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作者:功标青史

2022年2月22日,普京就乌克兰一事作出重大声明,表态将支持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的独立,并与其签订友好互助条约。

这个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全球。

许多国家都在猜想,普京不惜将乌克兰分裂成三个国家,莫不是打定主意要开仗了?

面对疑问,他强势宣称:“乌克兰不仅是邻国,还是俄罗斯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固有组成部分,他们是俄罗斯的亲人......”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普京

果然,俄罗斯军队开过乌克兰边境,截止2月25日,已摧毁超过74个军事目标,矛头直指基辅。

很多人以为,两国闹到如此境地,是不是有深厚的世仇?

其实不然。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俄乌两国虽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两者出身同源,可以说是一个母亲孕育的孩子。

尤其在沙皇俄国和苏联时期,他们更是同属于一个国家。

那么,“亲兄弟”为何会反目呢?历史上的哪些事让它们走到了如今的境地?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俄罗斯和乌克兰国旗

俄乌两国同根同源

俄罗斯和乌克兰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罗斯人。

他们曾广泛存在于东欧地区,由于制度落后,团体之间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百年过去,当古代欧洲已经建立起统一王国时,他们甚至连像样的社会秩序也没有,正因如此,古罗斯曾被称为“最落后的民族”。

后来,古罗斯人分成了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在部族首领的带领下,于公元862年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留里克王国,势力扩大后,又占领基辅,创立了基辅罗斯。

另一部分选择西进,并在10世纪时建立了莫斯科公国。

基辅罗斯便是乌克兰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则发展成了俄罗斯。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基辅罗斯位置

虽然“分家”了,但毋庸置疑,俄乌两国是由共同的祖先孕育出来的,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在各自的领土上蓬勃发展,公元十世纪时,前者出了一位伟大的国君,名为弗拉基米尔一世。

在他的带领下,基辅罗斯的国力达到鼎盛,成为了坐拥500万人口,疆域冠绝欧洲的大帝国,东正教也是在这个时期成为国教。

那时,基辅罗斯实行“公国制”,有点像大陆在商周时的“分封制”,也就是国王选一些有功劳有威望的人封侯,然后赐予领土让他们建立小国。

这种制度让基辅罗斯繁荣一时,但最终也使它走向分裂。

12世纪时,基辅罗斯出现内乱,后来被分割成18个小国。

弗拉基米尔公国作为实力最强大的公国,当起了名义上的老大,它没有吸取基辅罗斯的教训,仍旧把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分封出去,这也为日后俄乌之间的嫌隙埋下了伏笔。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弗拉基米尔一世

如果纷争到这里结束,那么如今两国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冲突,至多是兄弟内战,可惜这时候外敌介入了。

公元13世纪,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率部西征,突入了公国们的领地,并于1220年击败莫斯科公国,把他们收为了阶下囚。

基辅罗斯当然也没能独善其身,1240年,因为抵抗失败,他们被蒙古人攻克,就此灭亡,剩余的子民向蒙古军投降,这才留得一命。

同是战败,但两国却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莫斯科公国在接受蒙古册封后,不甘受辱,它卧薪尝胆,伺机吞并周围的小国,等待有朝一日重新夺回主权。

而乌克兰人的祖先则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服从蒙古人的统治,在一天天的影响下,逐渐接受了蒙古人。

到14世纪中期的时候,莫斯科公国一跃成为全俄罗斯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会儿,它已经基本具备了和蒙古人叫板的资格。

1462年,伊凡三世成为莫斯科大公,从此掀起了反抗外敌的斗争。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莫斯科公国

这个伊凡三世非同小可,他带领部队结束了俄罗斯240年被奴役的历史,甚至在1502年灭掉了蒙古的金帐汗国。

至此莫斯科摆脱束缚,走向独立富强。

而乌克兰就没那么好运了,它才刚刚脱离蒙古人的统治,马上又被立陶宛盯上。

乌克兰不愿臣服,但在立陶宛跟波兰联手进攻下,还是陷落了。

但侵略者只占领了西乌克兰,东部地区仍处于自治状态。

立陶宛—波兰统治者认为,要想腐蚀乌克兰人的斗志,必须把他们的信仰剥夺掉。

鉴于乌克兰信奉的是东正教,波兰在取得控制权后,强制他们改信天主教。

这样一来,乌克兰东西两部分便开始出现信仰差距,这也造成了西乌克兰比较亲欧,而东乌克兰天然比较亲俄。

波兰正是想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叫乌克兰臣服。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蒙古军队

但乌克兰人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有压迫,那必然就会产生反抗。

1648年,一个名叫波格丹的人掀起反旗,决心赶走波兰,建立自己的国家。

他还真有两把刷子,仅第二年,他便攻陷基辅,成立了哥萨克公国。

但好景不长,两年后,波兰率军还击,起义军战力不敌,只能一路撤退。

穷途末路之下,波格丹想到了跟自己血脉接近的俄罗斯人,希望他们能出手帮忙。

俄国起初不愿插手,但后来表示可以在接受效忠的前提下提供兵力,乌克兰非常高兴,忙宣誓效忠。

俄国果真出兵和波兰作战,这场仗打了13年,最终波兰人觉得俄罗斯人太过剽悍,长时间下去恐怕讨不到好处,于是请求谈判。

最终,俄波两国两次签订协议,决定将乌克兰划分成两部分,东乌克兰纳入俄国麾下,而西乌克兰则继续由波兰统治。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哥萨克人

乌克兰分裂的阴影挥之不去

在这之后,乌克兰的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东乌跟西乌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治理,但他们到底曾是一个国家,两方虽然时有矛盾,但更多的是渴望统一。

俄国在得知东乌想要合并以后,非常恼火,马上派兵镇压。

后来因为不放心,还回收了东乌的自治权,甚至连乌克兰语都废除了。

乌克兰贵族非常不满,自此开始反抗俄罗斯。

1708年,趁着俄罗斯和瑞典开战,乌克兰趁机宣布独立,并帮助瑞典作战。

这一行为遭到了彼得大帝的报复,得知乌克兰投敌,他派兵血洗了哥萨克营地,以示警戒。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沙俄

一年后,战争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乌克兰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光没有独立成功,还成了俄罗斯的重点“关照”对象。

彼得大帝在乌克兰施行了全面殖民化策略,逼迫他们接受俄罗斯的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

一方面软硬皆施,同化乌克兰上层,另一方面确立俄语的官方地位,将说乌克兰语的人打为“乡巴佬”。

与此同时,彼得大帝还禁止乌克兰出版教科书,迫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文化传统。

到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三次瓜分波兰,彻底吞并乌克兰全境,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乌克兰始终被沙俄攥在手心。

1917年沙俄解体,不久后爆发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掌权。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彼得大帝

乌克兰趁乱组建了资产阶级政权“拉达”,他们一心反俄,因为担心被清算,所以想靠欧洲人赢得独立。

他们看中了兵强马壮的德国,表示愿意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作为回报,换取德国45万兵力进驻乌克兰,抵御苏俄红军。

德国假意答应,但“拉达”并不知道,他们早已成为欧洲国家眼里的香馍馍,德国这次出兵另有所图。

果然,德国一进入乌克兰,便推翻了当地政府,改让亲德政党当政,乌克兰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苏俄红军听闻后,派兵进攻,但因无力抵挡入侵军队,只好将西乌克兰地区交给欧洲各国。

1922年,东乌作为加盟国进入了苏联,成了和俄罗斯一样的社会主义成员国。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苏联军队

斯大林的举措让乌克兰痛恨不已

本以为日子有盼头了,然而苏联时期,乌克兰也不好过。

斯大林为了把苏联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建设成现代化工业国,采取了近乎残暴的方式,其中比较著名的便是牺牲农业补贴工业。

他鼓励农民生产粮食,然后叫他们把多余的粮食都交出来,仅留下一家的口粮。

可这样一来,农民不光成了最苦最累的群体,而且还得不到好处,很多人积极性受到影响,不愿产粮。

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联的粮食产量逐年下跌,国内矛盾激化,民众怨声载道。

碍于斯大林的铁腕,大部分人敢怒不敢言,而乌克兰人的反抗尤为激烈。

因为坐拥世界三大黑土地平原之一,乌克兰自古以来便是产粮大户,素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斯大林

面对强制征粮,乌克兰人热情受挫,粮食产量急剧下滑,直接从1931年的1760吨暴跌至1932年的1280吨。

虽然产量下降,但需要上交的粮食却不会减少,有些人挨了饿,非常愤怒,甚至公开跟斯大林叫板:“宁愿把粮食烧掉,也不会上交。”

强势的斯大林当然无法容忍这种状况,1932年,他流放了大批的乌克兰农民,还关押了不少有意见的文人,另派人低价从其中运走700万吨口粮。

经过“搜刮”后,乌克兰人每月的人均粮食仅剩1.7公斤,还不够塞牙缝。

斯大林还未罢休,为了惩罚乌克兰,他没收了农民的生产资料,包括农具、种子等。

乌克兰人空有一片好土地,却无法耕种。

没有吃的,又无法耕种,乌克兰人无奈只能逃荒,但斯大林早想到有这么一出,派人封锁了出路。

据统计,当时共有23万的农民外逃,但八成的人都被抓住并遣返。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乌克兰饥荒

这下,乌克兰人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为了活命,他们只好宰杀牲畜吃肉,牲畜被吃完后,又开始挖野菜,最后连野菜也吃完了,只好剥树皮,吃树叶。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爆发了长达22个月的饥荒,共有300多万人在这次灾难中死去。

这也成了乌克兰人憎恨俄罗斯人的重要原因。

二战爆发后,苏联红军攻占波兰,收复了西乌,至此乌克兰迎来统一。

这本该是一件好事,但很多乌克兰内部的民族主义者却把苏联视作敌人,把德国看作帮助他们实现自由的朋友。

于是,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诡异的一幕:很多西乌人当了叛徒,帮德国人卖命;东乌人则非常亲苏,痛斥西乌卖国。

还有一部分人既不支持苏联也不支持德国,成了墙头派。

二战结束后,苏联加大了乌克兰工业水平的建设力度,这原本算是一项补救措施,意在缓和乌克兰的民族情绪,但因为有大量俄罗斯人涌入,反而加剧了两个地区的矛盾。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二战时的德国

独立后,与俄罗斯的关系日趋紧张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人欢呼雀跃,他们举行了一次“决定是否实行全面自治”的公投,结果有92.3%的人选择了支持。

自此,乌克兰结束了在俄罗斯的旗下生存337年的历史,它成功脱俄,成了一个独立国家。

此时,乌克兰农业发达,工业底蕴也很强,加之它占据欧洲和俄罗斯的交通要道,原本可以利用优势,建立一个独立自强的国家,但乌克兰政府却没有抓住机会。

金融寡头们采取了去工业化的政策,他们一方面压榨亲俄的东乌人,另一方面拼命向欧洲国家示好,企图进入欧盟体系,但这一政策很快让乌克兰陷入内忧外患。

东乌人认为,打压同胞的做法是不人道的;欧洲国家也无法接受一个强大的乌克兰加入自身,反而把它当做一颗钳制俄罗斯的棋子。

就这样,乌克兰陷入了飘摇不定的状态,渐渐的,它原本强大的工业基础被损耗殆尽,国家内部的民心也四分五裂,整个地区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本是同根兄弟,俄罗斯和乌克兰却互掐几十年,究竟有什么恩怨?

乌克兰民众

乌克兰独立后,亲俄和亲苏的政党轮流执政,矛盾还没有那么明显,但自2014年以来,亲俄总统下台,新总统一边倒的靠拢欧洲,俄罗斯自然无法认同这种状况,两国间局势一度很紧张。

到了2018年,乌克兰直接断绝了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鉴于乌克兰地理位置的特殊,一旦它“投敌”,俄罗斯必然会遭受损失,这也是近期普京对乌态度度强硬的原因。

总体来看,俄乌之间的斗争是历史矛盾的积累,只有先解决了民族矛盾,两国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继续阅读