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龙宇是一个穿戴独特的男青年。他右手戴着银手镯,脖子上系着有刺绣的灰色围巾,显得十分别致。

和他的穿戴一样别致的是其公司的产品。“我们的苗绣产品应用场景很多,你看这面背景墙,就是把苗绣应用到室内装修上,深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龙宇指着一面苗绣图案的背景墙说。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苗绣产品在背景墙的应用

龙宇从小对苗绣十分喜爱。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其母亲龙禄颖创办的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做运营总监。

2016年,他和母亲一样,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加非遗研修班。通过研修,龙宇在设计和经营理念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龙禄颖与儿子龙宇

“苗绣是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一定是苗绣产业的发展方向。”龙宇和母亲龙禄颖有着共识。

如何把“传统工艺”转化成“创新工艺”,公司与清华美院、贵州民族大学合作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引进现代高端机绣,实现传统民族工艺制作与现代工艺有机结合,让苗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舞水云台公司部分厂房

走进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不停运转,一针一线、飞速运转,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在现代机器的运作下渐渐生成。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舞水云台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在生产

“这些图案都是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联动,聘请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归国设计师团队设计的,既有传统元素也结合了现代人审美,市场反响很好。”龙禄颖说。

即便如此,传统手工苗绣也依然是舞水云台公司一项重要业务。龙禄颖认为,要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必须在保障手工生产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达到相对的“标准化、产业化”。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舞水云台创始人、省级非遗传承人龙禄颖指导绣娘刺绣

为达到这个目标,公司与省内有关高校合作,不断加强对绣娘的技能培训,培养和储备了上千名刺绣人才,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和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舞水云台公司生产车间里,绣娘们正在刺绣

绣着精美图案的围巾、服装、物件,陈列在公司的展示厅里,美观精致,让人过目难忘、爱不释手。这些产品有着唯一性,价格也相对高昂,很多都作为出口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目前,公司拥有“蝴蝶妈妈”“舞水云台”“锦绣黔呈”3个品牌商标和34个国家专利产品,2021年实现产值2464万元。

“四新”“四化”微镜头|两辈人的苗绣

舞水云台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

“舞水云台”的名字取自施秉的舞阳河和云台山,意寓依山傍水,发展家乡民族文化,促进群众共同富裕。龙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点赞苗绣,为公司做大做强苗绣产业增添了信心和动力。“越干越觉得有希望、有前途。”

苗绣既是文化也是产业!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和“四新”“四化”东风,龙禄颖、龙宇母子两辈人共同努力,赋予苗绣新的活力,不仅继承弘扬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正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编辑 胡岚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