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作者:丈农尺

生一个孩子容易,但养一个孩子很难,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对此深有感触。这不仅体现在如今的农村年轻父母,普遍对孩子更加重视,而且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金钱花费上。

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国孩子的养育成本(0~18岁)的平均值,已经高达48.5万,仅次于韩国。从账面数据来看,国内农村生养孩子的花费要相对较少,可就群体反应来看,农村生养孩子的负担反而更大。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对此,很多已经晋升为父母的农村80后和90后,只能无奈地调侃,父母总是催促多生孩子,并称他们当年养育三四个孩子很容易,很难理解他们当下的处境。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只是新老两代人之间,在观念上的差距,但实际上却反映出农村的生活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为何说关于生孩子,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不同于城市的职业妇女,在农村的旧有观念里,农村妇女需要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照顾家人、养育孩子。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旧有观念已经被淡化,但距离“根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生育一胎,还可以跟老公共同出去打工,但若生育二胎、三胎后,他们就只能沦为留守妇女,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错过最佳的职业发展年龄,等到孩子不太需要照顾时,他们大都只能灵活就业。

与此同时,钱的多少,已经成为了家庭成员对家庭付出的重要标准。因为在农村家庭中,男性可以用工资的多少,来直观反映出对家庭的贡献,而农村妇女在收拾家务、照看孩子等方面的付出,却很难通过一个现实的标准来体现,而这多少都会影响家庭关系的和睦。再加上,我们总是会同情留守老人的不易和留守儿童的可怜,但留守妇女的孤独和无助,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时的那份无力感,却往往被忽略。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农村妇女,如果生育二胎或三胎,往往就会因沦为留守妇女,而错失最佳的职业发展期。同时,农村留守妇女在收拾家务、照看孩子等方面的付出,几乎没有类似于“钱的多少”这样一个很直观的体现标准,从而令他们的付出容易被忽视,而且更被忽视的是,他们在家独自照看孩子时的那份孤独和无助。因此,关于生孩子,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他们的需求更应该被看到。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如何破解农村妇女的“生育之痛”?国家出手了。

目前很多地区响应国家的号召,都纷纷推出了0~3岁孩童的生育补贴,有的地区甚至还推出了有点考验智商的生育贷款。虽然这样的举措,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生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但是养育孩子的“花费大头”主要集中在三岁之后,如果后期能够推出对应的资助方案,就能够破解农村妇女的“生育之痛”,并大幅度缓解生育率低的问题。

除此以外,在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央1号文件”中,国家明确表示,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此前国家实行的“租购同权”试点,很可能会在试验进程和试验范围上,同时大幅度扩大。农村的孩子,在未来随同父母一起,在城市通过租房,来实现就近入学的希望会越来越大,大量农村妇女也将不用再留守。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

对于生育孩子,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农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生育孩子的多少,建议综合考虑父母带娃意愿的强弱、当地有无实行“租购同权”、自己的收入水平高低以及是否稳定等因素。另一个是建议农村的年轻夫妻,尽量选择就近就业,或者利用现在的好政策返乡创业,多陪陪家人。

农村生养孩子花得少,负担还更大?留守妇女才是被忽略的边缘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