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变而通之以尽利,永保改革开放的精神

作者:李多善

---与余国松老师对话录(二)

昨天老婆一起去合肥兴园社区,经过余国松老师所住的小区,我用手指着一栋楼和老婆说:那栋楼的一楼就是余老师的家,现在他不在了,我也没有人请教学习了。老婆说:再找一个呀,你认识那么多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难道没有能和余老师一样水平的人?我说:可能应该有吧,但是谁能够像余国松老师一样对我毫无保留、真心指导呢?是的,也许有很多知识水平和余老师一样的人,甚至还有很多比他更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但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夜晚,我一个人独自思索,回忆着和老师的许多次对话,觉得应该记录下来,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有意义的,至少在记录的时候可以再琢磨琢磨一些之前不懂的地方,“温故而知新”。

记得有一次我问余老师:《易经》的“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句话怎么理解?

老师说:你看美国和叙利亚打仗了,用《易经》的话说这是一个“象”,用现代语言说这是一个“事件”,是“具象”的存在。“象”给人们展现的“是什么”,比如我们常常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这个“是”是就“象”来说的,这个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也就是“形而上学”的。《易经》是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这个是中国传统文化观。“立象尽意”是通过“象”见到、知道、明白事物的“本意”,不是仅仅只是就现象而论现象,要“尽意”。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说,“象”也就是世界万事万物,一切的经验世界都是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辩证法也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也就是“尽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以无论是用《易经》的传统文化的“立象以尽意”的思想,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都会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象”,也就是这个现象是“从哪里来”的,也会问一问这个现象会怎么演变,最终会有什么结果,也就是“到哪里去”。

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和辩证法的观念都主张从现实现象的“存在”入手,分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执其两端而用中”。

任何一个“象”(存在、事物……所有的经验世界)都是“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前提,任何“现象”的发展也都有其“边界”,一旦“现象”的发展超过其边界,则这个“现象”就会灭亡消失。这个就是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会用传统文化思想和辩证法来认识现实,指导生活,学习科学技术,就知道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一定要懂得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个就是《易经》说的“变而通之以尽利”,这个用现代语言说要懂得运用“范式转换”。

只有在自我肯定的同时具备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能力,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拥有“开放的心胸”,才能够不断的可持续的进步,也就是才能够“尽利”,这个我想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

孔子说“吾有知乎,无知也,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就是谦虚不自满,就是懂得自我肯定的同时能够自我批判否定。所以说辩证唯物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点是和《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你问的那句话是回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如果说“唯书本、唯经验”以为可以“尽言、尽意”,那就是“本本主义”,就是“执一不化”,这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是区别“形而上学”的关键。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形而上学”是没有意义的,从独立、静止的依据“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说是合理的,是必要的。但世界万事万物的“象”都是有局限的,有条件的,展开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超过了“象”存在的条件时,这个“象”就会产生变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象”,有个西方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存在的前提条件变化了,这个“象”就变化了。

自我批判否定,就是古人说的“随时而中”,这个“时”就是存在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彻底自我批判否定,突破原来“象”的限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个就是“变卦”,也就是“范式转换”,如果“执一不化”,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随时而中,原来的“象”就会彻底消失,不能够进行“范式转换”,不能够“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个就是固化和封建必然带来落后,而改革开放必然带来繁荣和发展,也就是“变而通之以尽利”。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为什么“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哉”?虽然是“小人哉”但是也可以“为次士”。

因为不懂“随时而中”,不知道“与时消息”,不懂变化,不能“变而通之以尽利”,但是能够把独立、片面、局部、某一科、某一个“象”弄明白,完成好,坚守住,这个也是“择善而固执之”,也是“诚之者”!

古人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和行的问题一直都是大问题,不能“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要“知行合一”,辩证统一。

认识的问题,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存在的“象”的判断,也就是认清这个“象”是什么。判断客观世界的存在,认识“万事万物”、“具象存在”,是人在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是古人说的“格物致知”,现在有句话说:认知决定命运,格局决定命运。要想真正地看得到社会“万事万物”的真相,就必须在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把影响认识客观事物事实的主观因素给去除掉,能够真正做到“看什么是什么”,而不是“我认为是什么”,只有去掉这个主观的影响,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格物致知”。

“看山是山”是第一个阶段,明白这个“象”是什么,知道这个世界有”山“这个“存在”。“看山不是山”这是第二阶段,也就是懂得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道理,也就是“变而通之”。“看山还是山”是第三个阶段,懂得“日日新,又日新”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范式转换”,是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否定的矛盾运动的发展结果,是超越第一阶段的结果。

那么怎么做到去除主观影响,能够“看山是山”呢?古人说“诚意正心”,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修养磨练,学会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养成良好的客观理性思维,这个就是“诚意正心”。能够做到“心正意诚”自然可以客观理性的认清世界“万事万物”,就可以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可以具备穿透性了,可以达到“立象尽意,变而通之尽利”的客观公正了,就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也就是“求真”。

“格物致知”具备客观理性的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能力,拥有了认识世界是什么的世界观,你就可以面对这个世界知道“应该怎么办”。如果说认识世界必须依据客观理性的外在尺度标准,不能有一点主观,那么“应该怎么办”的自我价值观就必须服从主观和内在的价值标准,也就是“遵从内心”,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现在有一个观念“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学会选择很重要。有人说我喜欢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人说我赞同墨家的“兼爱非攻”,有的人说我就想学老庄的“无为逍遥”……这个都是你自己的主观选择,也就是“求善”。

求真必须“实事求是”,求善必须遵从自己的内心,当然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非此即彼那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所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是统一的。你们年轻人一定要懂得“变而通之以尽利”的改革开放的精神,一定要永远保持改革开放的精神,只要永远保持改革开放的精神,就能持续发展进步,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一定可以实现。(李多善随手记)

变而通之以尽利,永保改革开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