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作者:真实的历史故事

【题记:本文为长篇传记式历史小说《前秦风云》第一部「氐族少年」第九章「枋头易姓」第四节】

【导读】

◇上节内容回顾:蒲洪父子派雷弱儿和李威出使东晋,去见参综朝政的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雷弱儿一行由水路经彭城、下邳、淮阴、广陵,渡江至京口,再从陆路前往建康。

◆本节内容简介:雷弱儿等抵达建康,受到秘密派驻建康的蒲安的接待欢迎。蒲安先向他们介绍建康的城垒,后又陪着李威等到宫城一带游览。江南的风土人情,令随行的二位小将眼界大开。

★故事发生时间:349年六月。地点: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李威和雷弱儿在京口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解开了前几天晋军在中渎水戒严的谜底。

原来,就在他们离开枋头的时候,后赵扬州刺史王浃在寿春归降东晋,建康方面立即令西中郎将陈逵开进寿春城。此事非同小可!果然,晋征北大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褚裒随即上表朝廷提请伐赵,他一面在京口宣布戒严,一面派前锋督护王颐之率军开赴彭城,紧接着又令督护麋嶷进据下邳。

虽说已有预感,但局势变化之快还是出乎雷弱儿的意料,他觉得事不容迟,赶紧雇了一辆车,一行人天刚蒙蒙亮就上路了。

京口到建康不到二百里路程,他们走的又是驿道,一天就赶到了。那位建康客商并没有白吃白喝,这几年他做的是官家的买卖,怀里揣有官府的文书,一路上他大包大揽,说李威等人跟他是一伙的,所以畅行无阻。进城后他还要帮着找到下家,被李威婉言谢绝。李威塞给了他一些细软,说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雷弱儿

经过打听,他们顺利找到了蒲安的住所。蒲安已提前获知家里要来人。他跟在枋头的兄长另有联系的渠道,这是属于外人无从知晓的秘密。见到雷弱儿和李威,蒲安欢天喜地。他是兄长放在建康的一枚闲子,蒲洪这些年并未交付他什么具体任务。他一个人在这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地方待着,不愁吃不愁穿,自然很是逍遥。估算来人该到了,前几天他将姘居的一个江南女子另外作了安顿。雷弱儿这次亲自出马,他知道有大事要干了。

略作寒暄,雷弱儿说明来意。按照他的想法,巴不得蒲安现在就去跟殷浩方面取得联系。蒲安告诉他,殷浩住在城外的西州城,那里是扬州刺史的衙署,现在这个时辰已经去不了那里。

“你说什么?他一个州刺史,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独自占了一座城?”雷弱儿听后大为惊讶。

蒲安笑着解释:“这里城多。最早的城垒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冶城(传说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尚不能确定),如今叫做西苑,相传吴国在此铸造兵器;接下来是越城,又称范蠡城,在今长干里,那里的长干寺很有名;楚灭越,又在江边的石头山(今清凉山,此时的长江就在山下)筑起了一座城,号称金陵邑,建康因此又名金陵;东吴时将其扩建,叫做石头城,因其扼守秦淮的入江通道,被视作建康的第一要塞;现今的建康城就是东吴的建业城,廓城周回二十里,里面的宫城又被称为台城。此外,东吴时还筑了一座丹阳郡城(在今南京武定桥东南地带)……”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南京历代城池分布示意图(作者自绘)

“你说的那座西州城在何处?”雷弱儿打断了蒲安的絮叨。

“在城西,靠近冶城。还有一座东府城,为丞相府邸,在城东。此二城均为晋朝修筑,用来拱卫京师。”蒲安回答。

“这么说还差不多呢!”雷弱儿望着李威,“我们北人长于马术和野战,他们南人则习于水战。我们从彭城一路过来,所见都是城垒。看来晋军所到之处必深沟筑垒,此举当为克人之短、扬己之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呀?”

“正是!此地三面环山且重重叠叠,外有大江,内有秦淮、青溪,又有众多的湖沼,很难用一座城围起来,故而分兵把守,互为犄角。这里不光城多,名字也不少,且跟南北相争有关。相传秦始皇东巡路过金陵邑,因随行方士说此处有‘王气’,遂下令更名秣陵。别看只有一字之差,却高下立分:金乃五行之首,秣则为牲畜用料!当年孙权自京口徙治秣陵,将其易名‘建业’。司马氏一统南北后,将其改回为秣陵,不久又分秣陵地置建邺。今名则是为了避晋愍帝名讳。这块秣马之地,如今反倒成了司马氏的避难之所!还有秦淮河,古名龙藏浦,后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为掐断此处的王气,便下令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引淮水通长江,故有秦淮之名。”李威说。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南京现状图

雷弱儿听后直摇头:“秦始皇既有如此好眼力,他自家的天下二世而亡,怎么看不见呢!”

既然正事办不成,大家便去洗了个澡。吃完饭天色尚早,苻产和苟辅提出想到大街上去转一转。雷弱儿乏了,再不想挪步,让蒲安陪着去,他自己躺在那张藤椅里面歇息。

从住处出来,蒲安询问:“你们想到哪里去?”

苟辅脱口应答:“去秦淮!”

李威扫了苟辅一眼,问道:“你为何想去那里呢?”

“听董荣和赵韶他们说,当今衣冠文物盛于江南,秦淮风流甲于海内,江左的名门望族多聚居在此,人文荟萃,风景也好!”答话的是苻产。看样子他们二人已经串通好了。

“哦,他们是这么说的吗?”李威笑了笑,“城外去不了,就在城里转转吧。既然到了人家天子脚下,那就不妨到宫城那边去看一看。安叔,可以吗?”

“我随你们的便!”蒲安嘴里说着,脚下已调转了方向,边走边作介绍:“建康宫城有二重,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八里。正南为大司马门,其后为端门。太极殿为正殿,十二开间,两侧有东西二堂。往北是显阳殿,东为含章殿,西为徽阳殿。里面有屋宇数千,都是成帝时新建的,此前的宫殿毁于苏峻之乱……”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南京东晋时期城图

李威一面听蒲安说话,一面留意着街上的行人和两侧的店铺。跟邺城胡汉相杂、种族众多不同,这里几乎清一色的汉人,偶尔也可见当是来自西域罽宾国的僧人。街边的店铺也是鳞次栉比,货物充盈,多为南方的出产,经营瓷器和茶叶的不少。能看出来,这里的商贸比邺城还要活跃。

苻产和苟辅的目光,很快被街上的男男女女所吸引。二人时而指指点点,时而交头结耳,一副少见多怪的模样。

也难怪两位小将感觉好奇,这南北之间的服饰,从头到脚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里的成年男子一律束发,然后有的加冠,有的扎着头巾——他们断不会辫发或者披发,因为那样就跟北方的“索头”为伍了;当下在北方流行的裤褶服,也就是上衣下裤,倒是也能见到,不过都将左衽变换成了右衽——更多的人则是宽衫大袖;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脚底下,北方人穿靴,这里无论男女踩的都是木屐——也有穿麻鞋的,那都是些力夫。

相比之下,女人们的穿着打扮跟北方的相通之处,要显得多一些,同样流行蔽髻云鬓,佩饰也是大同小异。虽说存在着上衣下裳的区别,但如今也在作兴上俭下丰,衣短裙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女子眉清目秀,肌肤白嫩,当下又是衣难遮体的盛夏时节,这些脚踩木屐,广袖翩飞, 长裾飘飘,婀娜多姿的南国佳丽,让苻产和苟辅看得眼花缭乱。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秀美的江南女子

李威的嘴边泛起一丝笑意,并非笑话两个年轻人,而是在笑他自己。他身上的这套衣服,是表妹苟氏特意赶做出来的,式样为当下北方汉人的服式,紧身窄袖。一旦跨过大江来到建康城,跟眼前这些褒衣博带的男人混杂在一起,就显得不入时了,一看就是外乡人。他想想觉得很是有趣。

这时,迎面走来了两个十七八岁的后生,居然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令苻产和苟辅目瞪口呆。

蒲安也抿嘴一笑,又向李威介绍脚下的这条大街:“此街名叫横街,西通西明门,东连建春门,北面就是宫城。大司马门是宫城的正门,就在前面不远,正对着南北向的御街。御街北出大司马门,南对宣阳门,城内长二里;出宣阳门再南行五里,就到了秦淮边上,那里有朱雀门和朱雀航,因此又被叫做朱雀大街。”

“运渎和潮沟在何处?”李威询问。

“运渎在城西,潮沟在北,青溪在东,运渎和青溪都是北连潮沟,南通秦淮。潮沟又与后湖(今玄武湖地带,因在城北,又称北湖)和前湖(今燕雀湖地带)相通。”

前秦风云:9、枋头易姓︳第四节:建康城来了几个北方的毛皮商人

李威

运渎和潮沟都是孙权当年动用人工开辟出来的,既通漕运又作护城河,青溪则是秦淮河的一条支流。李威知道,建康所需的粮食和其它货物,都是经由运渎输入。

回到住所,雷弱儿将李威拉到一边说了一会话。看出他又在为跟殷浩见面的事费神,李威笑着说:“大人此来无非送信,信到我们走人就是了。”

“你说得轻巧!”雷弱儿大不以为然,“我担心他紧盯不放,又怕自己言多有失。”

李威略作思忖后说:“那也不怕!嘴长在我们自己身上,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说。”

雷弱儿似乎还有话要说,可是想了想,又默不作声了。

上节:雷弱儿和李威重走“黄池路”

下节:南来北往的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