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為何晚年如此悲涼,讀完這首詞無不讓人心酸

作者:文史小飛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素有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古代女性文人中确實無人能及,出生于書香門第,藏書世家,自小就被文學的熏染,婚後與丈夫同樣緻力于文學事業,更是在文學創作方面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少年生活條件優越,婚後夫妻琴瑟和鳴,又善于寫詞,有着超人的文化底蘊,是一位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女性。

但後人隻知她的風光無限,但卻不知她的晚年卻落了個悲涼,正如早期她寫的詞“凄凄慘慘戚戚”,何其凄慘,這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麼,才導緻了這樣的結果呢?不妨往下看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為何晚年如此悲涼,讀完這首詞無不讓人心酸

宋欽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也是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金人南下入侵,宋微宗以及宋欽宗被俘,康王趙構改年号,建立都于南京,南宋開始,這段時間,是宋朝局勢動蕩劇烈的時刻,李清照時年44歲。

沒有國哪有家,社會一片凄慘,李清照也被迫南下流亡,在南下的這段颠沛流離的時刻,丈夫身亡,可謂是雪上加霜,愁雲慘淡!悲痛之中也隻能繼續南下,自此以後李清照被颠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無情的折磨。

中途經曆了亡夫、文物丢失、再嫁錯人、造牢獄之災,在國破家亡的亂世中,加一起給人是何種的絕望,但這并沒有磨滅李清照的生存意志,反而在文學創作上更加熱情高漲!

在金華期間,遂作有一詞,感歎輾轉漂泊、國破家亡的悲慘身世,道出了晚年李清照的悲慘人生,此詞即為《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為何晚年如此悲涼,讀完這首詞無不讓人心酸

從全詞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内心極度的苦悶和憂愁。

物是人非,表達了丈夫的離世,對其打擊最重,每每睹物思人,人不在,内心極度的哀傷,萬事皆休,可以感受到李清照有那種一走了之,再無紅塵的寂寥之情。

欲語淚先流,那種悲痛,完全說不出了,指的是丈夫離世,南下流亡這段悲涼日子,用情至深額,感人肺腑。

後半文,主要是講述了現在的處境,經過了這麼多事,遊春也好,泛舟也罷,心中唯有愁,愁是李清照後半生的真實寫照。

對一個才華橫溢,千古難得一見的女才子,凄慘的晚年貌似是對她的不公平,可這能怎麼辦,但逢亂世,又有多少人能有個完整的家和一個安穩的生活,不禁感歎若是生在和平年代該有多好,但時也命也,若是不恰逢亂世,也許也難有後世的影響。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為何晚年如此悲涼,讀完這首詞無不讓人心酸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對于李清照被評價為千古第一才女,其實還真不為過,讀過古詩詞的人都知道,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詩詞,基本都是男性的,一個女性能流傳下來多首名句實屬難得,更為難得的是,在封建時代,一位女性能發光一猜,沒有超衆的能力,我想起沒有其他的方式能說明這個原因。

唯美的開始,發光發熱的過程,帶有一個悲涼的結局,或許就是李清照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