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而通之以盡利,永保改革開放的精神

作者:李多善

---與餘國松老師對話錄(二)

昨天老婆一起去合肥興園社群,經過餘國松老師所住的小區,我用手指着一棟樓和老婆說:那棟樓的一樓就是餘老師的家,現在他不在了,我也沒有人請教學習了。老婆說:再找一個呀,你認識那麼多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難道沒有能和餘老師一樣水準的人?我說:可能應該有吧,但是誰能夠像餘國松老師一樣對我毫無保留、真心指導呢?是的,也許有很多知識水準和餘老師一樣的人,甚至還有很多比他更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但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夜晚,我一個人獨自思索,回憶着和老師的許多次對話,覺得應該記錄下來,這對于我來說應該是有意義的,至少在記錄的時候可以再琢磨琢磨一些之前不懂的地方,“溫故而知新”。

記得有一次我問餘老師:《易經》的“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系辭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這句話怎麼了解?

老師說:你看美國和叙利亞打仗了,用《易經》的話說這是一個“象”,用現代語言說這是一個“事件”,是“具象”的存在。“象”給人們展現的“是什麼”,比如我們常常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不是什麼就不是什麼”,這個“是”是就“象”來說的,這個認識是表面的、膚淺的、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也就是“形而上學”的。《易經》是講“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這個是中國傳統文化觀。“立象盡意”是通過“象”見到、知道、明白事物的“本意”,不是僅僅隻是就現象而論現象,要“盡意”。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說,“象”也就是世界萬事萬物,一切的經驗世界都是發展的、全面的、聯系的,辯證法也是通過現象看本質的,也就是“盡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是以無論是用《易經》的傳統文化的“立象以盡意”的思想,還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都會分析為什麼會産生這個“象”,也就是這個現象是“從哪裡來”的,也會問一問這個現象會怎麼演變,最終會有什麼結果,也就是“到哪裡去”。

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和辯證法的觀念都主張從現實作象的“存在”入手,分析“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隻有這樣才能夠“執其兩端而用中”。

任何一個“象”(存在、事物……所有的經驗世界)都是“産生、發展、滅亡”的過程,任何“現象”的産生都有前提,任何“現象”的發展也都有其“邊界”,一旦“現象”的發展超過其邊界,則這個“現象”就會滅亡消失。這個就是孔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學會用傳統文化思想和辯證法來認識現實,指導生活,學習科學技術,就知道在自我肯定的同時一定要懂得自我批判自我否定,這個就是《易經》說的“變而通之以盡利”,這個用現代語言說要懂得運用“範式轉換”。

隻有在自我肯定的同時具備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能力,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擁有“開放的心胸”,才能夠不斷的可持續的進步,也就是才能夠“盡利”,這個我想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精神。

孔子說“吾有知乎,無知也,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就是謙虛不自滿,就是懂得自我肯定的同時能夠自我批判否定。是以說辯證唯物主義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這點是和《易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一緻的。你問的那句話是回答“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如果說“唯書本、唯經驗”以為可以“盡言、盡意”,那就是“本本主義”,就是“執一不化”,這一點辯證唯物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緻的,是差別“形而上學”的關鍵。

當然我們并不能說“形而上學”是沒有意義的,從獨立、靜止的依據“象”的性質而展開的各個領域中說是合理的,是必要的。但世界萬事萬物的“象”都是有局限的,有條件的,展開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超過了“象”存在的條件時,這個“象”就會産生變化,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象”,有個西方哲學家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存在的前提條件變化了,這個“象”就變化了。

自我批判否定,就是古人說的“随時而中”,這個“時”就是存在的前提條件發生了變化就必須徹底自我批判否定,突破原來“象”的限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階段,這個就是“變卦”,也就是“範式轉換”,如果“執一不化”,不能夠與時俱進,不能随時而中,原來的“象”就會徹底消失,不能夠進行“範式轉換”,不能夠“更高品質的發展”,這個就是固化和封建必然帶來落後,而改革開放必然帶來繁榮和發展,也就是“變而通之以盡利”。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為什麼“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哉”?雖然是“小人哉”但是也可以“為次士”。

因為不懂“随時而中”,不知道“與時消息”,不懂變化,不能“變而通之以盡利”,但是能夠把獨立、片面、局部、某一科、某一個“象”弄明白,完成好,堅守住,這個也是“擇善而固執之”,也是“誠之者”!

古人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知和行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問題,不能“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要“知行合一”,辯證統一。

認識的問題,是人的主觀意識對于客觀存在的“象”的判斷,也就是認清這個“象”是什麼。判斷客觀世界的存在,認識“萬事萬物”、“具象存在”,是人在社會生活必須具備的能力,也就是古人說的“格物緻知”,現在有句話說:認知決定命運,格局決定命運。要想真正地看得到社會“萬事萬物”的真相,就必須在觀察認識客觀世界的時候把影響認識客觀事物事實的主觀因素給去除掉,能夠真正做到“看什麼是什麼”,而不是“我認為是什麼”,隻有去掉這個主觀的影響,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格物緻知”。

“看山是山”是第一個階段,明白這個“象”是什麼,知道這個世界有”山“這個“存在”。“看山不是山”這是第二階段,也就是懂得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道理,也就是“變而通之”。“看山還是山”是第三個階段,懂得“日日新,又日新”的結果,這個結果是“範式轉換”,是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否定的沖突運動的發展結果,是超越第一階段的結果。

那麼怎麼做到去除主觀影響,能夠“看山是山”呢?古人說“誠意正心”,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習,修養磨練,學會控制自己的主觀情緒,養成良好的客觀理性思維,這個就是“誠意正心”。能夠做到“心正意誠”自然可以客觀理性的認清世界“萬事萬物”,就可以不被表面“現象”迷惑,可以具備穿透性了,可以達到“立象盡意,變而通之盡利”的客觀公正了,就能夠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也就是“求真”。

“格物緻知”具備客觀理性的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能力,擁有了認識世界是什麼的世界觀,你就可以面對這個世界知道“應該怎麼辦”。如果說認識世界必須依據客觀理性的外在尺度标準,不能有一點主觀,那麼“應該怎麼辦”的自我價值觀就必須服從主觀和内在的價值标準,也就是“遵從内心”,這是一個選擇的過程,現在有一個觀念“選擇大于努力”,是以學會選擇很重要。有人說我喜歡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人說我贊同墨家的“兼愛非攻”,有的人說我就想學老莊的“無為逍遙”……這個都是你自己的主觀選擇,也就是“求善”。

求真必須“實事求是”,求善必須遵從自己的内心,當然主觀和客觀是辯證統一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非此即彼那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也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精神。是以“格物緻知”和“誠意正心”是統一的。你們年輕人一定要懂得“變而通之以盡利”的改革開放的精神,一定要永遠保持改革開放的精神,隻要永遠保持改革開放的精神,就能持續發展進步,中國的偉大複興就一定可以實作。(李多善随手記)

變而通之以盡利,永保改革開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