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素有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古代女性文人中确实无人能及,出生于书香门第,藏书世家,自小就被文学的熏染,婚后与丈夫同样致力于文学事业,更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少年生活条件优越,婚后夫妻琴瑟和鸣,又善于写词,有着超人的文化底蕴,是一位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女性。
但后人只知她的风光无限,但却不知她的晚年却落了个悲凉,正如早期她写的词“凄凄惨惨戚戚”,何其凄惨,这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不妨往下看看。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金人南下入侵,宋微宗以及宋钦宗被俘,康王赵构改年号,新建都于南京,南宋开始,这段时间,是宋朝局势动荡剧烈的时刻,李清照时年44岁。
没有国哪有家,社会一片凄惨,李清照也被迫南下流亡,在南下的这段颠沛流离的时刻,丈夫身亡,可谓是雪上加霜,愁云惨淡!悲痛之中也只能继续南下,自此以后李清照被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无情的折磨。
中途经历了亡夫、文物丢失、再嫁错人、造牢狱之灾,在国破家亡的乱世中,加一起给人是何种的绝望,但这并没有磨灭李清照的生存意志,反而在文学创作上更加热情高涨!
在金华期间,遂作有一词,感叹辗转漂泊、国破家亡的悲惨身世,道出了晚年李清照的悲惨人生,此词即为《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从全词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内心极度的苦闷和忧愁。
物是人非,表达了丈夫的离世,对其打击最重,每每睹物思人,人不在,内心极度的哀伤,万事皆休,可以感受到李清照有那种一走了之,再无红尘的寂寥之情。
欲语泪先流,那种悲痛,完全说不出了,指的是丈夫离世,南下流亡这段悲凉日子,用情至深额,感人肺腑。
后半文,主要是讲述了现在的处境,经过了这么多事,游春也好,泛舟也罢,心中唯有愁,愁是李清照后半生的真实写照。
对一个才华横溢,千古难得一见的女才子,凄惨的晚年貌似是对她的不公平,可这能怎么办,但逢乱世,又有多少人能有个完整的家和一个安稳的生活,不禁感叹若是生在和平年代该有多好,但时也命也,若是不恰逢乱世,也许也难有后世的影响。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李清照被评价为千古第一才女,其实还真不为过,读过古诗词的人都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诗词,基本都是男性的,一个女性能流传下来多首名句实属难得,更为难得的是,在封建时代,一位女性能发光一猜,没有超众的能力,我想起没有其他的方式能说明这个原因。
唯美的开始,发光发热的过程,带有一个悲凉的结局,或许就是李清照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