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轮驱动,全力构建思政课树人育才长效机制——以郑州一中思政课建设为例

作者:河南经济报

■吴建财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无可替代;而作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阶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直接得益于思政课,也直接关乎大陆教育成败的关键。“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关于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郑州一中始终不渝抓好思政课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更是以思政课为抓手,通过“1+3+N”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N”即一个目的、三项重点内容、N项工作体系。一个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项重点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目标,全力构建N项可持续、待完善、重实效的思政课工作体系。郑州一中结合高中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构建“发挥‘学校主阵地、家校主渠道、身边主带动、社会主行悟’各自功能,分别开展‘养成思政、合力思政、聚力思政、实践思政’系列思政课活动”等四方交融、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时时处处“以文化人”的N项思政课工作体系。

一是发挥学校主阵地功能,开展养成思政课活动。对全体老师紧扣“四有、四个引路人”进行全员师德培训,提升上好思政课的水平和能力;对政治课教师要求紧扣“六要”上好思政专项课。发挥语文、历史和地理教师的特长,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分别对学生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政融合课。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统筹安排和用好地方及学校课程加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分别有侧重地精心上好学科思政渗透课。利用学生社团上好思政体验活动课;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抓好“行走式”历练思政课。传承创新郑州一中“三风一训”,融合新时代最强音,形成特色鲜明的文明校园创建立体思政课。

二是发挥家校主渠道功能,开展合力思政课活动。办好家长学校,畅通线上线下家校交流沟通渠道,达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共识,提升全体家长育人本领,力争实现把“5-2”变成甚而超越“5+2”的思政课效果最大化。

三是发挥身边主带动功能,开展聚力思政课活动。身边人人争做或良师或益友或亦师亦友的好长者,正“家”之“源”,活“校”之“流”,润“生”之“心”;邀知名校友谈成功之道,聘英模好人讲初心使命,引导学生树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远大理想抱负,积极主动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培根铸魂方能取得思政课助力“生”之“行稳致远”的效果,形成“正源、活流、致远”的聚力长效工作格局。

四是发挥社会主行悟功能,开展实践思政课活动。依照新课改要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结合学生成长生涯课程规划实施,必然离不开社会这个广阔天地,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行知、知行、行中悟知、知验于行,循环往复、梯级攀升,定能实现实践思政课“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

“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立足学校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不断创造性开展工作,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作者系郑州一中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