱,生下王子母凭子贵。等于重复了娇杏的命运。

第二回脂砚斋批语也作了伏笔。【甲戌眉批:好极!(娇杏)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相映射。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

林黛玉和贾探春,就像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当然,根据贾探春和贾宝玉合作《柳絮词》,以及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承诺要“变个大王八,在林黛玉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后,去她坟前驮碑一辈子……”

可以肯定出家后的贾宝玉,是出海找到了妹妹贾探春,最后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

而贾探春日后漫长的人生里,又送走了哥哥贾宝玉,一直陪着“他们”直到终老。

以上,是君笺雅侃红楼推演的贾探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最终结局。

文|君笺雅侃红楼

觉得文章不错,请帮忙点赞,收藏,若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持续更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