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业30周年纪念

1992年2月24日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整整30年。

随便选几部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吧——

从业30周年纪念

《决斗在网络》。短篇科幻小说。原载《科幻世界》1996年第3期。此系收入“改革开放40年文学丛书”《科幻文学》卷。作家出版社。2019年1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视觉的冲击”丛书。科幻电影评介。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去取一条胳膊》。短篇科幻小说。原载《科幻世界》2002年第9期。此系收入英文版《路灯》(PATHLIGHT)。外文出版社。2013年4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网络游戏联军》。科幻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8月。此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2017年6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时空死结》。科幻小说集。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1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机器人托尼》。科幻绘本。明天出版社。2019年5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郭光灿传》。院士传记。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

从业30周年纪念

《炸进时间漩涡》。科幻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

——劳动者最光荣!

附:

点滴回忆

星河

计划出一套中短篇科幻小说集,共计100多篇100万字。我在自序里写道——

首先这不是我的作品全集,这一百万字只是符合以下条件的科幻中短篇——正式刊发于各种报刊(相对于网络,当然这种我几乎没有)的科幻作品。

仅限于中短篇,不算长篇单行本——那应该篇幅更多。

仅限于非少儿科幻,不算少儿科幻——那应该篇幅更多。

仅限于科幻作品,不算科普作品——那应该篇幅更多。

仅限于科幻小说,不算科幻理论、评论、随笔等等(我还发表过纯小说甚至诗歌)——那应该篇幅更多。

仅限于文学小说,不算各种脚本剧作(动漫、影视)——那应该篇幅更多。

吹完牛认真想想,还是有些交叉,比如少儿科幻与单行本、单行本与作品集都有重叠,上述罗列不免有些夸大。……

一般来说,发表于1996年的《决斗在网络》算是我比较有影响的一篇科幻小说,但这篇作品问世时我已经“从业”四年。第一篇作品《以刚胜柔》发表于1992年。

因为报社限定了字数,即便小说也只能是千字文,所以精心构思了一番,字斟句酌地写出来。那时没有电脑,所有稿件全凭手写——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年。记得那段时间很多作家都在纠结是否换“笔”,而我却期望立刻用上电脑。

这是因为我的创作方式与很多作家不同,哪怕是一篇短文我也不喜欢从头写到尾,更愿意将所有资料堆积起来,然后摊开来一点点处理。我往往不是从开头而是从中间甚至结尾写起,同时会反复修改,而电脑的各种功能显然对这种方式十分友好。在尚无电脑时,我甚至会把写满句子的碎纸片摆在床上拼来拼去。我曾就这种创作方式做过一个比喻:有人的写作方式是织布型——今天织三米,明天织五米,每天都可以告诉你他的工作进度;但我不行,我自命是雕塑型——先把一团材料堆在这里,然后一点点细化,今天能看出头部概貌,明天能看到五官显现,但是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无法界定工作完成到了什么程度,永远不知道最终的成品是什么模样。

那时对科幻文学的认识,还是严格局限于必须有一个超强的科学基础。所以在有限的篇幅里,除了铺陈小说的各种元素,还考虑到十分具体的科技可行性,令其在工程方面无懈可击。题目则脱胎于成语“以柔克刚”,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此前投稿不多,全都石沉大海,也未曾收到过什么退稿或通知。这次接到报社的一个长信封,敏感地意识到里面一定是样报。

后来又写了第二篇,类似的背景与科技,虽然没能再发,但还是被编辑找去约谈。那位编辑姓安,由于音序的关系,他的名字在我的电脑通讯录里一直名列前茅。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虽说勤奋,但也贪玩,所以长篇寥寥。另外当时只有少儿社出版科幻,为数不多的几部科幻长篇也都出自少儿社,其实有些未必适于少儿读者。在出与不出之间也是反复纠结——想要有所表达,语言与思想又遭局限。

还是中短篇写得较多。当时刊载科幻的杂志很少,大多属于科普刊物,是以篇幅都有限制。惟一的专业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可以宽限到两万字,此外我在《知识就是力量》主持科幻专栏那段时间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总之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单纯依靠文学创作,维持生计,图谋发展,从温饱走向小康,满足了所有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一步步走过了人生几十年的时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那篇微型处女作发表于1992年2月24日——所以眼下,正值本人从业30周年之时。

——原载《科普时报》2022年2月25日。题目被改为《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诞生记》。此为未删节原文。

从业30周年纪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