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冲突或波及芯片、汽车原材料供应链,中国车企中长城所受影响可能最大

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升温,大众汽车、雷诺汽车和诺记轮胎等在该地区开展业务的欧美车企纷纷宣布停产或转移产品线计划。中国车企方面,在该地区销量较高的长城汽车(601633.SH)对外回应,俄乌冲突对该公司俄罗斯工厂的生产与销售不会产生影响;乌克兰出口业务短期内可能会受一些影响,但长期来看没有问题。吉利汽车(00175.HK)、奇瑞汽车等在地区开展业务的中国车企尚未对此表态。

除了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汽车销售外,欧美对俄罗斯进行新一轮经济制裁,加剧了卢布的价格波动;氖、钯等重要原材料的国际供应或受较大影响,进而推高汽车制造成本,给汽车产业动荡。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风险也带来了机遇,部分欧美日韩车企在俄乌或将受到较大影响,而原本在当地有一定用户基础的中国汽车品牌可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俄乌冲突或波及芯片、汽车原材料供应链,中国车企中长城所受影响可能最大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苏梅市激烈交火。图据IC photo

欧美多家车企宣布停产或转移产品线计划

本轮俄乌冲突,最受影响的是欧洲大几家汽车制造商。

欧洲企业协会(AEB)数据显示,在俄罗斯汽车市场,2021年雷诺-日产-三菱(包括伏尔加)市占率达到38%,其中伏尔加占据22.4%;此外,现代汽车集团约为19%,大众汽车集团为9.5%,丰田汽车(包括雷克萨斯品牌)为8.6%。2021年,俄罗斯销量最高的25款汽车中,有12款来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6款来自现代汽车集团,4款来自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丰田、雷诺-日产和Stellantis均在俄罗斯建有工厂,雷诺更是控股着俄罗斯最大汽车生产商伏尔加。

路透社消息,2月25日,大众、雷诺以及轮胎制造商诺记轮胎在内的数家公司宣布了暂停或转移制造业务的计划。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表示,由于在乌克兰生产的零部件迟迟不能到位,两家德国工厂将停产几日;法国雷诺公司表示,由于零部件短缺和运输困难,将在接下来一周暂停位于俄罗斯的汽车组装厂的一些业务;芬兰轮胎制造商诺记轮胎表示,正在将一些关键产品线从俄罗斯转移到芬兰和美国,以应对俄罗斯可能面对的进一步制裁;克莱斯勒俄罗斯公司的车辆运营协调负责人亚历珊德拉·杜布罗夫斯卡娅近日向媒体表示,冲突已对东欧的汽车物流成本造成了影响。

梅赛德斯-奔驰、Stellantis、韩国现代均表示,会密切关注俄乌局势的走向。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称,“如果西方制裁干扰我们在俄罗斯生产,公司将准备把这些生产转移到其他工厂,或者我们就自己做出限制”;韩国现代方面则表示,俄乌危机可能导致经济萧条和卢布贬值。

部分欧美车企还担心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影响。奔驰发言人日前在给媒体的一份邮件中称,“在与俄罗斯的商业活动中,我们也会考虑制裁的因素”;伏尔加首席执行官Nicolas Maure日前宣布,伏尔加已经开始寻找芯片供应替代方案,以防俄罗斯被欧美制裁经济。

中国汽车品牌受到的影响几何?

目前,中国有超过10家车企在乌克兰展开汽车销售业务,俄罗斯更是中国车企重要的出口国。2021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的总销量达到11.57万辆,市场份额增至近7%。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正式销售始于2004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08年-2014年,俄罗斯一直位列中国汽车出口量国家榜的前四,2016年-2019年排名略有下降,2021年俄罗斯是大陆的第三大整车出口国。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品牌汽车目前以在国内组装的出口为主,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有限。

具体到品牌,在俄乌地区销量规模较大的中国车企主要是长城、吉利和奇瑞。2021年,长城哈弗和奇瑞在俄罗斯分别以39126辆和37118辆,同比增长125%、224%的成绩,排在俄罗斯汽车销量榜第十二位及十三位;吉利汽车品牌则凭借24587辆的销量、同比增长59%的表现,排名第十七。

长城汽车是首个在俄罗斯市场建设具备四大工艺工厂的中国汽车品牌,其在图拉建有工厂,实现了大部分车型在图拉工厂的本土化生产,并拥有118家销售服务网络。2021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及周边市场销量突破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在俄罗斯当地市场销售新车3.9万辆,同比增长125%,蝉联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目前,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保有量超18万辆。

俄乌冲突或波及芯片、汽车原材料供应链,中国车企中长城所受影响可能最大

2021年9月6日,慕尼黑车展(IAA)媒体日,媒体记者在长城汽车WEY品牌展台前参观。图据视觉中国

长城汽车早在2004年就进入了乌克兰市场,其在2007年与乌克兰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亚特兰特-M公司合资成立组装厂。近年来也一直面向乌克兰出口。

2022年,长城汽车计划深耕俄罗斯市场。此次俄乌冲突,长城汽车在中国车企中受到的影响可能最大。

2月24日,长城汽车证券部对媒体称,俄乌冲突对该公司俄罗斯工厂的生产与销售不会受到影响;乌克兰出口业务短期内可能会受一些影响,但长期来看没有问题。

俄罗斯2013年便成为吉利最大的出口市场。目前,吉利向俄罗斯推出了星越、缤越、博越以及博越Pro四款车型,2022年计划在俄罗斯再推出2款新车。

乌克兰是吉利汽车除俄罗斯之外的第二大海外销售市场。2008年,吉利在乌克兰销量达到1.4万辆,与合作伙伴在当地拥有19个吉利销售中心。2013年,吉利汽车在乌克兰销量超过1.5万辆。

对于俄乌冲突是否影响吉利汽车海外业务,吉利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官方的声音”。不过针对卢布近期大幅贬值,吉利汽车表示公司对俄贸易有做套期,对冲了汇兑风险。

俄罗斯贡献了奇瑞13.7%的海外销售,可见俄罗斯是奇瑞一大重要的海外市场。瑞虎7 Pro以14112辆成为2021年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车型。

目前奇瑞方面尚未对俄乌冲突的影响作出回应。

汽车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表示,风险也带来了机遇,部分欧美日韩车企在俄乌或将受到较大影响,而原本在当地有一定用户基础的中国汽车品牌可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对供应链、运输、汇率方面肯定有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可能是个机会。”

或影响芯片、汽车原材料供应链

俄乌冲突除了直接影响车企的生产和销售外,也可能会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较大影响。

据了解,乌克兰是惰性气体氖气的主要出口国,供应全球将近70%的高纯氖气。美国90%的氖由乌克兰供应。而氖气在芯片制造领域至关重要。

美国半导体大厂美光近日称,公司所使用的氖等部分惰性气体来自乌克兰,公司将会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并希望局势能够缓和。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此前也表示,该公司正在为其工厂使用的少量氖气寻找其他来源,以防止供应受到俄乌冲突影响。

据市场调研公司集邦咨询分析,俄乌冲突加剧可能扰乱氖气供应,但从短期看不会造成全球芯片生产彻底瘫痪。只是国际市场氖气供应减少,可能导致氖气价格上涨,进而导致芯片制造成本增加。

资料显示,在2015年俄乌冲突期间,氖气价格一度暴涨,由当年初的每立方米750元暴增至7月中旬的每立方米2.5万元。

俄罗斯是钯、镍、铝等金属材料的输出大国。俄罗斯生产的钯约占全球产量的40%,镍矿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约9%,俄罗斯供应的铝约占美国总进口的10%。

钯金普遍用于汽车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中,用来净化尾气,汽车行业对钯金的需求占到全球总需求的85%。镍是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制造的上游关键原料,在动力电池中主要用于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铝是当前汽车产品主要用材中除钢以外占比最大的材料之一。

据外媒报道,由于俄乌局势升级,伦敦市场铝价上涨至创纪录的高位,而镍价飙升至逾10年来最高水平。钯金期货价格2月24日盘中触及每盎司2721美元,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价。

市场调研公司集邦咨询25日发表报告称,尽管现阶段俄罗斯的镍产品出口暂不受影响,然而如果俄乌关系持续恶化,短期内可能影响全球镍供应,推升镍价上涨,并进一步拉升终端如电动车产业的成本压力。

欧美多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目前多集中在金融领域。有分析称,对俄制裁进一步扩大,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禁止上述物资出口。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责编 任志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